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 发布时间:2018-10-22
兴城、秦皇岛、烟台、青岛……沿着渤海从北向南,“沿海环保公益行”已经走过六个年头,发展成为如今集科普海洋文化、传播环保意识、爱心捐赠活动等项目于一体的传统公益活动。10月13日至10月14日,京津地区小学师生近190人、天津市大学生代表50人、青年志愿者100人齐聚活动发源地天津,参加第七届“沿海环保公益行”活动,共同感受并传播“蓝色渤海”理念。这群年轻的“未来力量”,将成为守卫海洋的“蔚蓝力量”。
“沿海环保公益行”活动将海洋自然资源文化知识、海洋科技和环保知识普及到更多的校园中,从孩子抓起,全面提升国民的海洋意识。图为学生们正在参观海油工程展览馆
埋下一颗蓝色的种子
10月13日,自然资源部北海分局天津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站正在进行一场别开生面的海洋文化课。
“老师,我知道!”台下的小男孩高高地举起了手,“珊瑚虫吸收了海水里的钙和二氧化碳,分泌出来的东西变成了自己的外壳,这就是美丽的珊瑚。”
“这位小朋友回答得非常好!但是人们为了获得美丽的装饰品,肆意开采珊瑚,对海洋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我们一定要抵制购买珊瑚制品,要记住: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讲解员一边说着,一边在幻灯片上切换着海洋污染的照片。当看到因为食用垃圾而死亡的海鸟、海龟时,孩子们忍不住发出了惊呼声。
在监测中心站,来自北京三所小学的120名小学生不仅学习了海洋生物知识,观看了海洋灾难科普视频,还在实验室讲解员们的带领下,见到了一瓶瓶海洋生物标本,参观了海洋动物、海洋植物、海洋有机物等物质的检测过程。课本上的图片变成了眼前鲜活的事物,孩子们对海洋和环保的理解更加深刻了。
来自北京汇文一小的王靖涵说:“我们深深感受到了大海的威力,所以我们要加强对大海的保护,不要让大海的生灵受伤害,我们要用自己微薄的力量为海洋事业贡献一点力量。”
参与者进行百米涂鸦,绘出心中的海洋梦
建起一座互通的桥梁
当来自北京的小学生们走进海油、开展海洋研学活动的同时,中国海油也走进了天津的大学校园,和大学生们近距离交流。
“黑色、天蓝色、棕红色、透明,大家觉得哪个颜色不可能是石油的颜色?”来自海油发展安全环保公司的任旭来在讲座现场向大学生们抛出了这个问题,顿时点燃了现场的气氛。50余位参加活动的大学生,大多数都是“捡回珍珠计划”所资助的“珍珠学子”。“珍珠学子”是那些曾因家庭贫困被迫放弃学业的孩子,就像一颗颗埋在地下黯然失色的珍珠,“捡回珍珠计划”设法帮助他们接受良好教育,使他们成为闪闪发光的珍珠。
渤海石油管理局团委书记曾建说:“之所以选择邀请‘珍珠学子’来参加我们的活动,一是因为他们都是品学兼优的孩子,都是怀着感恩的心投入到学习当中。这样一种可贵的奋斗精神,与中国海油为国奉献、能源报国的精神相契合。二是因为天津市提出建设‘美丽天津’,这些孩子都身在天津,作为央企,我们有责任参与到地方的相关建设中来,体现企业的社会责任与担当。”
在渤海石油研究院三维可视化中心、中国海油应急科普展厅、海油工程建造场地、海油工程文化展厅里,大学生们近距离接触海油文化,感叹连连:“吊机可以吊起好几百吨的东西,那得多少个我啊!”“海工基地很宏伟,想不到会有这么大的场面,真是开眼了。”
在渤海石油培训中心,他们又亲身体验了火灾应急逃生与高空救援项目,完备的逃生体系和成熟的救援设计,让安全人文的理念深入人心。
一次海油行,架起沟通桥。来自天津财经大学的同学表示:“我以前接触海洋知识不多,没想到中国海油有这么多预防、处理漏油的应急方式,听老师讲解后,感觉海上工作真的很辛苦,也很伟大。”
海油工程员工赵磊正在讲解海上作业中的环保要求
掀起一道白色的波浪
10月14日,十一黄金周已经过去,一群“白色棒球帽”的出现却让东疆湾金沙滩重新热闹起来。这里就是今年中国海油“沿海环保公益行”活动的主场地。统一佩戴白色棒球帽的京津小学生和青年志愿者们,以实际行动践行自己保卫海洋的诺言。
“不论身在沿海还是内地,都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密切关注海洋问题,积极参与海洋清洁活动,让更多人看到我们的行动,倾听我们的声音!”青年志愿者代表和学生代表一起宣读《蓝色渤海倡议书》后,“白色棒球帽”们便涌向了海滩,高低起伏的身影,在海岸边形成了一道白色波浪。
“我捡到一个塑料瓶!”“我捡到一个烟头!”“我们刚刚捡到了特别长特别长的一块布!”看似干净的沙滩,用工具轻轻一拨,沙子下面掩盖的垃圾就都露了出来。海滩上的喧闹吸引了周围市民的关注,志愿者们及时和市民们进行科普互动,不少市民加入了志愿者队伍。
一名老师让学校的孩子们集合:“想想你们今天都捡了哪些垃圾?想想这些垃圾会对别人、对环境造成什么样的后果?想想自己以后应该怎么做?”在老师的问题引导下,孩子们从集体活动的兴奋中平复下来,陷入了思索之中。
中海油服的小袁是第一次作为志愿者参加“沿海环保公益行”活动:“平时咱们不经意地随手一扔,可能就会对海洋环境造成不可估量的影响。保护海洋环境不能单靠捡一下垃圾,还是要从自身做起,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
随着活动接近尾声,人群渐渐散去。喧闹的海上风停浪也静,但海岸上早已留下了风浪冲刷的印记。就如同短短两天的活动,虽然是一枚看起来并不起眼的小石子,却能在这些年轻的心中激荡起层层涟漪。
从2012年到现在,漫漫七年里,参与者的面孔一直在变,但活动的初衷却从未动摇。“让更多的同志和朋友了解海洋、关心海洋、保护海洋,为推动海洋强国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渤海石油管理局副局长刘光成说。从一开始清洁海滩,到如今培养未来一代的海洋意识,正是带着这个简单而又宏伟的初愿,中国海油展现出国企应有的情怀与责任担当,让活动的根愈牢、枝愈繁、叶愈茂。
自然资源部北海分局办公室主任柳凤林则表示:“今后,我们还会在内陆城市举办这样的活动,将海洋自然资源文化知识、海洋科技和环保知识普及到更多的校园中,从孩子抓起,全面提升国民的海洋意识。”
一名小女孩在专业人员指导下体验高空救援项目
在天津海洋检测中心,来自北京的小学生正在通过显微镜观察海洋浮游生物
志愿者们在沙滩上热火朝天地捡垃圾
京津地区不同学校的近200名小学及大学学生走进海油,感受海油文化
【责任编辑:李巨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