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发布  >  文化 > 正文
打通责任落实最后一毫米

文章来源: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发布时间:2019-04-08

3月底的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春和景明,风景独好。

距离“金牌火箭”长三乙发射我国第二代地球同步轨道数据中继卫星首颗——天链二号01星倒计时72小时。

一切准备就绪,整装待发,长三乙火箭试验队依旧在紧张而有序地忙碌着,为又一次大考做最后的检查,确保万无一失。

写着“打通责任落实最后一毫米”标语的红色横幅随风舞动,在碧绿草木间非常醒目。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党组领导多次强调,推动集团公司高质量发展关键在于责任落实最后一毫米。

一院院长郝照平在该院2019年工作会上表示,“从航天人特有的成功文化和质量意识来看,这‘一毫米’具有特殊意义。”

在他眼里,一毫米就是“成功是差一点失败,失败是差一点成功”中的“差一点”,或者100-1不一定等于99,可能为0,这时候的“1”就是最后一毫米。

对于火箭试验队来说,“打通责任落实最后一毫米”这几个字早已成为牢牢树在他们心底的标尺,更是他们在立足本岗的日常工作中落实高质量发展的必要动作。

朦胧与佛系不适合我们的事业

王洪丽从事调度岗已近10年。她扎着马尾,笑容甜美,热情满满,多数人初次见到她时,还以为是刚参加工作不久的小姑娘。

刚入职时,作为型号队伍中的质量调度人员,她每天的例行工作就是组织队员进场动员、协调加班餐、填写考勤表……

这些似乎与高大上的航天事业相差甚远。她担心自己技术层面上存在短板会被人藐视,心中难免有点惭愧和自卑。

后来,在工作中,王洪丽逐渐意识到调度岗位不可小觑,术业有专攻,专业的队伍需要管理人员去组织,每一个岗位都有其特殊的重要性和合理性,不可或缺,队伍中的每一个人都在促使和保证全过程井然有序。

于是,她开始积极努力地去做好每一件微小的事:配合中队长完成本中队工作,时刻关注队员的思想状态和身体状况,认真完成每一个操作,认真记录每一个数值,力争在短短的任务周期内,高标准、高效率、高质量完成本岗位工作。

用她的话来说,就是“从最初略带排斥且沾有佛系主义的工作态度,到积极乐观主动完成每一件琐碎小事。”

回首当初,一路走来的王洪丽感慨很深,“朦胧与佛系不适合我们的事业,说到做到,做到必全,该较真的当仁不让;做不好做不透的事,不如不做,半途而废影响士气。”

别小看这短短的一毫米

梁秋立负责火箭气液连接器工作,他对自己负责产品的每个细节、岗位上的每项操作都非常熟悉,已经成为领导和同事眼中连接器专业的青年骨干。因此,虽然还很年轻,但他已被亲切地称为“老梁”或“梁师傅”。

气液连接器的功能是为火箭输送低温工质和不同压力等级的气体,并在发射前几分钟脱落,因此连接器的可靠性尤为重要。

他的背包总是沉甸甸的,装满了测量工具,虽然这些工具岗位上也都有,但他说自己手底下再备一份,心里踏实,用着也更方便。

在发射场工作时,梁秋立时刻关注箭地接口连接器设备的技术状态,虽然对岗位工作已经谙熟于心,但他还是要在每次上岗前把技术资料和操作文件再过一遍,不敢有丝毫懈怠。

在连接器设备操作检查过程中,梁秋立严格执行并落实操作量化要求,精确到一扣吊链、一公分拉簧、一毫米缓冲筒。

当被问到为什么这么“较真”时,他说别小看这短短的一毫米,有时候就可能是它导致任务推迟,正所谓“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宁愿辛苦点也不留一点问题

何世勇从事电池工作已20多年。箭上电池组需人工激活,才能使用,加注电解液是人工激活的必需步骤。

加注时极需细心和耐心,电解液型号和加注量必须准确,稍有不慎,就会加少或过多。

在电解液加注过程中,需要不断抽出气体,注入电解液,加注一只单体,往往需要抽气-注入往复十几次,稍微不注意电解液就会溢出,导致绝缘不好。

在一次电池充电过程中,有只单体出现电压异常,他凭工作多年的经验迅速做出判断,立马将该单体取下,一系列精准操作后,该故障消除,之后顺利充电至规定电压,电压保持稳定。

但他经过仔细分析,该单体仍有可能出现故障。为保证准备过程不留一丝疑点、发射过程百分之百放心,他对该单体技术文件要求进行更换。

为保证发射顺利,技术文件要求每24小时对电池电压、绝缘进行监测。何世勇和同事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对电池每12小时进行一次监测,做到有问题早发现,及时处理,不带一点问题,不耽误发射。

这是个略显腼腆的技术人员,他说,“宁愿辛苦一点,不留一点问题。”

对于长三乙火箭试验队中的每个人而言,打通责任落实最后一毫米,落实高质量发展,就是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责任导向,立足本岗,苛求每一个细节,做到精益求精,确保万无一失。

 

【责任编辑:李巨尧】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