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发布  >  国资报告  >  重磅信息  >  2019·06·总第54期 > 正文
南方电网:以一流服务“电靓”粤港澳大湾区

文章来源:《国资报告》杂志  发布时间:2019-10-12

今年2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简称《纲要》)。多家央企积极把握这一历史机遇,进一步投入到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来。

“南方电网公司将积极抓住这一历史机遇,努力在服务大湾区建设中做强、做优、做大,加快建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为促进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作出新的贡献。”南方电网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孟振平表示。

近年来,南方电网基于自身所处地理位置等优势,在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纲要》发布后仅一个月,南方电网紧紧围绕粤港澳大湾区战略定位,发布《南方电网公司关于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重点举措》,提出全力服务大湾区发展的26条重点措施(简称“26条”)。

近日,由记者、专家和政府工作人员等共同组成的团队走进南方电网,感受这家央企在服务粤港澳大湾区方面所作的努力。

近日,中央网信办网络评论工作局、国务院国资委宣传工作局指导、国务院国资委新闻中心主办了“走进新国企”系列活动。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国资报告》记者走进粤港澳大湾区,走进南方电网,感受这家央企在服务粤港澳大湾区方面所作的努力。

提供全方位电力保障

横琴新区位于珠海市南部,珠江口西岸,总面积106.46平方公里,是澳门现有面积的3倍多,与澳门一河之隔,一桥相连,最近处相距不足200米;距离香港34海里,港珠澳大桥建成后,已成为国内直通港澳的唯一国家级新区。

由记者、专家和政府工作人员等共同组成的团队自北京出发,在历经三个小时长途飞行和近两个小时大巴的旅途之后,便马不停蹄赶往此次粤港澳大湾区之行的第一站——南方电网珠海横琴智能电网示范区。

在示范区现场,人们很少看到纵横于城市上空的各种输电线路,是因为它们主要通过了地下管廊。目前,总长约22公里的电力隧道已投运,是横琴智能输电的一部分。

电力隧道分别敷设了10.45公里长的220千伏环琴甲乙线,以及11.33公里长的220千伏望环甲乙线(4回电缆总长约43公里),与给水管、通信管一起成为珠海横琴新区地下综合管廊的首批“住客”。

该电力隧道采用在综合管廊中单独设仓的方式进行建设,每隔200米设1个防火分区,每个防火分区内设独立的配电、通风、排水和照明系统,配置了电缆在线监测系统、隧道视频及环境监控系统、网络视频监控系统等设备。

《纲要》提出,要“推进珠海横琴粤港澳深度合作示范”。目前,南方电网横琴供电所正在制定的《横琴自贸区提升供电可靠性优化营商环境规划》,对横琴供电的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旦出现故障,可以自动定位、隔离,并在300毫秒之内恢复供电。”据横琴供电所副所长陈建钿介绍,预计到明年,横琴全岛将进行网格化闭环运行,电网次干层实现100%自愈。

南方电网广东电网公司布局建设的110千伏港珠澳大桥人工岛输变电工程,于 2017 年 11 月竣工,主要承担对人工岛及港珠澳大桥本体工程的供电任务,同时为粤港澳的综合运输体系和高速路网提供电力保证。

如何为大桥提供可靠供电,是工作的重中之重。为了克服人工岛上电缆沟狭小,无法布置常规电缆中间接头的难题,广东电网珠海供电局在便桥上应用工艺质量高且节省施工占用空间的“MMJ(电缆头模注熔接)”技术。这一技术具有低电阻、高强度的特点,可经受故障电流冲击和长期大电流运行的优势,降低运行风险。

在南方电网广东电网公司的统筹下,广东珠海供电局还首次采用了网络备自投的方式,解决公用站和专用站110千伏备自投无法满足线路N-1的问题。简单来说,就是两条线路互为备用,当一条线路断开后,还有另外一条线路来保障供电连续性,真正实现供电双保险。

针对粤港澳大湾区多发台风等自然灾害,南方电网还将加快构建城市保底电网,差异化开展沿海电网建设,力保在极端自然灾害情况下城市核心区域、关键用户不停电、少停电。

建设一流的湾区,需要一流的电力保障。根据《纲要》,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和发展,需要建设能源安全保障体系、优化能源供应结构。

“南方电网将对接规划纲要做好粤港澳大湾区电力发展规划、智能电网规划建设方案等,在粤港澳大湾区打造安全、可靠、绿色、高效的智能电网,持续提升电力保障能力。”南方电网计划部副主任王志勇告诉记者。

探索人工智能深度融合

随着智能化时代的到来,企业在日常生产经营中探索如何更有效地利用人工智能,已经越来越普遍。

近年来,南方电网积极探索人工智能与业务的深度融合。比如,在珠海横琴三段总长约6.6公里的电力隧道中,就包含着4台巡检机器人和5台灭火机器人,开启了我国电缆隧道“机巡+人巡”新模式。

据珠海供电局输电管理所输电电缆一班副班长朱五洲介绍,巡检机器人每天按照巡检任务自动巡检,通过自身安装的视觉识别、温度探测、气体探测设备,检测管廊内是否有升温、水浸、有害气体等异常情况。当它报警时,就会有灭火机器人前来自动灭火。

这些智能机器人的应用,大幅度减轻了人的工作量,有了智能巡检机器人的每天巡检,工作人员只需要每月巡检一次,节约了三分之一到一半的人力。据介绍,在22公里长的电力隧道中,今年按计划将全部安装巡检机器人。

由于承载着完善中山北部主网架、消纳东北部密集电源送出的重要使命,南方电网500千伏文山变电站非常重视智能机器人的应用。仅智能巡检机器人就同时投入了4个,包括两个室内GIS巡视机器人、一个户外设备巡视机器人,一个继保室挂轨机器人,实现站内设备智能运维的全覆盖。

