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发布  >  故事 > 正文
跨怒江连民心 连心桥成泸水“网红”

文章来源: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发布时间:2020-07-13

6月16日零时零分,在波涛汹涌、奔流不息的怒江上,由中交集团援建的中交怒江连心桥试通车。这座刚刚建成就成为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泸水市民“网红”打卡点的现代化大桥,不仅缓解了泸水市交通拥堵问题,也加快了怒江州脱贫攻坚的步伐。

十几年前,汹涌的怒江把泸水市分割成东西两个城区,生活在这里的人们,靠着一个滑轨,一条200多米的钢索,在怒江上来回穿梭,运送生活物资。近年来,怒江州完成了溜索改桥,进入了后溜索时代。“虽然告别了溜索,但在怒江上有规模的大桥却只有7座,在泸水市内只有2座。”怒江州交通局副局长李文原说道。随着脱贫攻坚步伐的加快,泸水市居民生活水平逐渐提高,车辆保有量逐年增加,原先的2座跨江大桥难以满足泸水市民的出行需要,急需建设第3座大桥缓解城区交通压力。

作为怒江州定点扶贫单位,中交集团决定投资1.04亿元建设一座划时代、地标性的百年桥梁。“扶贫怒江是历史性的任务,作为中交人,都想尽一份力。”得知这一消息后,原港珠澳大桥桥梁分项负责人、公规院副总工程师徐军主动请缨设计这座桥梁。在实地考察了怒江水流的流速、流量以及当地交通现状后,徐军埋头奋战数月,最终设计出一座现代化拱形桥,主体颜色为橘红色,两侧钢索相互交叉。“这座桥从外观到技术,在全国都属于前列,建成后必将成为地标性建筑。”徐军说道。

有了设计图纸,桥梁建设的“接力棒”传到了中交三公局项目经理胡青松的手中。“按照最初的图纸方案,我们最优的建桥地址为现在这座桥旁的30多米处,然而一棵古树让这一方案‘落了空’。”

胡青松口中的古树是一棵有着300多年历史的木棉树,生活在附近的人们把它视为“神树”。当居民们听说建桥要砍树时,他们急忙找到项目部进行沟通。“既然叫连心桥,那就不能让当地百姓伤心。”为了守护古树,胡青松带领团队重新研究建桥方案,最后决定在树的北侧30米处建桥。

2019年12月20日,大桥进入顶推施工,顶推桥体总重2300吨,主桥跨径144米,单跨顶推100米,是亚洲单跨顶推跨径最大的桥梁。“这是整个项目最大的难点,压力不言而喻。”项目总工程师刘坤鹏说道。

经过多次研究计算,项目采取了“大挪移”的顶推方案,采用多点同步的方式,利用8组步履式顶推设备,“顶”“推”两个步骤交替进行,即每次顶起大桥主体后,同时向前推进约40厘米,落下、滑动回来、再顶起,再向前推进大约40厘米,如此不断循环。历时33天努力,大桥在一点点地挪移中,顺利跨过怒江,与西岸桥墩精准对接。

中交怒江连心桥正式试通车,让泸水市东、西两个城区终于连在了一起。远远望去,在蓝天白云下,在古老的木棉树旁,橘红色的桥体横跨两岸,雄壮、靓丽而安静。

【责任编辑:龙静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