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发布  >  国资报告  >  重磅信息  >  2020·04·总第64期 > 正文
【深度报道——抗疫③】中国能建:同心共铸抗疫堡垒

文章来源:《国资报告》杂志  发布时间:2020-07-10

2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笼罩下的湖北牵动人心。在武汉、宜昌等疫情较重地区,有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中国能建)所属葛洲坝集团、中南院等重要子企业,近20万职工及家属。“封城”、小区封闭、居家隔离等一系列防控举措,让职工及家属承受巨大精神压力,企业生产经营面临极大冲击。

以人为本,稳人心暖人心聚人心,自2020年1月30日以来,中国能建创造性地开展职工关爱、人文关怀“六个一”行动,通过“建好一组职工心理援助热线、送去一片组织关怀问候、聚焦一批重点帮扶的困难职工、倡导一种科学与人文结合的健康生活方式、宣传一批干部职工先进典型、强化一套党建工作创新机制”,多措并举、打出组合拳,凝聚起疫情防控的强大精神力量,在战“疫”大考中铸造起红色堡垒。

筑牢精神防线解心忧

“你好!同事确诊了,我怕被他传染,这几天每天都很焦虑,我该怎么办?”

“我家的面粉没有了,请问哪家超市可以配送?”

……

在中国能建葛洲坝宜昌基地管理中心热线电话值班室,电话机一旁的记录本上密密麻麻地记录着来电情况。5名热线咨询员轮流值班,为职工和居民纾解心理压力、宣讲防控政策、解决生活难题。

像这样的职工关爱热线,在中国能建集团总部,葛洲坝武汉本部、宜昌基地,中南院本部等地同时设立了40条,24小时开通。特殊时期给予特殊关爱,40条热线承载的意义不容小觑。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党员干部和各级党组织要动员组织凝聚群众,‘加强心理干预和疏导,有针对性做好人文关怀’,‘开展心理疏导、情绪支持等服务’,‘把心理干预等工作做到位’,构建群防群治抵御疫情的严密防线。”中国能建党委负责人告诉《国资报告》记者,“落实总书记关于心理疏导与人文关怀的重要指示精神,要求我们必须将党建的工作理念、工作领域向‘人心’、‘人文’层面拓展,解决危机状态下人的思想问题、满足‘人的深层心理需求’。”

开通关爱热线,无疑是架起了一座党组织和一线员工“连心桥”。然而,真正让“连心桥”保持通畅还有一番学问。

事实上,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多家中央企业也相继开通了多种形式的热线服务,如中国石化“武汉心理咨询24小时服务专线”、南方电网“知心姐姐”服务队等。囿于文化和性格等因素,如何使更多的职工习惯主动拨打热线电话,使热线热起来,是大家普遍关心的课题。

中国能建围绕“双向互动”发力,集团党委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同时启动第二个“一”,即要求各级企业党政工领导主动给职工打电话,送上党组织的问候与关怀,注意做好一线职工的思想稳定工作。

上下联动,传递关爱。中国能建党委书记、董事长汪建平率先致电葛洲坝集团和中南院,代表集团对在鄂全体职工和家属表示慰问;葛洲坝集团、规划设计集团负责人给确诊的职工一一打去电话,鼓励他们坚定信心;所属企业纷纷建立起爱心群,第一时间传递组织贴心问候,同时推介关爱热线。所属企业各类媒体平台快速推送热线消息,热线号码在葛洲坝电视台滚动播放。热线很快“热”了起来,每天平均500余个。

此外,为了更好纾解员工心理,中国能建组建了一支由集团受过心理咨询培训的党群干部,集团培训中心的心理健康工作室咨询专家、中南院党群部心理辅导专家,以及葛洲坝中心医院治疗专家、医务工作者组成的咨询员团队。

结合企业实际,《中国能建疫情防控职工心理关怀工作手册》《职工心理关怀咨询员培训40题》也及时发放到咨询员手中,通过一问一答的形式,将党中央精神和上级政策、疫情防控要求、公司防疫举措、工作安排、心理关怀知识等内容,按照心理学的话语形态,转变成易理解、有温度的语言,贴近职工心理。

