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发布  >  国资报告  >  重磅信息  >  2020·11·总第71期 > 正文
【深度报道——进博会】评论:进博会看央企 共享共赢再出发

文章来源:《国资报告》杂志  发布时间:2020-12-28

2020年11月4日—10日,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举办。本届进博会是在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持续蔓延、世界经济前景不明的背景下举办的,充分体现了中国同世界分享市场机遇、推动世界经济复苏的真诚愿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提出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决不是封闭的国内循环,而是更加开放的国内国际双循环,不仅是中国自身发展需要,而且将更好造福各国人民。

三年来,央企积极参与进博会,并借助进博会大平台,在落实中国进一步扩大高水平开放和促进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方面做出重要贡献。

第三届进博会装备技术馆

自2018年首届进博会举办以来,央企参与程度日益深化,国际合作力度越来越大,协助邀请的招展面积不断扩大,第三届进博会招展总面积超过3万平方米,比第二届进博会增加50%,引入的很多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是“全球首发、中国首展”;采购金额稳中有升,技术装备类、医疗健康类、服务贸易类比第二届有所增加,亚洲、非洲、南美洲发展中国家产品和服务的意向采购金额预计增长一倍以上;签约成果执行率不断提高,截至2020年10月31日,第一届进博会上央企签订的合同/协议执行率达到90%。第二届执行率接近90%,预计到今年年底第二届的执行率将会超过第一届的执行率。

好风凭力起,相得益彰共发展。央企充分依托进博会平台,发挥中央企业的实力和影响力,共建市场,共同推进形成新发展格局,共享成果,共同推进高质量发展,共赢未来,共同推动高水平开放。

发展成果共享。央企在进博会上集中采购优质商品和服务,为满足中国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做出新贡献。三年来,中国政府为进博会量身定制贸易便利化措施,不断降低关税和制度性成本,融合、引领、带动了越来越多来自全球各地的优秀品牌来华参展。深化改革、不断做强做优做大的中央企业,发挥自身的实力和优势,在进博会上规模采购优质商品和服务,为中国的内需市场提供了更多更好的选择。

国际合作共赢。央企借助进博会平台,稳定产业链供应链,为助力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给予新动能。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国际物流不畅,贸易壁垒增多,海外复工复产难度增加。央企借助进博会平台,多措并举,推进稳链、补链、强链,畅通产业循环、市场循环、经济社会循环,提升我国“两链”稳定性和国际竞争力,并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扩大中央企业的影响力。

改革创新共进。央企通过进博会,与外国知名企业交流管理经验、创新理念和技术知识,在推动企业创新发展方面探索新模式。进博会不仅具备“买全球、卖全球”的采购功能,央企通过进博会,与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隐形冠军等分享改革创新成果、交流管理运营经验、对标世界一流企业,不断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增强软实力。

从2021年起,中国将进入新发展阶段,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10月26-29日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五中全会对中国“十四五”时期发展作出全面规划,并提出,要畅通国内大循环,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全面促进消费,拓展投资空间。

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郝鹏在传达宣讲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时强调,要科学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促进构建新发展格局,大力推进高质量发展。

面向新的发展阶段,中央企业将依托国内超大规模的市场优势和内需潜力,助力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为满足中国人民美好生活向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国资报告》记者 原诗萌)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