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发布  >  故事 > 正文
在青藏高原连线
——记河北邯郸供电公司信通对藏帮扶党员突击队

文章来源: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发布时间:2018-09-10

9月6日,在海拔3600米的西藏札达县供电公司会议室,河北邯郸供电公司信通对藏帮扶党员突击队队员牛飞鹏、张雷对视会系统开展常规检测。该系统的成功接入,让札达县供电公司能够与远方同行“面对面”交流工作,进一步提升工作效率。

在邯郸供电公司援建札达电网期间,这支平均年龄只有31岁的党员突击队,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展现了“缺氧不缺斗志、缺氧不缺智慧,艰苦不怕吃苦、海拔高志趣更高”的品质。

不怕苦坚决完成任务

信息通信工作关系着变电站的信号连通。札达县海拔高、地势险、交通不便、资源匮乏,信通工程在援建项目中存在工作量大、施工难度大、施工风险高的困难。邯郸供电公司信通专业的牛飞鹏、张雷、童李、何山、刘斌5名青年党员主动请缨,组成国网河北电力对藏帮扶党员突击队,远赴3500公里外的札达县,开启了帮扶之旅。

来到札达县后,队员们出现了严重的高原反应。但是,为了获得第一手资料,队员们克服困难,背着氧气瓶,踏遍阿里地区各等级变电站,行程达346.1公里。白天,他们穿越无人区;夜晚,他们与狼虫为伴。经过整整8天的调研,党员突击队完成了所有站点的勘察工作,制订出最佳施工方案,为札达电网安全通信奠定了坚实基础。

高原的施工环境恶劣,而工程期间的各种问题,同样考验着队员们的意志和决心。初到札达的设备厂商技术人员因为身体不适,一直无法开展工作,设备安装、调试测验等操作停滞不前。为保证工程进度,队员们迅速转换角色,从监护、协助岗位,变为现场操作员,主动承担光缆融接测试、通信设备安装、数据配置、信号接入等工作。队员们认真记录每条数据,严格把控每项流程,每天加班加点全力以赴完成工作任务。野外缺少电源,队员们就将设备卸在临时住处,借助小饭馆的电源提前调试;高原反应严重,队员们随身携带简易氧气罐,轮流开展工作;路途遥远,往返驻地困难,队员们就在野外露营,经常几天几夜无法洗漱。

凭借锲而不舍、不怕困难的精神,党员突击队顺利接入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统一视会系统,建成了札达县供电公司调度自动化、配网自动化、办公网络、办公电话等系统通信,圆满完成了县调度中心与6座35千伏变电站的信息通信工作,实现了札达县所有站点通信网络全覆盖。

手把手培训当地员工

“等工程结束后,我们再举行婚礼。”这是队员何山前往西藏前对未婚妻的承诺。作为退伍军人,他始终保持着军人本色。他深知通信工程对电网建设的重要性,为了更好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他将婚期一推再推,和队友一起扎根在高原。不仅仅是何山,牛飞鹏、张雷、童李三人的孩子都刚满3岁,在接到任务的那一刻,他们没有丝毫犹豫,毅然踏上援藏的征途。他们把对家人的思念化作工作动力,奋力拼搏在野外一线。

100个日夜、1座110千伏变电站、5座35千伏变电站、6座通信节点、1271基杆塔、最高海拔6100米、敷设光缆289千米、新装烽火设备6台……一连串数字背后,是党员突击队队员将责任扛在肩上,将困难踩在脚下,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题,完成了一项又一项通信任务。牛飞鹏说:“援藏工作的目的是为了不援藏,援藏工作的重点是让西藏电网各专业有自己的造血功能。西藏电网的建设需要更多的时间,需要更多的耐心,需要员工更多的努力,更需要一代代援藏人的牺牲和甘于奉献。援藏工作任重而道远。一路走来,有艰辛,也有快乐;有付出,更有收获。”

党员突击队不仅送去先进的系统,还教会当地员工过硬的技术。队员们手把手地开展培训工作。“保证每一名信通人员熟练操作是我们最终的目的。”张雷说,“能参与其中并见证札达县供电公司的成长,再辛苦也是值得的。”帮扶援建,服务西藏,这5名青年党员用自己的技术,把成绩书写在雪域高原上,用深情厚爱万里驰援帮助西藏地区电力信通事业发展。

【责任编辑:王钰】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