“开始真是蒙了,慌得很,幸亏有热线,听了咨询员的话,心里才逐步平静下来”,中南电力设计院一名职工说。一部热线,一份关爱,从心理咨询开始,关爱热线内容逐渐涵盖生活保障、看病求助、建言献策等主题。

“各级党政工领导主动给职工打电话,送去组织的问候和关怀,发挥了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和群众工作的优势;通过专家提供专业的心理咨询,发挥心理专家优势,深化了思想政治工作,二者相得益彰。”中国能建党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思想政治工作与心理咨询相结合是职工关爱热线的独特优势,是关爱热线不同于一般社会热线且一直保持‘热度’的核心密码。”

解决思想心理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线上心理疏导与线下的物质保障相支持,中国能建为战“疫”筑牢了强大的精神防线。

搭建党性教育课堂稳人心

心理疏导与线下援助相结合,中国能建为职工送上防疫的一剂“心”药。然而,随着疫情形势的发展,员工心理关怀工作仍然需要拓展和延伸。

2月上旬起,随着湖北武汉、宜昌等城市加大疫情管控力度,进一步实施社区楼宇隔离、封闭住宅小区、阻断交叉传染等措施,持续“宅家”“禁足”职工及家属普遍产生焦虑、烦闷、难“熬”情绪。如何进一步加强心理关怀、疏导和帮扶,意味着“六个一”行动需要不断创新和升级。

关怀升级从何处着手?中国能建通过对职工心理“精准画像”找到了答案和方向。

“中国能建职工队伍70%左右是工程师,‘理工男’居多,工程师文化特点突出。工程师文化有长处,但也有重硬件、轻软件,忽视人文修养的不足。加之持续‘宅家’已普遍产生焦虑、烦闷的情绪,需要防止演变成新的心理问题。”中国能建党委负责人表示。

为提升人文素养,增强文化自信,中国能建党委决定在继续组织好“六个一”行动的基础上,打造心理援助升级版“人文关怀大讲堂”。

为确保传播效果,课程内容设置极为关键。中国能建工会、党群工作部、人力资源部等部门联合行动,分工筛选确定公开出版的名家视频资料,将课堂内容确定为党史国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诗词鉴赏、音乐欣赏、防疫与心理援助、企业人文管理等方面课程,深受职工欢迎。

为了使人文关怀工作更专业、更精准、更有效,提高针对性,中国能建总部进而开展“大疫有大爱 人文关怀•中国能建在行动”公益活动,邀请文化大家、人文社科专家、心理学家寄语“宅家人”,陆续推出了中央电视台著名主持人陈铎的诗朗诵、著名评书表演艺术家刘兰芳讲述武汉“加油”的来历等文艺文学作品。

此外,在疫情特殊时期短时间创造出优质作品也考验着策划者的协同整合力。在中国能建缺乏成体系的规模化专业人员和设备力量,缺乏专用的传输网络和播放载体的实际情况下,公司总部充分整合写作、编辑、制作、播放等人员力量,公司党委负责同志既“领导”又“领跑”、靠前指挥、身先士卒,工作人员忘我奉献、加班加点,上下同欲、高质量地推出了一批优秀作品。

截至4月8日,通过葛洲坝电视台平台一共播出人文关怀大讲堂67场,合计130个小时,现在逐步覆盖全集团职工。同时,通过中国能建官方微信,已播出相应的音视频30部。近期中国能建又独立开通“人文能建”微信公众号,作为公司重要的线上学习交流平台,使人文关怀融入企业文化、化为员工行为,积极塑造、全面展现中国能建良好的品牌形象。

与“职工关爱热线”相辅相成,人文大讲堂的开设实现了企业党群干部、心理咨询工作者与人文社科专家“三个协同”。这个新时代党性教育的新课堂、新平台,为企业管理提升、推进文化管理奠定了扎实基础。

