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发布  >  国资报告  >  重磅信息  >  2019·09·总第57期 > 正文
【特别策划——大企业】对标一流 沿着高质量发展道路矢志前行

文章来源:《国资报告》杂志  发布时间:2019-12-13

党的十九大以来,面对来自国内外的多重挑战与压力,我国企业积极主动多方位采取措施,迈出了向高质量发展转型的坚定步伐,在结构调整、资源优化配置、资产质量提升、效率效益改善等方面取得了初步成就。

2019年,世界经济环境的深刻变化仍将延续,世界经济增速可能小幅回落,主要经济体增长态势进一步分化。国内经济面临的风险也不容忽视,需求走弱、投资疲弱、金融与实体发展失衡、产业体系重构,都对稳增长目标的实现构成严峻挑战。

困难固然存在,前景未必不佳。中国大企业既要清醒认知当前面临的困难,也要坚信中国经济的韧劲,坚定发展信心,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科学谋划与部署,沿着高质量发展道路矢志前行。

发挥引领作用,聚力关键技术核心技术突破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强调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2016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指出创新驱动是国家命运所系,是世界大势所趋,是发展形势所迫,是中央在新的发展阶段确立的立足全局、面向全球、聚焦关键、带动整体的国家重大发展战略。

近年来,大企业在落实国家创新驱动战略方面积极行动,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创新能力明显增强;但在核心技术关键技术的突破上却建树不多,国外在关键技术核心技术上“卡脖子”的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缓解。

解决技术上“卡脖子”的问题,关键还是要靠大企业。与广大中小企业相比,大企业更具创新投入能力,更具创新能力积累,更能承担创新风险,而且更有义务承担与履行推动民族产业技术进步的责任。尤其是国有企业,更应承担更多核心技术关键技术突破责任。

大企业既要认真总结技术创新的成就,更要反思技术创新上的问题与不足;要在深刻反思的基础上,对创新战略进行根本性的调整,围绕核心技术关键技术来重新规划创新战略,聚焦创新资源,凸显创新引领与示范作用。

大企业应当成为创新投入的典范。大企业在创新投入上的典范作用,应当从两方面进行展示:一是要努力带动中小企业持续稳定增加创新投入总额,不断提高研发强度。

当前我国大企业的研发强度尽管在波动中有所提升,但离具有竞争力的研发强度还有一定距离。从产业横向比较看,2016年中国制造业研发支出9651亿元,约为美国的66%;中国制造业研发强度为1.0%,远低于美国的4.4%。代表性企业层面,据欧盟2017年全球研发投入2500强企业排行榜,中国376家上榜企业研发支出中值480万欧元,约为美国的70%,中国上榜企业平均研发强度8.6%,而美国企业高达29.7%。上市公司层面,2017年A股上市企业总研发支出5468亿元,仅为美股的22%;中国上市公司平均研发支出1.9亿元,仅为美股的13%。大企业应加大研发投入力度,缩小与欧美企业在研发强度上的差距。

二是要调整研发投入结构,增加对基础研发、核心技术、关键技术的研发投入,争取在重大发明创新上早日取得突破,而不是长期满足于改良式创新;应提前做好技术储备,以免陷入技术竞争或技术压制的被动局面。在这方面,华为的成功经验值得学习与借鉴。每年高达14%以上的研发强度,成就了华为在核心技术关键技术上的突破,即使是面临美国的极端技术压制,也能有自己的备选替代方案,不至于完全陷入被动挨打的严重不利局面。

大企业应当争当创新范式的典范。信息化为创新提供了新工具、新平台,传统创新范式正在被新的创新范式所取代,开源式创新、开放式创新日益被企业所采纳。开放式创新突破了传统封闭式创新模式对企业创新的约束,强调引入外部创新能力,整合外部创新资源,在开放式平台上联合进行技术探索,这无疑将有助于弥补单一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局限,加快企业创新步伐。

打造开源平台已经成为信息化3.0时代商业模式创新的重要方向,基于开源平台的开源式创新,也正在以非传统创新方法将个体层面和集体层面的创新知识和资源有机结合并共同创造一种公共产品。

有机构预测,到2030年开源技术将得到更加深入的应用,将有更多创新基于开源技术,开源技术也将渗透进企业应用的方方面面。

作为大企业,应主动根据行业共性技术、关键技术、核心技术突破的需要,一方面主动联合行业其他企业进行技术攻关,另一方面着力推进行业开放式创新平台建设,为行业企业提供更多创新路径选择。同时应积极探索构建行业甚至跨行业开源技术平台,为行业企业或跨行业企业进一步创新提供基础支撑。

