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发布  >  故事 > 正文
青年军在重型火箭追梦路上迅跑

文章来源: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发布时间:2019-05-16

前不久,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六院研制的500吨级液氧煤油发动机燃气发生器——涡轮泵联动试验取得圆满成功。这标志着我国500吨级重型运载火箭发动机关键技术攻关及方案深化论证达到预期目标,为后续重型运载火箭工程研制打下坚实基础。

成功的刹那,这场试验的主角——11所重型发动机涡轮泵研发团队的队员们露出了久违的笑容。为了这一刻,这支平均年龄只有33岁的青年突击队已经等了太久。

在崎岖的道路上奋力前行

科学探索的道路上,总是充满崎岖和坎坷。自立项以来,11所重型发动机涡轮泵研发团队已经奋斗了近5年的时间。5年里,他们闯过无数难关,成功将重型发动机涡轮泵从方案变成了摆在眼前的样机。

然而,做出样机并不意味着他们已经成功。多次的试验失败给他们好好上了一课。

事实上,在此次成功的试验之前,就有一次重大失败的试验。在那次联动试验中,涡轮氧泵遭受了结构性破坏,导致整个研制工作不得不全线停滞。

参与这次联试的涡轮氧泵主管设计师金路,遭受到职业生涯中的第一个“滑铁卢战役”。心中懊恼、沮丧、苦涩、失望的情绪一波波袭来,让他感到肩上前所未有的压力和责任。

此后,几秒钟的试验录像被一帧帧回放、定格。金路和同事们对试验数据一点点进行比较、排查,寻找其中的蛛丝马迹。在进行了大量的试验数据分析和仿真计算后,故障原因被成功定位。

重型发动机技术状态复杂,能够借鉴的经验少,涡轮泵设计团队成员只能摸石头过河、迎难而上。

“任何科学研究的道路都不可能一帆风顺。这么复杂循环的系统,牵一发而动全身,稍微考虑不周都有可能引发事故。只能靠不断积累和钻研,简单的事情重复做,重复的事情用心做,才能把每一项工作做扎实了,难题就会不攻自破。”该团队专业副总师李向阳说。

群策群力解决难题

深夜,整个城市已经沉睡了,11所研发大楼会议室的灯光仍旧灯火通明。

“为了解决问题,除专业知识外,我们还要学习流体力学、机械、电学等各个专业方向的知识,这对我们也是全新的挑战。加班加点地工作学习已经成为常态。”团队成员张鹏飞说。

“遇到困难不相互推诿责任、群策群力解决难题”成了这支团队秉持的工作作风。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李爱民在故障分析的日子里,背着沉重的轴承,在西安、洛阳、兰州之间穿梭,早上从家坐车出发,深夜再匆匆赶回,来回奔波。

在最艰难的时期,金路一个月加班多达143小时,而团队里像他这样的年轻人不在少数。

根据之前试验中的故障分析,11所重型发动机涡轮泵研发团队对燃料泵进行了改进,并分步进行了多轮次的试验验证,最终确定了燃料泵状态。

为了更精确地获得涡轮泵轴向力特性,团队还开展了专项研究,通过试验和相似换算,得到了涡轮承载力的计算公式;开展了主涡轮泵强度专项工作,对紧固件、关键法兰连接面、花键、壳体和叶轮进行了强度评估和校核。为确保万无一失,团队对每一个相关零部件技术状态都进行了确认。

“作为航天产品的设计师,任何不良情绪都必须摒弃。要始终保持专注、精益求精,这样才能让产品质量不断提升。”经过无数次磨练,团队里的副主任设计师李惠敏对航天产品的质量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历无数困难洗礼的涡轮泵研发团队终于用一场酣畅淋漓的胜利,向世人展示了我国重型发动机研制的新成果。

重型发动机的轰鸣声过后,这支年轻的团队又开始为下一个目标而努力。“重型火箭是我们的梦想,在梦想实现之前,我们不会停止前进的脚步。”金路说。

【责任编辑:李巨尧】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