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发布  >  国资报告  >  重磅信息  >  2020·01·总第61期 > 正文
【特别策划——关键词五】嫦娥四号

文章来源:《国资报告》杂志  发布时间:2020-03-26

2019年1月3日10时26分,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抓总研制的“嫦娥四号”探测器(以下简称“嫦娥四号”)成功着陆在月球背面东经177.6度、南纬45.5度附近的预选着陆区,并通过“鹊桥”中继星传回了世界第一张近距离拍摄的月背影像图,揭开了古老月背的神秘面纱。

“嫦娥四号”是中国探月工程的第四颗人造绕月探月卫星,主要任务是在“嫦娥三号”着陆月球表面的基础上,更深层次更加全面地科学探测月球地质、资源等方面的信息,完善月球的档案资料。

“嫦娥四号”任务实施了两次发射,2018年5月21日,“鹊桥”号中继星发射;2018年12月8日,由“玉兔二号”巡视器和着陆器组成的“嫦娥四号”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升空。

相比“嫦娥三号”发射,这次火箭设计入轨精度提高了30%以上。“嫦娥四号”着陆月面后,将择机释放巡视器,对月球背面巡视区地貌、矿物组份、浅层结构进行探测,并在国际上首次实现月基低频射电天文观测。“嫦娥四号”还搭载了国际合作的载荷,以开展月表环境探测等相关研究。

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顺利在月球背面预选区着陆,由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与的科学探测任务陆续展开。2019年2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会见探月工程嫦娥四号任务参研参试人员代表,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强调,伟大事业都始于梦想、基于创新、成于实干。广大科技工作者、航天工作者要为实现探月工程总目标乘胜前进,为推动世界航天事业发展继续努力,为人类和平利用太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更多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

截至2019年12月21日,“嫦娥四号”着陆器已进入第13月昼工作期。在月面累计工作约10个月的“玉兔二号”则打破了尘封49年的世界纪录,成为人类在月面工作时间最长的月球车。

嫦娥四号只是央企参与的重大工程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一个。2019年10月31日,三大电信央企正式启动5G商用并于11月1日正式上线5G商用套餐;9月25日,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正式投运;12月2日,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投产通气;12月3日,京张高铁转入运行试验阶段,助推京津冀协同发展;12月17日,第一艘国产航空母舰山东舰交付海军;12月27日,长征五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实践二十号卫星……

2019年,中央企业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以嫦娥四号为代表的一批重大项目不断取得新成果,随着一项又一项纪录被刷新,一张又一张“名片”蜚声中外,促进了我国综合国力提高和人民生活水平改善,也彰显了国之重器的实力与担当。(《国资报告》记者 原诗萌)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