巩固党群干群关系暖人心

哪里任务险重,哪里就有党组织的工作;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党员站在第一线。构建群防群治抵御疫情的严密防线,就是要把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全面动员起来,做好群众工作、稳定情绪、当好群众贴心人主心骨。

在疫情防控措施升级背景下,宜昌葛洲坝片区有243个小区采取隔离措施,并实行“战时机制蔬菜专项配给”,直接影响到葛洲坝集团的15万职工家属和社区居民。武汉中南院社区包含办公区和2个生活区,紧邻武汉市第七医院(武昌区新冠肺炎定点医院),疫情最严重时医院就诊排队已接近社区大门,给职工及家属造成巨大心理压力。

中国能建党政工青妇组织齐行动,430多个党员突击队、5000多名党员、干部持续奋战在疫情最严重地区的抗疫斗争最前沿,协助地方政府守住社区联防联控第一线。

当好职工群众贴心人,就要急职工所急。

作为党员突击队的一名成员,中国能建葛洲坝集团企业管理部党员丁文文常遇到居民买药的难题。“起初我对买药的流程不了解,通过与物业的同事和网格员沟通,我们制定了相应的工作流程。现在居民要买药,就会把资料交到物业办公室,我们收集齐后,定期交给网格员,再由国药葛洲坝中心医院青年突击队把药送到社区。”丁文文说。

当好职工群众主心骨,要实现精准帮扶。

突如其来的疫情,让鳏寡孤独、重症慢性病患者、留守儿童等特殊群体陷入异常艰难的窘境。一名国外项目职工,家里年迈的父母外出不便,买不到口罩,束手无策之际,葛洲坝一公司退管办党总支书记熊德荣将家里仅有的一盒口罩送到老人手中,不久又送去了蔬菜和粮油。“没想到组织的关怀这么及时,惊喜、感动之后是安心。”这名职工非常激动。

葛洲坝电力公司安排专人帮扶一位患有“玻璃骨质”病症、已透析19个年头的退休老党员龙良友,他在给企业党委的感谢信中写道,“我心忐忑不安,不能外出怎么办……正当我为透析发愁时,组织上派人来了。这真是雪里送炭!”“你们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彰显得淋漓尽致。”

为了使服务更加贴近职工,中国能建基层企业还设立了1550多个直通电话,通过微信、QQ等建立的1200多个爱心群并保持活跃,如所属中南院针对830名离退休老同志建立6个微信群,共发送关爱问候信息500余条,推送防疫知识420余条、心理知识科普57条、辟谣信息30余条,正面宣传信息500余条,实现了超越物理隔离,保持爱心畅通,消除信息孤岛,防止精神孤寂。

职工群众紧迫困难解决了,精神状态好了,队伍也就稳定了。“葛洲坝集团执行宜昌市隔离措施、物资服务保障、履行社会责任等非常到位,中央企业不仅是抗疫的顶梁柱,在维护社区稳定上也是顶梁柱。”宜昌市委书记对葛洲坝片区疫情联防联控工作高度赞扬。

目前,中国能建在海外在建的大中型项目300多个,随着海外疫情的蔓延,中国能建将“六个一”行动向海外拓展,在开展心理疏导和人文关怀大讲堂的同时,实施“221行动”。各境外项目部和分支机构组织中外员工观看《至暗时刻》《阿甘正传》两部电影,组织中方员工阅读《人类群星灿烂时》《长征》两本书,并组织领导干部阅研华为危机管理案例,构筑了海外疫情防控的坚实屏障。

党建做细了就是凝聚力,做实了就是战斗力。通过把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群众工作优良传统与现代心理学咨询理论技术相结合,将思想政治建设与心理建设同步推进,中国能建职工关爱、人文关怀“六个一”行动形成了疫情防控的强大政治优势,也增强了企业凝聚力、向心力、战斗力。当前,在夺取疫情防控与生产经营“双胜利”关键时期,“六个一”行动内涵仍在不断丰富。坚持以独特的国企党建优势凝聚员工队伍,必将成为公司高质量发展的动力。(《国资报告》记者 王倩倩)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