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发布  >  国资报告  >  重磅信息  >  2019·07·总第55期 > 正文
【初心故事之三】艰苦奋斗,绘就人生底色

文章来源:《国资报告》杂志  发布时间:2019-10-14

艰苦奋斗是新时代奋斗精神的核心,是我们取得辉煌成就的强大动力。在“四个奋斗”中,习近平总书记尤其强调艰苦奋斗,他把能不能坚守艰苦奋斗精神作为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兴衰成败的大事。

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是中国人民奋斗出来的,奋斗精神已融入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中,激励着全体中华儿女不断奋进。

艰苦奋斗,铺就新时代鲜亮底色。70 年来,国有企业涌现出许多英雄模范人物,他们艰苦奋斗、驰而不息,把自身价值和人生光彩展现在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伟大事业之中,成为一面面火红的旗帜,引导和激励着人们披荆斩棘向前进。

开拓者无畏

许多有抱负、有志气的国企人逢山开路、遇水架桥,以昂扬的姿态踏平坎坷、冲破阻拦,在急难险重面前豁得出、顶得上、扛得住,在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奋斗的过程中激发出磅礴力量,将人生价值最大化。其中,核武器事业的开拓者之一程开甲,他是“两弹一星”元勋,他是以身许党报国的“时代楷模”。获得“八一勋章”、“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和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改革先锋”等殊荣。

1960 年,一纸命令把程开甲调入中国核武器研究所。1961 年,正当程开甲在原子弹理论攻关上取得重大成绩之时,组织上又一次安排程开甲转入一个全新的研究领域——核试验技术。从此,程开甲进入人生旅途中的20年“罗布泊时间”。

他参与组织指挥了包括我国首次原子弹、首次氢弹、首次两弹结合试验和首次地下核试验在内的各种类型核试验30 多次;他带领团队解决了包括核试验场地选址、方案制订、场区内外安全以及工程施工等方面的一系列理论和技术难题。他带领团队利用历次核试验积累的数据,对核爆炸现象、核爆炸规律、核武器效应与防护等进行了深入的理论研究,为建立中国特色的核试验科学技术体系做出了杰出贡献。

吴荣南,厦门航空有限公司党委原副书记、总经理。1986 年年初,时任中国民用航空广州管理局航行处处长的吴荣南到厦航走马上任,带领厦航走上了艰苦奋斗之路。在任职的 20 年里,吴荣南敢闯敢试、敢为人先,探索出一条具有厦航特色的发展之路,使厦航历经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重要跨越,开辟了厦门至国内、东南亚近百条航线,构建了海峡两岸空中桥梁,实现了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创造了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经营业绩稳居行业前列。1998 年,厦航被评为全国民航系统唯一的“金雁杯”三连冠单位,被授予全国民航“经营管理优秀企业”“全国质量效益型先进企业”“全国用户满意企业”等荣誉称号。吴荣南荣获福建省“突出贡献企业家”称号。2018 年 12 月 18 日,在庆祝改革开放 40 周年大会上,党中央、国务院授予吴荣南同志“改革先锋”称号并进行大会表彰,评价他是“厦门航空事业的开拓者”。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历史只会眷顾坚定者、奋进者、搏击者,而不会等待犹豫者、懈怠者、畏难者。”许多有志气、有抱负的党员干部正是通过艰苦卓绝的奋斗,在勇攀高峰的征途中渡过了一道又一道难关,战胜了一次又一次挑战,把不可能变成可能,创造了一项又一项的奇迹。

技术尖兵 勇攀高峰

面对艰难险阻,只有迎难而上、锲而不舍,才能锻造出坚强如钢的品格,才能创造更多更好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才能增强成就感、尊严感、自豪感。国企人对于科技创新的追求同样需要久久为功和勇攀高峰的奋斗品格。不忘初心,坚守使命,国企锻造出一批所向披靡的技术尖兵。

