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十一五”时期是国有企业改革发展进程重要的五年,也是中央企业改革发展取得重大进展的五年。这五年,中央企业面对国际国内复杂多变的形势,成功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等重大挑战,资源配置能力明显提高,经济效益和整体实力大幅提升,布局结构不断优化,自主创新能力明显增强,管理水平显著提高,队伍素质明显提升,党的建设明显加强,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进一步完善,改革发展迈出新的步伐。中央企业积极承担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在贯彻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保障市场供应、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等方面发挥了带头作用;在承担国家重大工程项目建设、支持国防现代化建设、保障能源资源安全等方面发挥了顶梁柱作用。
——节选自2010年12月国资委主任王勇在中央企业负责人会议上的讲话
 
  坚持基本经济制度,坚定不移地发展壮大国有经济。
  坚持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正确方向,牢牢把握出资人职责定位。
 
  坚持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深入推进国有企业改革。
  坚持遵循市场规律和企业发展规律,推动企业科学发展。
  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加强和改进企业党建工作。
 
 
 
 
应对国际金融危机
  面对国际国内复杂多变的形势,中央企业成功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等重大挑战,资源配置能力明显提高,经济效益和整体实力大幅提升,资产总额、营业收入、上交税金和税后净利润等主要经营指标实现了五年翻一番,年均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率达到115%。
社会责任
  中央企业在贯彻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保障市场供应、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等方面发挥带头作用;在承担国家重大工程项目建设、支持国防现代化建设、保障能源资源安全等方面发挥顶梁柱作用;在北京奥运、上海世博等重大活动中发挥了保障作用,在历次抢险救灾中发挥了骨干作用。
自主创新
  目前,中央工业企业全部建立起国家级的研发机构。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安排的14项重大科技专项与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中央企业直接参与了12项,“嫦娥一号”、高铁等更成为央企自主创新、集成创新的典范。
节能减排
  到2009年底,中央企业二氧化硫排放量与2005年相比减少36.85%,化学需氧量减少33.04%,提前实现“十一五”减排目标;参加“十一五”节能减排考核的190户中央企业,节能目标为2675.75万吨,到2009年底,实际完成了4139.38万吨,完成考核目标的154.7%。
 
股份制改革
  随着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的推进,中央企业股份制改革取得了明显进展。到“十一五”末,中央企业中公司制企业所占比重已达70%,一批大型国有企业先后在境内外资本市场上市。目前中央企业资产总额的52.88%、净资产的68.05%,营业收入的59.65%都在上市公司。
 
董事会建设
  国资委成立后,立即着手研究在国有独资公司中建立董事会。宝钢集团率先试点,这一事件被称为“国资委成立后最大的新闻”。目前,已有32家中央企业开展了建立和完善规范的董事会工作,外部董事占半数以上。
 
走出去
  截至2009年底,中央企业在境外和港澳地区投资设立的境外单位共有5901户,资产总额超过4万亿元。
 
世界500强
  进入世界500强的中央企业由10家增加到30家。【名单】
 
联合重组
  中央企业结构调整的力度更大了。联合重组,央企户数调整减少到121家。一些中央企业将非优势业务剥离与其他企业重组,实现了共赢。中央企业不断推进产业升级,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把应对危机的过程变成提升竞争力的过程。
 
 
 
 
 
改革是国有企业的核心命题
  研究中国的国有企业问题、观察中国国有企业的状态,是需要一种历史感的。这是一个改革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在20年前,我们还在推行企业承包制,产权当时还不敢碰。在10年前,三年改革脱困还没有完全结束,当时做的事是企业改制和企业破产。到今天,改革的实践以及我们对改革的认识已经完全不一样了。同样的,目前国有企业的状态并不是改革的终点,而是下一阶段改革的起点。我相信,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推进,中国国有企业还将出现许多新的变化。我们可以预见的是,国有企业在体制上会与市场经济进一步融合,竞争性的国有企业会进一步提高国际竞争力,公益性国有企业会更好地为社会和公众提供服务。同时,在发展过程中履行好自己的社会责任。
 
 
 
 
 
央企要善待社会,善待消费者,善待员工,善待环境
  国资委一直非常重视中央企业的社会责任问题,对中央企业提出了具体要求。第一,模范遵守法律法规和商业道德,要依法纳税,要合法经营,不能生产假冒伪劣商品,而且不能做不正当竞争。第二,要加强对资源和环境的保护,防止对环境的污染,做好节能减排工作,保护和利用好资源,推进清洁生产。第三,要善待职工,维护好职工的合法权益,搞好安全生产,关心职工的职业发展和生活。第四,要积极参加社会的公益事业,在重大自然灾害和国家需要的时候,我们能发挥自己的作用。第五,“走出去”的企业要尊重所在国的法律,保护当地的环境,维护当地员工的利益,为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做贡献。总的要求是,在企业发展的同时,要善待社会,善待消费者,善待员工,善待环境。到2010年年底,有52家中央企业发布了《社会责任报告》或者《可持续发展报告》。
 
 
 
 
国企利润是储蓄 未来将发挥很大作用
  国有企业这么多利润都哪儿去了?实际很清楚,通过投资形成了新的净资产。在“十一五”期间,中央企业的净资产平均每年增长15.6%,基本是五年翻了一倍。这个净资产的增长很大程度上是利润转化,因为国有企业是属于国家的,属于人民的,它的利润内部人是不可能分掉拿走。有些人在网上也问,你们是国有企业,我可能没有享受到你们什么资产,对我没有什么好处。我做一个比喻,这好像是家里有一笔储蓄,平常是不用的,存在银行里,一旦需要的时候,我可以取出来,是可以使用的。国有企业的资产实际上属于国家、属于全体人民的一笔储蓄,一旦以后国家需要钱,完全可以动用。这几年我们国家处于高增长时期财政增收还很大,但是我想往前看,我们的速度不可能永远这么高,而且我们中国还会进入一个老年社会的问题,到那个时候,需要钱的时候,我相信这笔资产可以发挥很大的作用。
 
 
  在经营形势十分严峻的2008年,大部分中央企业承诺并切实做到了“企业不裁员,员工基本收入有保障”。据不完全统计,中央企业2009年主动招收应届毕业生20多万人,比2008年增长7%……详细内容
  “长子”二字,意味着担当和奉献。正是在一次次抢险救灾的关键时刻,这些央企人忠于祖国、忠于职守,充分展现了不畏艰险、不怕牺牲的拼搏精神,用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部感天动地的壮丽篇章…详细内容
视频:中央企业“十一五”时期改革发展纪实
 
管理维护:国资委信息中心  Email:webmaster@sasac.gov.cn  联系电话:010-63192334
国资委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26号(100053) 京ICP备050521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