这些机器人还有着十分新潮的名字。被称为“大眼萌”的智能巡检机器人,主要通过3D激光导航、机器视觉与图像识别等技术,开展变电站及配电房的日常巡视,自动生成巡视报告,并将巡视数据与报警信息统一上传到系统主站,为运维人员提供决策参考。

“阿童木”是高压室操作机器人,它能够识别高压柜上的紧急分闸按钮。在设备出现故障时,运行人员进入高压室内操作存在人身风险,“阿童木”能够代替运行人员立即紧急对开关进行分闸操作,有效避免人身及设备风险。

被称为“蜘蛛侠”的继保巡检机器人,采用挂轨式安装法,不破外原有室内功能结构,安装便捷且成本较低。机器人配置有高清摄像机和红外摄像机,以及精准的图像识别功能,可以实现开关柜红外测温、局放检测、柜面及保护装置信号状态指示等的全自动识别。

此外,还有“小黄人”、“外派值班员”等。他们让人感觉到的不再是冷冰冰的机械,而是央企建设者的一份子。

目前,中山局已经建成涵盖了1个生产监控指挥中心、2个智能变电站、10条输电线路、2个智能配电房以及200余个台区的智慧供电体系,将“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与电网融合,打造“设备状况一目了然、风险管控一线贯穿、生产操作一键可达、决策指挥一体作战”的智能运维新模式。

将大湾区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离不开世界一流智能电网的助力。

南方电网在“26条”中提出,南方电网继续加大科技研发投入,2018-2022年大湾区电网科技研发投入超过200亿元;加快实施“机器替代”;布局建设新能源、直流输电、分布式微网、信息安全、储能、超导等实验室和工程中心。

在推进人工智能深度融合应用方面,南方电网将进一步推广机器人、无人机等智能装备应用,加强支撑能力建设,积极应用“云大物移智”关键技术,充分发挥人工智能对核心业务的牵引性作用。据王志勇介绍,这些举措将进一步促进电网发展的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等。

以一流服务助力湾区发展

在座谈会环节,南方电网详细介绍了“26条”重点举措。

据了解,南方电网将紧紧围绕粤港澳大湾区战略定位,从全面构建世界一流智能电网、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积极参与国际能源合作、切实促进粤港澳电力企业互惠互利、做好电能替代和清洁替代及保障措施等方面,全力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发展。

为助力内地与港澳深度合作示范区建设,“26条”提出,南方电网切实促进粤港澳电力企业互惠互利,加强粤港澳电力互联,提升内地对港澳电力供应保障能力。

南方电网将积极推进对澳门输电第三通道建设,其投产后送电澳门的输电通道将由南北“两条路”变成南北中“三条路”,对澳送电能力将再提升40万千瓦;深圳220千伏海岛输变电工程建设正在加快推进,投产后将进一步保障涉港用气设施的供电安全。

目前,南方电网与香港通过4回400千伏线路、7回132千伏线路相联,与澳门通过6回220千伏线路、4回110千伏线路相连,对香港送电量达到香港用电量的25%,向澳门送电量达到澳门用电量的80%以上。

为助力大湾区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26条”提出,南方电网认真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做好电能替代和清洁替代。优化粤港澳大湾区能源结构和布局,支持核电安全高效发展,大力支持海上风电、分布式光伏等清洁能源开发利用。同时,还将积极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加强城市公共充电基础设施建设。

目前,南方区域已建成“八交十直”西电东送大通道,粤港澳大湾区受入的年送电量等效于减少了大湾区5700万吨标煤消耗,还将大力支持清洁能源开发利用,加大区外清洁低碳电力供应,到2035年,大湾区清洁能源装机占比将达到80%。正在建设的全球首个特高压多端柔直输电工程——昆柳龙直流工程,2021年全部建成投产后将向粤港澳大湾区再新增输送云南清洁水电500万千瓦,每年可减少粤港澳大湾区煤炭消耗600万吨、二氧化碳排放1600万吨。

南方电网广东珠海供电局在港珠澳大桥的人工岛建设完成7个充电桩,给往来电动公交车辆提供绿色能源。这些充电桩进一步推动了珠海完善绿色公交网络以及新能源产业建设,也为港珠澳三地进一步推广电动汽车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目前,南方电网已建成环珠三角城际快充网络,还将继续加快建设城际快充网络和高速公路服务区充电设施。

粤港澳大湾区是新时代国家实施的大战略,也是新时代中国发展的发动机。很多中央企业集中在这片热土上,就在南网,就在珠海、中山这些地方,人们能够时刻感受到中央企业生龙活虎奋斗的气息。

“过去我去过电建和发电企业,供电企业来得少,这次看到了一些现场,感触比较深的是世界一流智能电网建设。”中国企业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李锦表示,南网世界一流智能电网建设已经进入了快速高质量发展阶段。

“以前,很多人包括我自己认为电力、电网是很传统的产业,只有电一种产品,怎么升级呢?但是南方电网的实践证明,即使是这样的传统产业,也有很多转型升级、引领发展的空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部副研究员江宇认为,南方电网的实践说明,国企能够在调整能源结构中起到引领和支撑作用。

当前,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一流湾区过程中,南方电网作为央企的一份子,正在成为越来越重要的力量。

“作为地处粤港澳大湾区的国有重要骨干企业,南方电网公司将全力服务、全面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重大战略,致力于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保障体系,为把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成为国际一流湾区做出应有的贡献。”南方电网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孟振平表示。(《国资报告》记者 任腾飞)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