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国资报告》杂志 发布时间:2021-01-14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企改革顶层设计不断完善,改革重大举措层层落地,改革专项工程次第推进,不过,我们也不能忽视,改革要想取得突破性的成果,企业层面的勇于探索和实践,是尤为重要的因素。
面对国有资本运营公司这一国企改革的新生事物,中国国新等央企通过持续探索,不断明晰试点的使命和定位,逐步摸索出了一条具有中国央企特点、符合中国国新实际的发展道路。
比如,在将运营公司的改革发展与管资本为主转变国资监管职能进行相互衔接方面,中国国新优化运营模式,健全管理体系,构建完善市场化选人用人机制,打造“大监督”体系,将完善监督体系和强化风险防控有机结合,开展基层党建创新。
在国有资本运营公司的定位和功能方面,中国国新紧紧围绕中央关于运营公司的使命定位,深入探索运营公司与投资公司、产业集团、金融机构的区别,构建形成了基金投资、金融服务、资产管理、股权运作、境外投资5大业务板块和中央企业专职外部董事1个服务保障平台的“5+1”业务格局,明确提出了“资本+人才+技术”轻资产运营模式、“五个守住”“四不投”“三个驱动”等运营策略。
可以说,中国国新因央企结构调整和优化布局而生,又因试点国有资本运营而加速成长。国企改革向中国国新提出了要求,为中国国新的发展创造了环境,中国国新则用自身的探索丰富了改革的实践,印证了改革的正确方向。由此可见,只有将改革作为激发企业活力的关键一招,才能实现完善市场化机制与落实国资监管要求的有机结合,为企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我们本期调研采访的江苏国资国企也是个典型的例子。在国资国企改革方面,江苏省直面问题,主动作为,在探索建立混改模式、深化市场化经营机制改革、优化国有经济布局、创新国资监管方式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了一系列突破和成效,规模实力持续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不断增强。
当前正在开展的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是进一步落实国有企业改革“1+N”政策体系和顶层设计的具体施工图,也是对党的十八大以来各项国企改革重大举措的再深化。在这一背景下,国资国企改革应继续勇于探索和实践,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抓好改革重点任务,才能推动改革真正落地见效,不断开创国企改革发展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