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兼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项目总经理部总经理、总工程师林鸣,被誉为“勇克世界级难题的超级工程师”。在承建世界上最长、综合难度最大的港珠澳大桥5.6 公里海底沉管隧道时,面对西方国家技术封锁,林鸣带领他的“梦之队”,通过数不清的方案论证、数百次的试验,使33节沉管一节节完成了“海底之吻”,树立起中国由基建大国向基建强国迈进的技术自信,创造了中国桥梁史上的惊世传奇。

在中国节能系统里,有这样一位女性,清秀白净的脸上常挂着笑容,与人交谈时不疾不徐、娓娓道来,文雅聪慧的气质与科研人员的严谨完美契合。她,就是中国节能环保集团有限公司控股子公司中节能太阳能股份有限公司科技研发中心主任勾宪芳。

勾宪芳以“创新、效能”为主线,引领技术人员在常规产线工艺升级、高效技术研发与推广、精益生产三个方面开展技术攻关等工作,每年征集并实施科技创新、工艺改进累计超过900 项,为公司降本增效超过1 亿元。她秉持工匠精神,持续开展晶硅太阳能电池及组件技术革新,创造了行业多个领先。

情洒国防,为深蓝护航,让世界为“神盾”聚焦。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第十四研究所首席专家邢文革和他的团队研制的“海之星”雷达,助力我国海军挺进深海。

技术领头人邢文革知识面很广,遇到问题总有自己的办法。有下属评价他,不喜欢操控人,把力气都用在解决问题上。他不急不躁,很少批评人,像个老师,讲技术,谈人生。他身上有种“温和式的严厉”,对技术要求严格,指出同事的技术错误后,他不会转身当甩手掌柜,而是和同事一起解决问题。他鼓励大家创新,他说,创新两个字好写不好做。创新不是凭空而来的,要有扎实的积累,创新就是解决别人不能解决的问题。

坚持走自学成才、岗位成才之路,知识型企业职工的优秀代表巨晓林,是中铁电气化局集团一公司技术员,中华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职)。工作31 年来,他自学30 多本电气化专业图书,记读书笔记70 本23 万字。他创新施工方法114 项,创造经济效益600 多万元。巨晓林的事迹表明,只要自强不息,爱岗敬业,农民工也有大舞台,农民工也能建功立业。

奋斗是艰辛的、长期的,具有传承性和时代性。奋斗不会“水土不服”,更不会与我们“擦肩而过”。技术创新,同样如此。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进军,“黄金发展期”与“矛盾凸显期”交织,既有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又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一系列的难题需要去破解,一系列的困难需要去排除。“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只有脚踏实地、埋头苦干、艰苦奋斗、顽强奋斗,才能实现伟大的中国梦。

驰而不息 大国工匠

一张蓝图绘到底,贵在真抓实干。新时代国企人要能善做慢工、甘干苦活,要能弥补知识空白、经验盲区、能力弱项,要能提升专业思维、专业素养、专业方法,以钉钉子的精神,接续奋斗,一步步展开、一项项分解、一件件落实,履职尽责,只争朝夕,驰而不息,久久为功。

新时代的大国工匠们,用行动和汗水诠释着坚定与执着。

1989 年,李凯军从中国一汽集团技工学校毕业后,就到一汽铸造公司模具厂当上了钳工,并在这个工作岗位坚守了30 年。提起深受用户喜爱的奥迪、红旗等名牌高档轿车,有许多加工难度大、工艺复杂、加工精度要求高的关键性零部件,都与李凯军制造的模具有关,而其中很多模具都出自李凯军这个“大国工匠”的灵巧之手。李凯军靠着双手缔造出制造业神话。

整整18 年,“央企楷模”、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加工部部长助理洪刚用焊枪焊接了3400 多艘巨轮、钻井平台,其中有世界最大的40 万吨矿砂船,有当时世界最大的1800 箱集装箱船。洪刚无私地把青春献给这个火红的年代,奉献给朝气蓬勃的造船事业。他从农民到工人,从电焊工到班组长,从班组长到企业中层管理人员,这一次次华丽转身,展现的是一个农家子弟的创业之美。

