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发布  >  故事 > 正文
超级建设者

文章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布时间:2017-04-24

文/任明朝 李正林   图/苏菲

四十年焊接大江瀚海,一辈子逐梦天堑通衢。他是踏浪伶仃的排头兵,他是超级工程的领跑人。

伶仃洋里,澳门、珠海、香港,隔海相望,多年以来构建港珠澳交通大通道,充分挖掘珠江西岸发展潜力,便捷港澳及珠江两岸之间的交通联系,成为三地共同的愿望……

“港珠澳大桥”建设构想呼之欲出!

可建设一座跨海大桥,难度可想而知!首先香港、澳门、珠海三大机场就在周边,机场限高不能超过70米,可块还大桥的高度都在100米以上……

而且跨海大桥建设有难度,建设海底隧道是否可行呢?伶仃洋这片水域恰好是有“水上大熊猫”之称的中华白海豚的保护区,同样有难度呀……

经过专家的反复论证,最终的方案终于形成了……未来的场景是这样的:飞机在天上飞,汽车在海底隧道里跑,白海豚在海里开心的游弋!建成后的港珠澳大桥全长55公里,东联香港,西接珠海、澳门,建成后将成为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被英国《卫报》称为“新世界七大奇迹”。港珠澳大桥由桥梁、人工岛、隧道三部分组成,其中,岛隧工程是大桥的控制性工程,要在外海建设两座10万平方米的人工岛和6.7公里的海底沉管隧道。

现在我们邀请主角登场:林鸣,中交集团总工程师,港珠澳大桥岛隧项目总经理、总工程师。2010年12月,他率领团队开始了攀登世界技术高峰的创新之路。林鸣开始每天10公里的长跑。这是他多年的习惯。脚下的淇澳大桥,是他工程师生涯中主持建设的第一座大型桥梁;距淇澳大桥20多公里的伶仃洋上,一座承载粤港澳三地梦想的大桥正在延伸,那就是世界瞩目的超级工程——港珠澳大桥。

这条世界长度最长、埋藏最深的海底隧道,由33节沉管组成,每节沉管长180米,重8万吨,体量相当于一艘航空母舰。要把这些巨型沉管浮运10多公里,下沉到40多米海底完成厘米级精准对接,是一个公认的世界难题。

近10多年来,我国高速公路、高速铁路、超大型跨海桥梁建设都取得了飞速的发展,规模、技术都稳居世界前列。而在沉管隧道建设领域,与国际水平相比,我国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30年来我国虽然也建设了10来条沉管隧道,但总体规模较小,其中最长的不足1000米。

中国的工程师从未建设过外海沉管隧道。2006年,林鸣和几个工程师一起来到韩国釜山,希望学习国外类似工程的建设经验。然而,由于国外技术保护,最终他只能乘坐交通船在数百米远处绕了一圈,拍了一张远景照片。外国专家断言:“中国人没有能力做这件事情”。

“天价的咨询费买不回核心技术”。林鸣明白,只有走自主研发之路,掌握核心技术,才能攻克这一世界级难题。作为一名老党员,一名资深工程师,林鸣非常清楚自己的责任。林鸣在办公室旁腾出几个房间,作为沉管安装技术攻关小组的办公地点。在这几个小屋子里,一群中国工程师开始了“从无到有”的创新之路。

经过无数次优化,一系列新结构、新工艺、新技术、新装备逐渐成型,代表世界顶级水平的《外海沉管隧道施工成套技术》日臻完备。

钢圆筒快速成岛,世界第一次;8万吨沉管工厂法预制,世界第一次;深水深槽沉管隧道施工,世界第一次。第一次,意味着每一步都要去探索,去创新。

2013年5月1日,沉管开始大海首秀。它被固定在两艘专用安装船上,由8艘国内最大马力拖轮牵引,12艘海事船警戒,浩浩荡荡驶入安装海域。在茫茫大海上,历经96个小时的连续鏖战,6日上午10点,首节沉管成功安装。林鸣带着建设团队取得了港珠澳大桥海底隧道建设的“开门红”

第1节的成功,并不代表后面的32节安装都可以简单复制。林鸣提出“每一节都是第一节”的要求,并要求把这句话张贴在各个工地现场的显眼处,让建设者们随时都可以看到。“我感觉就像高空‘走钢丝’,而且我们走的是世界最长、难度最大的‘钢丝’,每一道工序都不能出现纰漏,每一步都跟第一步同样重要,任何一步走错了,都会掉下去。因此,我每天都是如履薄冰,如临深渊。”林鸣说。

在赢得了层出不穷的挑战后,工程建设渐入佳境,前14节沉管安装顺利。到第15节沉管,林鸣遇到了超级工程建设以来最大的挑战。

2014年11月,第15节沉管浮运到指定海域,潜水员探摸到基槽有4至6厘米厚的淤泥,这样的情况不适合沉放,可是沉管浮运向来“开弓没有回头箭”。这一次,林鸣犯了难。继续安装,沉管放在淤泥上,就像在下面垫了一层垫子,对接精度不能保证;而拖回去,同样要冒着大风巨浪的风险,世界上还从来没有过先例,一旦回拖出现意外,光沉管损失就上亿元,还将堵塞航道。团队中有人认为,淤泥厚度不大,要不试着放下去,说不定能行呢。

经过慎重考虑后,林鸣对大家说,“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我们要对120年设计寿命负责,不做历史的罪人!”最终,他力排众议,决定回拖。“这是我一生中最困难的决定”,林鸣回忆起令他窒息的选择。

五个多月的时间里,历经三次浮运、两次回拖,林鸣团队完成了第15节沉管的精准对接,奏响了 “三战伶仃洋”的壮歌。

从2005年开始参与港珠澳大桥前期准备,2010年担任岛隧工程项目总经理、总工程师,一辈子都在“焊接”大江瀚海的林鸣已为超级工程奉献了十多年的时光。到今年5月,林鸣团队已安装了26节沉管,隧道总长达到4545米,早已经超过了世界已建成的最长沉管隧道;形成专利400多项,推动我国外海沉管隧道建设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

“每个工程师都做着一个梦,希望攀向行业的喜马拉雅之巅,我一直做着一个桥梁梦,希望中国桥梁领先世界。”林鸣说。“如果每个行业都能实现一两个世界尖端梦,那么我们的国家就能更好地实现神圣又伟大的中国梦。”港珠澳大桥既是林鸣干了一辈子工程的收官之作,更承载了中国交通建设者建设桥梁强国的梦想。

林鸣说:“我还要坚持跑下去,再跑一万里,大桥也就建成了。

文/任明朝 李正林   图/苏菲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