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发布  >  国资报告  >  重磅信息  >  2020·05·总第65期 > 正文
【深度报道——转型】央企抢滩邮轮市场背后

文章来源:《国资报告》杂志  发布时间:2020-07-10

几个月来,因为疫情恐慌,很多国家拒绝大型豪华游轮靠岸,导致有人将邮轮称之为“恐怖邮轮”,为邮轮产业前景蒙上了一层不小的阴影。

由于设计建造难度大,航空母舰、大型液化天然气船和大型油轮一直被称为造船工业皇冠上的三颗明珠。

2019年12月17日,中国首艘全国产航母山东舰交付使用,标志着我国正式具备了造航母的能力,成功摘取了造船业“皇冠上的明珠”之一。如今,仅剩大型邮轮,是我国目前唯一没有攻克的高技术船舶产品。

随着邮轮市场的不断扩大,一些央企也发挥自身优势,在邮轮研发制造、运营等方面展开布局。中国首制极地探险邮轮交付、鼓浪屿号首航、国产大型邮轮开建、最大规模邮轮母港开港运营……2019年下半年,《国资报告》记者连续参加了家央企的邮轮首航或发布会,发现央企在邮轮产业近乎形成了你追我赶的态势。

中国首制极地探险邮轮客房内景

央企为何要布局邮轮产业,未来前景如何,谁会脱颖而出?受疫情影响,邮轮产业又会存在哪些变数?

行业低谷期央企争相介入

自2006年起步以来,中国邮轮市场历经了十年年均增幅超30%的高速增长。十年间,中国一跃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邮轮市场,国际市场份额从2006年的0.5%增长到9.6%。

然而,市场培育期的高速增长并不能持久。进入2017年,由于船只供应增长过快、销售恶性竞争、港口及航线政策限制等因素的影响,市场开始快速降温。2018年,中国接待邮轮数量和邮轮旅客量首次出现了下滑。2019年,邮轮市场继续承压,仅上半年全国沿海13个邮轮港接待国际邮轮同比下降27. 2%。在严峻的形式下,一些国际邮轮公司缩减运力,将船只调往世界其他地区。

面对中国庞大的旅游总人数,邮轮旅游这一“舶来品”仍是小众旅游方式,有很大的增长空间。尽管遭遇阶段性下滑,但几家邮轮巨头公司普遍看好中国市场前景,认为中国邮轮市场处在调整期。

比如,嘉年华集团亚洲区主席陈然峰表示,十分看好中国邮轮市场的未来,并将在中国不断加大邮轮文化推广力度,吸引更多中国游客选择邮轮度假。

国内邮轮市场进入了理性发展,更重视产品设计和服务的阶段。皇家加勒比游轮全球高级副总裁、北亚太及中国区总裁、国际邮轮协会北亚分会主席刘淄楠表示,当前中国邮轮消费市场正处于调整期,各邮轮公司都在调整在中国运力的布局,探索与这一阶段相适应的运营模式。

歌诗达邮轮集团亚洲总裁马睿哲表示,越来越多的中国人以家庭为单位出游,人们在船上的消费需求呈现多元化,消费升级明显。

2019年10月,在上海举办的亚太邮轮大会上,各家邮轮公司纷纷披露未来战略计划:皇家加勒比旗下绿洲系列正在建设中的第五艘邮轮将于2021年下水、部署中国母港,届时或有望成为世界最大邮轮……

与此同时,邮轮产业也不断迎来政策利好。2018年9月,交通部、国家发改委等十部门联合印发《关于促进我国邮轮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到2035年将我国邮轮市场打造为全球最具活力市场之一,邮轮旅客年运输量将达到1400万人次,具备大型邮轮自主设计、建造能力。《邮轮绿皮书:中国邮轮产业发展报告(2019)》指出,国家及地方政府在2018~2019年密集出台邮轮经济扶持政策,尤其是出台邮轮经济政策的层级大幅度提升,制约邮轮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瓶颈很大程度上得以突破。

从消费层面看,越来越多的中国人以家庭为单位出游,旅游消费向度假型转变,且邮轮游客趋于年轻化。

也正是在此时,几家央企在邮轮产业链上相继取得阶段性成果。

2019年9月6日,中国造船史上第一艘极地探险邮轮在招商局集团位于江苏海门的邮轮建造基地交付。

2019年9月26日,星旅远洋邮轮旗下第一艘邮轮“鼓浪屿”号正式命名并首航香港。星旅远洋是中国旅游集团与中远海运集团两大央企共同投资运营的中国民族邮轮品牌。

2019年10月18日,首艘国产大型邮轮在中国船舶旗下的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点火开工,进入实质性建造阶段。