2017 年4 月27 日,国务院国资委党委举办首届“央企楷模”发布仪式,集中发布了8 位“央企楷模”的先进事迹,其中,对洪刚的颁奖词是:精益求精,你用工匠精神唱响“咱们工人有力量”的劳动赞歌;匠心筑梦,你用弧光打造昂首前行的中华巨轮。技艺高超和德行高洁的完美结合,让你从田间地头步入议事殿堂,而始终不变的,是你那怀揣人民的心。

“航空手艺人”的全国劳动模范——中国商用飞机有限公司上海飞机制造有限公司高级技师胡双钱同样是大国工匠中佼佼者。30 多年里,他加工数十万个飞机零件,从没出现过一个次品,他所在的岗位连续12 年被上飞公司评为“质量信得过岗位”。2002 年,他荣获上海最高的质量奖项——“上海市质量金奖”。他把宝贵的技艺全部传授给年轻人,在上飞公司技能大赛中,他班组里的3 位参赛选手,曾经囊括了钳工技能比赛前三名。胡双钱感慨地说:“勤奋刻苦为我赢得尊严,技艺精湛让我收获荣誉,我为自己是一名航空技术工人而感到自豪。”

经过多年的实操积累和沉淀,胡双钱形成并总结出自己攻克难题的一套方法。在工作前,先看懂图纸,了解工艺要求和技术规范;而在接收零件时,他也会先按照图纸检查上道工序是否存在不当之处,再动手加工零件。他还摸索出实用的“诀窍”,能够保证产品以优质的质量交付。譬如,用在画线步骤中的“对比复查法”就是他的“法宝”之一。常规做法中,人们会先涂有防锈作用的淡金水,然后使用画线液勾出零件形状。而在胡双钱的操作中,涂淡金水就是零件的初次画线。“这就好比在一张纸上先用毛笔写一个字,然后用钢笔再在这张纸上同一个地方写同样一个字,多一道步骤,多一次复查机会,也就多了一道保障。”

奋进青春最亮丽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 周年大会上指出:“我们要用欣赏和赞许的眼光看待青年的创新创造,积极支持他们在人生中出彩,为青年取得的成就和成绩点赞、喝彩,让青春成为中华民族生气勃发、高歌猛进的持久风景,让青年英雄成为驱动中华民族加速迈向伟大复兴的蓬勃力量!”

正因如此,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一五研究所“海眼”系统项目组用奋斗的青春交出了一张优异答卷。

这个平均年龄仅有30岁的200人项目组,历时五年,突破关键技术60 项,攻克世界级难题6 项,推广应用至其他领域技术10 项,有效推动了多个专业的有机融合。2019 年4 月,七一五研究所“海眼”系统项目组获“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集体”殊荣。

现任中国国电集团公司龙源西藏新能源有限公司总经理、党支部书记张晞,毕业于武汉大学电气工程学院。2007 年年底,中国国电集团公司决定在西藏全面开发新能源,张晞坚决服从安排进藏工作,“只要组织需要,我愿意到艰苦的地方去!”——他带着这种勇于担当、信念坚定的品质,从零海拔的江苏南通来到海拔4300 米的西藏当雄县羊八井镇。

西藏无电人口所占比例较高,是无电地区电力建设的重点地区。为了把无电地区的光伏项目建设好,张晞多次到那曲、昌都、日喀则、林芝等最艰苦、最偏远的无电地区考察。大部分无电地区的光伏电站距离拉萨都在600 公里以上,路上没有吃饭的地方,他和随行人员就着矿泉水咽干粮,白天一路颠簸,晚上住在海拔4000 多米的村镇。2012 年整整一年,张晞带着施工队从终年积雪的喜马拉雅山下,一直干到有“西藏江南”之称的林芝地区,共解决了17 万户、70 万农牧民、196 个教学点、666 座寺庙、142个寺管会和边防哨所的用电问题,牧民们都把张晞当作自己的亲人,亲切地称呼他为“扎西”。  

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今天,新时代国有企业青年职工处在中华民族发展的最好时期,面临着建功立业的难得机遇,担负着伟大时代赋予的崇高使命。新时代年轻的国企人要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砥砺“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意志,以奋斗让人生出彩,以奋斗让青春闪光。(《国资报告》记者 王倩倩)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