胡锦涛总书记的“七一”讲话,闪烁着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光辉,是我们党在建党90周年之际面向未来的政治宣言,是新形势下加强党的建设的行动指南,是进一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纲领性文件。要全面把握和深刻理解总书记“七一”讲话的精神实质,最主要的是要把握贯穿全篇的五条红线。
第一条红线:坚持高举旗帜、与时俱进。这是我们党的政治旗帜。总书记在讲话中反复强调,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认识真理永无止境,理论创新永无止境。强调我们党坚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颠扑不破的科学真理,同时强调马克思主义必须随着实践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发展,不能把马克思主义看成空洞、僵硬、刻板的教条。因此,总书记“七一”讲话,实际上是再一次庄重地表达了我们党一个坚定不移的信念,这就是:不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要始终高举马克思主义伟大旗帜,坚定不移地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
第二条红线:坚持科学发展、复兴中华。这是我们党的伟大抱负。总书记在讲话中反复强调,我们党自诞生之日起就勇敢地担当起了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两大历史使命。现在,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已经是“过去完成时”,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的历史任务还是“现在进行时”。中国共产党在当代的历史使命,就是要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全面推向前进,继续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因此,“七一”讲话,实际上是再一次庄重地表达了我们党一个坚定不移的抱负,这就是:不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要始终坚持走自己的路,矢志不移地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第三条红线: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这是我们党的执政理念。总书记在讲话中反复强调,我们党90年来保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先进性的根本点之一,就是坚持为了人民、依靠人民,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提高党的建设的科学化水平,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牢固树立马克思列宁主义群众观点、自觉贯彻群众路线,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因此,“七一”讲话,实际上是再一次庄重地表达了我们党一个坚定不移的理念,这就是:不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要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保持和发展我们党的先进性。
第四条红线:坚持实事求是、勇于创新。这是我们党的科学精神。总书记在讲话中反复强调,要坚持实事求是,不断解放思想,做到与时俱进。在回顾90年历史时,既总结辉煌成就,又不回避曲折失误;在强调党的建设时,既充满坚定信心,又饱含忧患意识;在提出今后任务时,既立足于过去的基本经验和基本道路,又适应新时代特征和要求。因此,“七一”讲话,实际上是再一次庄重地表达了我们党一个坚定不移的追求,这就是:不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要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保持开拓进取、勇于创新的精神状态。
第五条红线:坚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是我们党的高远眼光。总书记在讲话中反复强调,我们党的自身建设和党的事业要顺应世界大势,适应未来发展趋势,全篇贯穿了全球眼光和未来视野,特别是强调了要争取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强调了要赢得和依靠广大青年,强调了到本世纪上半叶我们党要实现两个宏伟目标。因此,“七一”讲话,实际上是再一次庄重地表达了我们党一个坚定不移的目标,这就是:不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我们党都将在坚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中实现自己的宏伟理想。
这五条红线,可以说回答了五个重大问题:“高举旗帜、与时俱进”这条红线,回答了我们党在90年后的新起点上将继续“举什么旗”的问题;“科学发展、复兴中华”这条红线,回答了我们党在90年后的新起点将继续“走什么路”的问题;“以人为本、执政为民”这条红线,回答了我们党在90年后的新起点上,将继续“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的问题;“实事求是、勇于创新”这条红线,回答了我们党在90年后的新起点上,将继续“保持一个什么样的精神状态”的问题;“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条红线,回答了我们党在90年后的新起点上,将继续“朝着一个什么方向和目标”前进的问题。(李湘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