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发布  >  故事 > 正文
两万吨巨梁“转身”的背后

文章来源:中国铁道建筑集团有限公司   发布时间:2020-08-10

艳阳七月,中原大地,赫赫炎炎。日前,由中国铁建所属中铁二十五局承建的郑州迎宾大道上跨机南城际铁路转体梁,正缓慢旋转着其重达两万吨的庞大身躯……

两万吨大桥正在实施转体。(焦贺 摄)

该转体桥地处国家航空经济先行区——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是迎宾大道上的“咽喉”工程。大桥紧邻黄河决堤口下游黄泛区,土质松软,泥层厚度达百米。项目总工程师郭军荣感叹:“我们相当于在豆腐上建桥梁。”

该转体梁不仅拥有1.3万辆小汽车的重量,而且由于采用等跨不等重设计,梁体两端相差200吨,要旋转又要平稳,施工难度可想而知。

怎么转?

“重的不能变轻,那就让轻的变重。”技术人员经过几十次试验,测算出梁体重心偏移度,采取在梁面放置配重块的办法,配平两端重量,使梁的重心回到桥墩中间,确保转体过程平稳。

两万吨大桥转体成功。(焦贺 摄)

“总重量增加了?不怕,我们有绝招。”建设者采用国内先进的大尺寸、高精度球铰,经过反复试验、计算,最终将转体精度控制在1毫米之内。

回首转体前的127个日夜,该项目现场负责人丁健感受良多:“转体桥的建设可是倾注了我们好几个老技术骨干的心血呀。”

转体桥主墩桩基直径1.6米,单根桩长78米,成孔深度达90米,沉渣厚度设计要求严格。而当地土层主要为填土、粉土、粉质黏土等,在60米深处的钙质胶结层和黏土夹层还含有铁锰质结核,土质不均匀并夹杂姜石,下钢筋笼极易产生大块沉渣。

大桥转体中。(焦贺 摄)

常规的气举法虽然对小块沉渣的清理十分有效,但对于粒径10厘米以上的沉渣却束手无策。一时间,转体主墩桩基的清孔成了技术人员最棘手的问题。

怎么清?

建模、试验、公式测算……技术人员找到了高效清排大粒沉渣的“独门秘籍”,更新了传统的气举法:增加内外压力差,加大流速,在内外压力差的驱动下,大粒沉渣只能乖乖地从大口径的管道中喷出,彻底又高效。

历时77分钟,大桥旋转77度后平稳跨越新郑机场至郑州南站城际铁路。这座桥也是郑州迎宾大道跨铁路段的最后一座转体桥,桥梁合龙后,和去年10月转体成功的世界跨高铁整幅转体最宽桥连接成线。从高处看,一片绿色中,乳白色的桥面尤为耀眼,点缀着这片广袤的中原大地。

【责任编辑:龙静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