2019年11月17日,由中交集团投资建设的全国规模最大的邮轮母港综合体——广州南沙国际邮轮母港正式开港运营。

这些成果正是前述十部委意见所倡导的邮轮产业发展方向——“以邮轮自主设计建造和本土邮轮船队发展为突破重点”。

邮轮制造:合资自主两线并进

不是每一家央企都有实力布局邮轮全产业链,目前仅有中国船舶和招商局集团按此思路推进,其中,最核心的是邮轮制造和邮轮运营。

全球造船行业持续低迷,但是邮轮行业却快速增长,这为中国邮轮制造业的崛起创造了机遇。据介绍,2019年,全球九成的邮轮订单被世界五大造船厂承揽,新增的建造需求被中国等国企业拿下。

不过,对中国来说,发力邮轮建造,机遇和挑战并存。前些年,日本三菱重工因为建造大型邮轮而巨亏,导致其推出大型邮轮建造市场,一个重要原因是其缺乏对邮轮建造管理能力的评估。

可以说,在提升邮轮建造能力上,中国船舶和招商局这两家国内造船实力雄厚的企业,分别选择了不同的道路。

2018年11月,重组前的中船集团在上海进博会宣布签下6艘大型邮轮建造合同,同时买进歌诗达公司两艘现有邮轮。中国船舶采取了成立合资公司造船、运营的模式,以降低风险。在制造方面,中船与邮轮造船企业意大利芬坎蒂尼集团成立合资公司中船芬坎蒂尼,引进先进设计理念和技术,联合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共同设计建造中国首艘国产大型邮轮。在运营方面,中船与美国嘉年华集团成立合资公司中船嘉年华,引入国际上成熟的邮轮运营经验。

2019年10月,首艘国产大型邮轮在上海点火开工,全面进入实质性建造阶段。建造一座“海上浓缩城市”,远比其他船舶规范标准高,这一类型的邮轮由2500万个零部件组成,约是大型商用飞机的10倍。虽然单个零部件不难生产,但把它们集成组装在一起,却是极其复杂的过程,中国在这方面是从零起步。

中国船舶目前已经形成了包括邮轮运营、邮轮研发设计、邮轮配套链建设三个板块的产业平台。

而招商局所走的路,是从小型豪华游轮起步,步步为营,逐步锻炼自主建造能力路径。

2017年4月27日,招商局与探险邮轮船东——美国SunStone Ships公司签订了4+6艘极地探险邮轮建造合同,迈出了进军豪华邮轮建造领域的第一步。

2019年9月6日,第一艘极地探险邮轮交付时,招商局集团副总经理王崔军对记者表示,极地探险邮轮虽小,但是难度极高,建造豪华邮轮既锻炼了队伍,又带动了供应链的提升。招商局计划在3-5年内继续攻克中型豪华邮轮难关,然后再逐步向中大型豪华邮轮突破。此外,招商局也将打造属于自己的邮轮船队,目前2艘邮轮正在设计中,预计2023年前建造完成。与中国船舶等其他央企不同,招商局还是央企中拥有多个邮轮母港的企业。

邮轮建造的带动能力惊人。邮轮产业涉及生产、销售、运营、维修、船供、人员培训等多个领域,其中生产领域大多是由船舶建造带动起来的。此外,邮轮建造还将带动起维修、人员培训等延伸板块。

一艘大型邮轮2500多万个零部件涉及的核心供应商就有几百家,全部供应商更是有几千家。目前,邮轮配套供应商几乎都来自欧洲,建造大型邮轮可以带动国内相关产业发展。

在建设邮轮制造基地的同时,招商局还同步启动了邮轮配套产业园的建设,总投资50亿元,拥有国家级材料及技术试验检测中心、研发服务平台、配套产业保税仓库、产业展示中心四个公共服务平台,已经引进了舱室单元、铝制品、玻璃制品等配套产业。

邮轮运营:稳健试水 延伸产业链

与邮轮制造同等重要的是邮轮运营,即邮轮公司本身,这也是邮轮产业链的核心。

长期专注造船业的中国船舶、招商局的邮轮运营业务还未正式启航,而长期专注于旅游业的中国旅游集团率先在邮轮运营上迈出了一小步。

2019年9月底,国庆前夕,民族邮轮品牌星旅远洋旗下首艘豪华游轮“鼓浪屿”号首航香港。星旅远洋由中国旅游集团和和中远海运两大央企共同投资运营。

鼓浪屿号从厦门首航香港

鼓浪屿号总吨数约7万吨,可载客1880人,未来将以厦门、深圳、上海为母港,运营东南亚、东北亚邮轮航线,于细节入微处彰显西方底蕴和东方风韵,致力于打造更懂中国人的民族邮轮品牌。

