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发布  >  故事 > 正文
以100%的专注 打有准备之仗
长征四号系列火箭成功应对高密度发射一线观察

文章来源: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发布时间:2018-08-08

2018年,航天科技集团研制的长征四号系列火箭的工作日程表排得满满当当。从3月31日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拉开长四系列火箭年度发射序幕以来,到7月31日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将高分十一号卫星顺利送入预定轨道,整整4个月时间,长征四号系列火箭已经成功完成5次发射任务。太原、酒泉、西昌三个卫星发射中心,都有长四系列火箭团队的足迹。

长四乙火箭在厂房内 马骥/摄

“超级航天年”“宇航发射超级年”等频频提及的词汇常常让公众和社会振奋,但对于务实的航天人而言,“超级航天年”带给他们的不是神经上的宏观震撼,而是在日常工作效率的提升。这种提升生动且具体,比如在紧张的进度中火箭“两总”如何科学地抓型号质量,总体设计师如何多线并行地工作,单机生产如何兼顾产品的高效率和高质量等等,这些都是一次次成功背后的关键所在。

“私人定制”&“去任务化”

高密度发射的现实需要面前,卫星的灵活需要和火箭的批量生产常常是一对矛盾,因此兼顾好“私人定制”与“去任务化”十分重要。

“私人定制”是针对卫星特殊性所做的调整。此次高分十一号卫星是长征四号系列火箭有史以来运载的外形最大、质量最重的卫星载荷,为此,火箭为卫星定制了专属的大型号整流罩,并就星箭接口进行了放大。

箭体恢复 马骥/摄

而“去任务化”的探索与实践则让长四系列火箭大大缩短了发射的准备时间。去年,长征四号系列运载火箭完成了控制系统电阻盒的模块化、通用化设计,将现有的多种电阻盒状态重新设计为长四乙、长四丙两种火箭通用的电阻盒状态,覆盖了长征四号系列火箭现有的各类任务状态。

“通过实施‘去任务化’,火箭的适应性大大增强。”长征四号系列运载火箭总指挥樊宏湍说。现在,长四系列火箭通过改进设计,减少状态差异,合并相近构型,确定了系统级一个状态,并使产品具备了在发射前6个月适应发射任务调整的能力。

认真细致无死角

从1999年5月首次发射至今,长征四号乙的发射成功率非常高,这和团队严格细致的工作风格密不可分。如今在密集发射状态下,樊宏湍对每次发射工作都会提出“准备工作无死角,方案预备无死角”的要求。

为保障发射高分十一号卫星全程万无一失,细致的长四乙火箭团队对工作的每一个环节都考虑周全。火箭转运之前,由于整流罩体积较大,团队提前对转运路线进行踩点,保证路边的摄像头、低垂的树枝不会剐蹭到整流罩,进而杜绝一切外在因素对卫星可能产生的振动影响。

此外,去任务化也就意味着单机产品的一致性、高可靠性至关重要,因此长四系列火箭团队针对单机生产过程实施动态监管,型号“两总”负责单机产品的质量把关和验收。

对于团队认真细致的感悟,“90后”的试验队员董祥见感受深刻,虽然工作时间只有一年,但他已经三次进入发射场从事火箭控制系统的测试工作。在他看来,平稳有序的状态源自于团队在平时下的功夫,例如团队制定了严谨的发射场工作操作细则,有精细化的质量管理护航,即便是工作不久的新人都能对每一步要做什么心中有数。

多线并举 能力提升

按照计划,长四系列运载火箭将在今年完成7次发射,发射地点涵盖全部三个内陆发射场,在上海、酒泉、太原、西昌来回辗转之间,团队也逐渐适应了多线并举的工作状态。

来自805所的总体设计师王玮告诉记者,他手上负责着多发火箭任务,它们均处于不同的阶段,有的需要提供技术方案、有的需要做出厂总结、还有的正在准备进入发射场。“对设计师而言,快速切换不同的工作状态已成为一项不可或缺的工作能力,这对团队成员的抗压能力、多任务处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王玮说。

“工作量上升,仅靠人员的叠加来解决问题是不科学的,关键是在技术流程、在管理上找到合适的方法。”王玮表示。事实上,在提升个人能力的同时,好的工作方法也让快节奏的工作事半功倍,例如长四系列火箭通过单机合并,既提升了产品的可靠性又降低了成本、缩短了测试时间;减少不必要的单机测试、重视系统综合测试让火箭降低了测试成本,也提高了工作效率。

发射日当天,当长四乙火箭将高分十一号卫星顺利送入预定轨道之后,火箭团队并没有显得十分兴奋和激动,对他们而言,每一次发射都是一场有准备之仗,成功是所有工作做到位之后顺其自然的结果。此刻,他们的下一发火箭正在整装待命。

【责任编辑:王钰】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