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发布  >  文化 > 正文
江苏华建:“深圳速度”的创造者

文章来源:江苏省国资委   发布时间:2018-10-30

在国内建筑业,“扬州建筑神兵”蜚声长城内外大江南北。这其中,江苏省华建建设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江苏华建”)是勇立潮头的扬州建筑业龙头企业。以其深厚的“质量”功底,打造了一个又一个建筑精品,成为扬州三把刀(菜刀、修脚刀、剃头刀)之后的又一把扬名国内外的第四把“刀”——金瓦刀。

江苏华建的成立与改革开放几近同步。

1980年,中国改革开放的第一个经济特区深圳特区成立,1982年5月,应深圳特区的邀请,江苏省政府指定扬州地区行政公署与省建委共同组建施工队伍赴深支援特区建设,由扬州各县抽调的建筑精英组成的江苏省建筑安装工程公司一公司成立,便为江苏华建的前身。

江苏华建承建的深圳湖心花园,创造了被小平同志点赞的“深圳速度”!

承接的第一个项目就是两幢24层的湖心花园大厦。时任湖心花园大厦工程项目经理的孙秀峰回忆说,当湖心花园施工进入标准层以后,连续三层均保持了6天一层的速度,超过了“香港速度”。1984年1月24日下午,在深圳视察的邓小平同志来到国际商业大厦22层的顶楼天台,眺望初具规模的罗湖新城区。陪同视察的深圳市委书记梁湘、副书记周鼎指着建设中的国贸大厦旁边的湖心花园大厦向小平同志汇报说,那两幢楼是江苏建筑队伍施工的,超过了香港7天一层的速度。小平同志高兴地说:“这就叫‘深圳速度’!”

2008年,孙秀峰老人在写给“深圳市政府办公厅”的信中讲,“关于‘深圳速度’这一词汇对当时深圳建设乃至后来全国的建设所带来的促进作用是不可估量的,为此请转给贵市文史资料部门,如核对无误,可作历史资料保存。”深圳市档案馆2008年10月24日回复:“我们已向原市委副书记周鼎同志和原市政府副市长罗昌仁同志做了调查,情况属实。此文已被我们档案馆存档。档案馆存档号为cl5-10-2008-294。”

今天的深圳,流光溢彩,色彩斑斓,在著名的深南大道、滨海大道上,273米的绿景纪元大厦、268米的卓越皇岗世纪中心、237米的招商银行总部……几乎每隔三百米,就有一幢建筑物出于华建人之手。

深圳特区是中国速度的窗口,也是江苏华建开拓市场的平台。湖心花园大厦在创造“深圳速度”的同时,夺得了当时深圳市和广东省第一个高层全优样板工程。深圳中国人民银行大厦,这座位于深圳金融中心区、与名闻遐迩的深圳证券交易所隔街相望的11层小楼,在今天高楼大厦鳞次栉比的深圳也许早已没有了当年的风光,但它却是华建人心中永远的丰碑。1992年12月,人行大厦捧回了中国建筑工程鲁班奖。这是建筑之乡扬州第一次问鼎全国工程质量最高荣誉。从此,独特的质量优势成为华建驰骋特区的一张“特别通行证”。迄今为止,江苏华建在深圳创下鲁班奖工程16项,国家优质工程11项。

摘取扬州第一个鲁班奖的深圳中国人民银行大厦

1984年江苏华建进驻珠海,1988年华建人的足迹又踏上了美丽的琼岛。进入新世纪,江苏华建陆续进入北京、上海、天津、内蒙、成都、重庆、云南、贵州等国内市场,目前在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设立了38个分公司,形成了“东西南北中,处处有华建”的市场大格局。

十八大以来,江苏华建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加快“走出去”步伐,以新加坡市场为跳板,推动扬建、中机环建、华宇等企业联合成功挺进老挝和巴基斯坦市场,抢抓海外市场发展商机。近几年相继成立了华建(老挝)建设有限公司、华建(巴基斯坦)建设有限公司、华建中振海外有限公司,承建了东盟主会场万象外交公寓装饰装修、巴基斯坦拉合尔市市政道路工程等。2015年12月华建还联合9家公司共同发起成立了扬州市企业海外开拓促进会,推动扬州85家会员企业实现抱团发展共同“走出去”。

建筑市场潮起潮落,华建却稳居江苏建筑业第一方阵。华建人把“质量与创新”作为“以不变应万变”的妙方良策。同时,集中优势承接了深圳会议展览中心、红树西岸、玛丝菲尔等一批高大难新项目以及标志性工程,逐步摆脱在低层次市场上同质化竞争的经营格局。

迎来国内同行大规模学习观摩的科技创新与绿色施工示范项目——玛丝菲尔工业厂区工程

比如,深圳公司承建的玛丝菲尔工业厂区工程总建筑面积约11万平方米,工程主体为钢与钢筋混凝土组合异型结构,外部及屋顶由对称布置的56个双曲面混凝土叶片结构围护,建筑外表面采用碎拼面砖、砖片、石块作为装饰,为国内目前面积最大的仿生艺术建筑。工程中双曲叶面、背叶面、旋转坡道、异形柱等钢结构造型复杂,钢结构构件加工制作尺寸控制难度大、精度高。项目部与设计院联合攻关,该项目迄今为止已获得8项发明专利,24项实用新型专利,创国家级工法1项、省级工法6项。两次迎接国内同行的大规模学习观摩。类似的案例不胜枚举。

同时,在经营模式上,近年来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积极发挥资本、技术、人才、管理优势,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的高质量发展理念和“大市场、大企业、大项目”发展战略,与万科、恒大、朗诗等大型地产商强强联手,先后采取BT、EPC、PPP等新模式承建项目,逐渐从施工总承包模式向涵盖项目投融资、规划设计、施工建设、运营维护等全产业链服务方式过渡转变。公司在邓小平家乡广安投资30亿元的官盛新区BT项目获得广泛赞誉,该项目的成功运作已形成连环效应,其后在广安岳池县又投资了35亿元城东新区基础设施、智慧城市及海绵城市建设PPP项目。

在海南,建省以来的第一个全优小区、第一个高层样板、第一个部优工程,都镌刻着江苏华建的名字;在北京,喜获“长城杯”;在上海,力捧“白玉兰杯”……36年来,江苏华建累计获国家和部、省、市工程质量荣誉近千项(次),先后23次问鼎全国工程质量最高荣誉鲁班奖,名列全国第八、江苏第一,生动诠释了“质量就是生命力”的具体模样。

这份模样来自于质量管理实践中磨出的技术改革,也受益于主动持续不断的创新推动。如今,公司3000多名技术人员中,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2人,研究员级高工20人,300多名项目经理中,一级注册建造师142名。同时,聘请10多名来自同济、东南等知名高校、科研院所的教授、博导等出任顾问专家,为公司的重大决策、重大项目提供专业化咨询服务。

同时,一大批70后、80后管理骨干进入公司中高层管理岗位,超额利润按照“三三四”的原则分配,3万多名的员工在各地体面工作,跟着时代节拍,一起成长、一起获益。

【责任编辑:王钰】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