9月27日一早,鼓浪屿号正式开启首航。过安检、上甲板、进客房,细节之处可发现这不是一艘全新的邮轮,而是翻新之作,但其内饰并不陈旧,反而有老牌酒店的感觉。船员700多人,其中中国船员200多人,可以看出,中国在邮轮运营经验上确实是零起步。

上海海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程爵浩认为,国内邮轮产业存在配套政策不健全、专业人才供给不足等问题,急需建立属于自己的、体系健全的中高级邮轮经营管理人才队伍。

两家央企从买进一艘二手邮轮开始试水,表明了其相对稳健的发展态度。中国旅游集团董事长万敏表示,两家央企都没运营过邮轮,冒然购入超大邮轮风险太高,而买入一艘二手船,先期学习运营一下再大举进入市场比较合宜。

中国旅游集团总经理杜江也透露,邮轮板块作为集团的战略创新孵化业务,并没有指望它快速挣钱,而是要通过鼓浪屿号慢慢学习邮轮运营,以及如何将集团相关资源进行整合。

国资委副主任翁杰明在命名仪式上表示,中国旅游集团和中远海运集团携手打造中国第一艘自主运营的豪华邮轮“鼓浪屿”号,彰显了中央企业主动融入国家战略,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担当作为。

与前述布局全产业链和专注邮轮运营的央企不同,中交集团早在2015年即与中国旅游集团、三亚市政府战略合作,建设运营凤凰岛国际邮轮母港。

在邮轮产业链上,建设运营邮轮母港是中交集团的相对优势。2019年11月17日,中交集团投资建设的全国规模最大的邮轮母港综合体广州南沙国际邮轮母港,正式开港运营。

下船后的吃喝玩乐也是邮轮产业链的重要内容。与单纯的邮轮运营不同,南沙国际邮轮母港更加突出船下消费。

广州中交邮轮母港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黄育民认为,目前我国的邮轮产业仅仅是一个开端,仅仅为外面输送游客,如果我们游客的消费都花在国外,对地方经济拉动有限。

基于这样的商业考量,南沙国际邮轮母港并非一个简单的游客出入关口,而是一个综合体,集海景住宅、写字楼、商务平层、免税商城、航站楼、邮轮码头等多元业态于一体,总建筑面积约76万平方米。

改造升级 未来向好

邮轮市场发展空间巨大,中国出境游人数2017年已达1.42亿人,但同期中国邮轮游客仅有250万人。

旅游业是一个受外界环境影响较大的行业,一场疫情让邮轮产业也面临巨大冲击。1月以来,嘉年华、皇家加勒比等知名邮轮公司股价迎来“雪崩”。对央企来说,幸运的是,产业规模不大,运营刚刚起步。不过未来人们是否会对邮轮旅游产生恐惧心理,难以预测。

上海海事大学法学院讲师孙思琪认为,这是继1909年泰坦尼克号事件以后,世界邮轮史上最复杂的一次危机。

中船邮轮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杨国兵认为,未来邮轮行业应当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角度思考行业变革之路,构建起港、船、城、人同呼吸共命运个、危机时刻应对趋同的邮轮命运共同体。同时,邮轮的安全不再局限于结构和航行,新冠疫情对邮轮的卫生、暖通和信息化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上海港国际客运中心开发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中国港口协会邮轮游艇码头分会会长徐珏慧建议,要建立邮轮防控急性呼吸道疾病的相关机制,加强邮轮口岸卫生检疫保障能力建设。针对邮轮产业可持续发展问题,她提出应出台财税政策,提升通航效率,推动邮轮母港建设,部分航线短期开放给外资邮轮,快速提升市场信心。

中交协邮轮游艇分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郑炜航表示,在疫情好转之后,建议邮轮业进一步消除消费者对于邮轮旅游的恐慌情绪,让消费者更多地了解邮轮旅游的安全性。

邮轮产业的发展需要较长的培育期。有业内人士表示,现在看来负面信息较多,但长远来说,对邮轮的发展有一定益处。

在邮轮停航期间,有的企业已经开始行动了。星旅远洋利用停航期潜心研究邮轮安全防疫升级,对“鼓浪屿”号实施了改造升级。主要措施有:优化船舶空调通风系统,所有舱室,隔断回风,实现100%新风运行;将8层甲板尾部12间自然通风条件良好的阳台房改造为独立防疫舱房,独立送风、排风、隔断回风;对船上医疗设备进行了检测更新,购置了两套热成体温探测系统提升体温检测的效率和准确性;在船配备充足的防护物资,模拟疫情发生流程演习,实施全员防控及应急处理能力培训,全方位营造“安全、放心”的邮轮旅游环境等。(《国资报告》记者 饶恒)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