大企业应当是创新成果转化的典范。目前看,我国创新成果的转化率不高,整体上约在10%左右,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很大差距。我国大企业应在创新成果的商业化应用上积极发挥作用,带动更多企业切实将创新成果转化为实物产出,将创新投入转化为收入与盈利,为消费升级做出应有贡献。一方面大企业应积极将自身创新成果加快商业化应用,另一方面大企业也应与国内科研院所保持沟通,推动科研院所创新成果向市场转化。

打造国际知名品牌,持续深化国际化经营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企业一直都在稳步推进国际化经营;经过40多年的耕耘,国际化经营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果。

截至2017年底,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为1.8万亿美元,排名升至全球第二位;共有2.55万家中国境内企业在国(境)外设立对外直接投资企业3.92万家,分布在全球189个国家(地区);与2007年相比,对外投资存量增长了近17倍,设立对外投资企业数增长了2.9倍。

2018年,我国新增对外直接投资1298.3亿美元,同比增长4.2%;全年商务部和省级相关主管部门共备案或核准对外投资企业8786家。其中,对外金融类直接投资93.3亿美元,同比增长105.1%;对外非金融类直接投资1205亿美元,同比增长0.3%。但在国际化经营能力、国际市场卷入深度等方面,我国企业还存在较大差距:一方面,中国企业国际化业务巨额亏损时有发生,国际化经营企业绩效水平远低于优秀跨国公司;另一方面,国际化业务的占比还很低,绝大多数企业离真正的国际化企业还有很长距离。

以国际知名品牌建设为敲门砖、铺路石,加快推进大企业国际化进程。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贸易实现了持续高速增长,但国际投资与产业布局所取得的进展要小得多,走出国门的企业数量,以及国际业务在企业业务中的比重,都还有很大的可提升空间。

我国企业国际化步伐不快、程度不深,可能在一定程度上与企业的国际化品牌建设有关。或者说,由于大企业国际化品牌意识不强,迟缓了我国大企业国际化进程的步伐。

在国际机构发布的全球品牌榜上,我国品牌上榜数量,远低于进入世界500强中国企业的数量;世界品牌实验室发布的“2018世界品牌500强”中,中国品牌只有38个;即便是历来中国品牌上榜数量最多的由Brand Finance发布的“全球最具价值品牌500强”中,2019年榜单中也只有77个中国品牌上榜;国际品牌建设与企业规模建设并不同步,品牌建设亟待加强。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推动企业品牌建设,大企业应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利用好国家政策,切实加大对品牌建设尤其是国际知名品牌建设的投入力度,在资本、产品走出国门的同时,让更多中国品牌也走进全球市场,得到全球消费者认可。

推进国际品牌建设,既要抓好产品质量,以优质产品满足全球用户需求;也要抓好品牌形象建设与品牌市场推广,让更多全球公众接触、了解、认知并接受品牌。在策略选择上,既可以品牌先行,产品跟进,也可以产品与品牌同步输出。

深度参与国际分工,积极推进国际布局,全面整合两个市场、两类资源。一方面,信息化3.0与全球化3.0时代的到来,为全球化分工合作的深化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积极参与全球分工合作,已经成为提高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必然要求;另一方面,国际金融危机以来的全球经济结构调整仍在继续,经济复苏国家及发展中的新兴经济体对外国直接投资的需求持续旺盛,投资资金进行国际布局的良好机会普遍存在。尤其是特朗普政府推动下的美国资本回流,可能为中国资本的全球化布局打开历史性的机会窗口。

中国企业特别是大企业,应在政府对外投资政策的指引下,在投资风险可控的前提下,积极卷入全球价值链、产业链与供应链的分工合作,并借助投资布局调整,将企业价值链、产业链与供应链向境外延伸;通过对国内市场、国际市场的同步渗透,对国内资源、国际资源的整合利用,将原来局限于中国本土的企业,转型为深度参与全球经营,业务实现全球布局的全球化企业。

为此,大企业应确立全球化思维,制定全球化战略,积极培养与储备全球化经营人才,建立全球市场动态跟踪与分析机制,完善企业内部全球化经营支撑体系。与此同时,企业要做好全球化经营的风险管控,既要防范好海外业务本身可能面临的各种风险,更要预防全球化步伐过快可能引致的发展失速风险。

