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2014年专题 > 云南鲁甸抗震救灾 中央企业在行动 > 中央企业救灾动态> 正文
 
中国海油希望小学屹立鲁甸震区
 
时间:2014-08-06  文章来源:
 

距离震中30公里的巧家县大寨镇海油希望小学在震后安然屹立。图片拍摄于8月4日中午12时。


  “老人孩子留在学校,壮劳力跟我去救人。”8月5日上午10时,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火德红镇火德火村张家坪海油希望小学校长蒋栋通过电话告诉记者,地震后,学校主体教学楼安然屹立,周边10多户村民前来希望小学操场自建帐篷避险。获知15公里外的李家村王家坡灾情较重,蒋栋组织16位教师、村民成立抢险队,冒着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灾害危险直奔重灾区,铁锹挖,双手刨,把从废墟下救出的伤员徒步送往卫生院。

  云南省18年来发生的最大地震牵动“海油心”。8月3日16时30分,鲁甸县境内发生6.5级地震。闻讯后,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海油服)希望小学建设领导小组立即启动应急响应机制,负责云南省希望小学建设的中海油服天津分公司行动小组随即了解受灾情况、跟踪进展。

  经行动小组积极联络,当晚22时08分,第一条现场消息由云南省青基会副秘书长沈光鑫传来:经当地各级团组织实地查验,位于重灾区鲁甸县的江底镇箐脚村大白路海油希望小学、火德红镇火德火村张家坪海油希望小学的围墙轻微开裂,主体教学楼没有受损。处于震区的巧家县大寨镇海油希望小学未受影响,彝良县等处的其他4所海油希望小学因距震区较远未受影响。截至8月5日17时,未接到震区海油希望小学师生人员伤亡与校舍受损的报告。

  “当时,突然感觉大地震颤,没多想,拔腿冲向学校,看到教学楼等主体建筑结构完好,才放心回家。”大寨镇海油希望小学校长邓学华说,强烈的余震每来一次,他就返校一趟,由于余震频繁,干脆住进学校,守着心里踏实。

  “现在是救援黄金72小时,一切以抢救生命为目的,72小时后,救灾中心工作才会转入灾情评估、重建等工作,师生受灾情况将及时通报海油。”8月5日上午11时30分,沈光鑫在电话里说。

  云南省青基会秘书长助理倪志伟说,中国海油在昭通市鲁甸县和巧家县援建的3所希望小学同在震源区,援建方在选址、选材及质量监控等方面做实功课,实际抗震烈度远超当初设计的八级,地基深、钢筋粗、砖块厚,且是全框架结构,所以学校的主体建筑结构均未损坏。

  中国海油认真履行央企社会责任,援建希望小学坚持长效机制,由中海油服、中国青基会与云南当地政府共同参与、严格监督,选派土建专家现场指导7校工程建设,被称为捐资助学的“海油模式”。

 
 
管理维护:国务院国资委信息中心  国务院国资委总机:010-63192000  京ICP备05052109号
国务院国资委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26号 邮编:100053(安定门办公区地址:北京市安定门外大街56号 邮编:100011)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