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月度新闻(2020.11.1-11.30)
【盘点】月度新闻(2020.11.1-11.30)

文章来源:《国资报告》杂志 发布时间:2021-01-14
1.王勇调研中央企业科技创新工作并主持召开座谈会
11月20日,国务委员王勇在北京调研中央企业科技创新工作并主持召开座谈会。他强调,围绕“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充分发挥央企自身优势,加强引领未来产业发展的前瞻技术创新布局,打造新兴产业链。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完善创新体制机制,构建协同创新网络。进一步深化企业改革,完善政策体系,优化创新环境,加大对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激励力度,充分激发广大科技人才的创新活力,让更多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
2.国资委党委组织中央企业传达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
11月3日,国资委党委召开中央企业负责人视频会,认真传达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对中央企业抓好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工作作出部署安排。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郝鹏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扎实推动新时代国资国企改革发展和党的建设工作,坚定不移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3.国资委部署扎实推进对标世界一流管理提升行动
11月23日,国务院国资委在位于浙江宁波的中国石化镇海炼化分公司召开对标世界一流管理提升现场推进会。国资委副主任翁杰明表示,开展对标提升行动,提升企业精益化管理,既是落实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的重要内容,中央企业和地方国有重点企业要紧盯世界一流的奋斗目标,围绕管理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统筹发挥管理改革和创新合力,打造推广一批标杆企业、标杆项目和标杆范式,推动对标提升行动走深走实,促使更多企业步入世界先进行列。
4.央企全面完成公司制改革 国企公司制改革纵深推进
11月27日,国务院国资委召开国有企业公司制改革情况媒体通气会。国资委副主任翁杰明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国资委推动国有企业公司制改革取得历史性突破,国资委监管的中央企业已全部完成改制,除极少数需清理整合的企业,中央企业子企业全面完成改制,省级国资委监管的一级企业约96%完成公司制改革。为打好公司制改革“收官”之战,下一步将指导推进各有关单位明确目标、重点攻坚、全力以赴,确保全面完成改革任务。
5.国资委鼓励央企“借势”助力科技创新
11月11日,国资委党委委员、副主任袁野赴国机集团中国电研进行调研,并召开中央企业控股科创板上市公司激励工作座谈会。袁野强调,中央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顶梁柱”,是科技创新的主体,要持续深化激励机制建设,强化关键岗位核心人才队伍培养,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有效办法,充分激发科技人才动力与活力。鼓励中央企业借助资本市场各方面优势,强化自主创新能力和价值创造能力,推动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
6.国资委召开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在线督办系统部署视频会
11月27日,国资委组织召开视频会议,就建设运行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在线督办系统进行动员部署、提出工作要求。国资委党委委员、秘书长彭华岗指出,在线督办系统是跟踪了解中央企业改革进展情况的重要平台,是指导推动中央企业落实改革任务的关键抓手,有利于优化改革工作督查和考核评价方式。国资委有关厅局和中央企业要建立健全信息报送体系和沟通协调机制,以更大力度和更快节奏推动中央企业改革三年行动落地见效。
7.第三届进博会央企“购物车”收获满满
11月4日至10日,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举办。在第三届进博会上,多家央企充分利用进博会这一全球盛会,优化畅通产业链供应链,签署多项合作协议,让中国市场成为世界的市场、共享的市场。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中央企业交易团团长任洪斌表示,中央企业要借助进博会等重要开放平台加强国际产业协同,要加强全方位开放合作,要加强对标世界一流,要加强与民营企业合作,促进上下游企业融合、大中小企业融通,共同为构建新发展格局贡献力量。
8.中国社科院国务院国资委联合组建国有经济研究智库
11月11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和国务院国资委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联合组建中国社会科学院国有经济研究智库,并举办首届国有经济研究峰会。国务院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郝鹏强调,国有经济研究智库的首要任务是高举旗帜,深入学习研究、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有经济的重要论述,重要责任是积极回答国有经济重大实践问题,学术使命是创新创造,不断作出国有经济理论新概括,共同建设国有经济学术体系、理论体系、话语体系。
9.国资央企248个定点扶贫县全部脱贫摘帽
11月23日,贵州省政府宣布9个县退出贫困县序列,这也标志着国务院扶贫办确定的中央企业和国资委机关帮扶的248个县等全国832个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全国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已经完成。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国资委和中央企业累计投入各类帮扶资金近千亿元、派出各类扶贫干部1万余名,在贫困地区不断加大电力、通讯、网络、交通等重要基础设施投资建设力度,有效解决了困扰群众多年的“行路难、吃水难、用电难、通讯难”等突出问题。
10.解决央企采购交易痛点难点 中资阳光采购交易平台成立
11月6日,中央企业采购工作推进会暨中资阳光采购交易平台成立大会在北京举行。中资阳光采购交易平台充分发挥混合所有制经济的体制机制优势,由中央企业、地方企业、民营企业三方股东出资设立。平台将聚焦服务中央企业及各类企业采购需求,通过打造集“基础采购交易、供应链管理、大数据咨询、金融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互联网采购交易平台,助推企业采购交易集约化、规范化、信息化水平提升。
(《国资报告》记者 王倩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