同时,应加快构建自主全球价值链。我国大企业对外投资不能仅着眼于短期收益,而应有长远规划。大企业需明确全球价值链解构,促使研发设计、原料选配、加工组装、物流配送和品牌营销等环节广布于世界不同的国家或地区,各环节有序链接为完整链条。

为突破全球价值链中的“低端锁定”,我国大企业可以在价值链中进行横向和纵向的协同发展。价值链条、价值网络上的节点企业,既可以选择横向价值链条升级的“一”字型成长模式,也可以选择纵向价值网络升级的“1”字型成长模式,还可以选择混合升级的“十”字型成长模式,纵横同步推进企业全面成长。除了嵌入全球价值网络,我国大企业还可以通过构建全球价值网络,成为全球价值网络的网主企业,更多掌握价值链网络的主导权。

为构建自主全球价值链,我国大企业首先需要以开放合作的心态在全球价值链中整合全球资源进行创新,而不是关起门来自己创新。其次,需要由从过去注重整合国内创新资源到现在注重整合国际创新资源,由过去的注重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到现在主动走出去并购国际先进技术企业,获得知识产权和技术人才并能持续性发展。最后,需要紧跟全球行业发展潮流,与世界先进的企业和研发机构协同合作,锻炼、培养自己的技术研发、管理人才等,才有可能形成自身的创新能力,并与世界同行竞争。

落实对表对标,缩小与世界一流企业差距

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为新时代我国大企业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此后,国家有关部门也先后出台了一些举措,旨在促进我国企业加快具有全球竞争力世界一流企业的建设。

尤其是国务院国资委,在2019年年初,正式启动了中央企业打造世界一流企业建设试点,航天科技、中石油、国家电网、三峡集团、国家能源集团、中移动、中航集团、中国建筑、中国中车、中广核10家企业被选为创建世界一流示范企业,力争在3年左右取得显著成效。

虽然中国企业一直在努力追赶,也在发展进程中取得了实质性的进步,持续缩小了与世界一流企业之间的技术差距、管理差距,但不可否认的是,在绝大多数领域,中国企业与世界一流企业之间依然存在着较大差距。

首先,要明确什么样的企业才是真正的世界一流企业,为中国企业建设世界一流企业提供一个明确的方向。目前看并没有一个公认的用来衡量世界一流企业的标准,因此迫切需要国家或者是具有公信力的机构提出一个科学合理的世界一流企业的评价标准;基于这一评价标准,中国企业既可以分析自身与世界一流企业之间客观存在的差距,也可以动态把握自我努力追赶所取得的实际成效。

总体上看,作为一个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应当在技术、管理、品牌与渠道等方面,具有全球领先地位,能够拥有相对于其他同行竞争者的独特优势,并能够凭借这些优势对全球行业发展施加深刻影响。

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需要在技术上持续突破,自主掌握行业核心技术、关键技术;需要在管理上创新,有效提升管理效率,打造全球企业学习的管理样本;需要加大国际品牌建设力度,打造具有全球知名度、影响力的品牌;需要在全球市场进行布局,为全球用户提供服务。一个仅仅在规模上占据全球榜首的企业,或者仅仅是在国内市场具有垄断地位的企业,算不上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

其次,要明确缩小与世界一流企业差距的操作路径,以对表对标落实对世界一流企业的追赶。对总体上居于落后阵营并试图追赶世界一流企业的中国大企业来说,对表对标是其落实并完成追赶任务的根本路径;必须借助“对标”先进来明确差距,通过“对表”来落实具体任务以促进企业发展。

中国大企业应以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为“标”,与其进行深度比较,明确企业与“对标”企业之间在各方面的差距,找准关键差距,并明确未来突破的优先次序、重点任务等,制定可操作的追赶世界一流企业的发展计划、工作方案。

要抓好对标管理,坚持以高质量发展要求为“表”,以追赶世界一流企业的发展计划、工作方案为“表”,随时进行对表检查,确保企业经营实践不会偏离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世界一流企业的根本方向;要做好“标”的动态跟踪,根据对标对象企业的实际发展态势,对“标”进行必要调整,确保所对的“标”始终是真正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

此外,中国大企业要科学合理制定追赶世界一流企业的发展计划、工作方案,发展目标与工作方案要符合企业实际情况,阶段性追赶目标既不宜定得太低,也不能定得过高,应定在企业付出较大努力可以实现的水平上,使得企业既不至于轻易实现,也不至于不可企及。(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课题组)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