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发布  >  国资报告  >  重磅信息  >  2017·08·总第32期 > 正文
哪些央企拥有基业长青基因?

文章来源:《国资报告》杂志    发布时间:2017-08-21

7月11日,国务院国资委公布了2016年央企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A级企业的名单。

《国资报告》记者注意到,2016年的A级企业共51家,占央企总数的一半,比例达到历史最高。2015年,106家央企中,A级企业为46家。2004年的179家央企中,A级央企仅为25家。具体见表一:

表中可以看出,受经济形势波动的影响,2008年A级央企数量明显减少,2012年和2014年也有少许下跌。但总体来看,A级央企比例呈现逐年上升趋势。

此外,2016年B级央企42家,A、B两类企业占比在90%上下。C级央企9家,没有D级央企。

这两项变化可以从侧面说明,国务院国资委成立以来,中央企业的发展质量稳步改善,经营管理水平明显提升,一支能够代表国家参与国际竞争的企业队伍逐渐成型。

军工、能源、建筑行业企业占比较高

从行业分布来看,2016年的A级央企中,军工、能源、建筑行业入选的企业数量较多。

11家军工企业中,除中国航发刚成立,未参与此次评比外,航天科技、航天科工等8家入选,中国核建和中船工业没有入选。

能源央企数量最多,包括国家电网、南方电网,以及五大电力企业、三峡集团,和广义上属于能源企业的三桶油、神华、中广核、中国航油。其中,中国华能排名51。

当然,这也许与这两类企业数量本身较多有关。但是,从入选企业数量比例上来看,这两类企业仍然是最能出优秀生的梯队。

不过,并非先天出身好就不用后天努力。13年来,能源行业饱经沧桑,不少企业曾经进进出出。只有国家电网从未淡出。

近几年,中国基础设施建设四处开花,也带动了建筑类央企的快速发展。中国建筑、中交集团、中国铁建、中国中铁和中国电建均入选今年的A级企业。

三大电信运营商中,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入选。其中,中国移动是2016年的央企利润冠军,A级央企则排名第三。

翻阅历年的A级央企名单可以看出,中国移动一直排名靠前,2008年和2010年、2011年位居第一,排名最后的是2004年(19位),其他年份多在三甲之列。

13年来,同样排名一直靠前的还有国家电网。

今年的入选企业中,规模最小的,或许是属于科研院所类的武汉邮科院。这也是唯一入选的科研院所类央企。

入选企业中,名字最长的为中国通用技术(集团)控股有限责任公司。这也是最为低调的央企之一。

绝大多数新近重组央企入选

近两年,央企之间重组不断。重组效果如何?今年的A级央企名单中也可以看出一些端倪。

近两年重组的国机集团、中远海运、中粮集团、中国宝武、国家电投和中国建材等企业均在这份名单中。

受钢铁行业产能过剩的影响,武钢从2007年之后就告别了A级央企,之后更是连年运营困难。2015年,多年入选A级企业的宝钢集团也跌出榜单。中国宝武组建前亏损超过一百亿元。

截至2016年底,中国宝武实现利润70.2亿元,重新进入A级央企榜单。2017年上半年,该企业利润已达到86.6亿元,增幅接近100%。

中远海运的经历与此大同小异。2004—2007年,中远集团连续四年入选,其中三年高居前十。期间,中海集团也曾三次上榜。2008年后,受多种因素影响,中远集团陷入巨额亏损,除2010年短暂复苏,进入A级央企28名外,已从榜单中消失。

2016年年初合并后,中远海运进入了全新时代,当年实现利润160亿元,重回阔别多年的A级央企名单,位列37。2017年上半年实现利润超过100亿元,如无意外,2017年其在A级央企中排名将继续提高。

重组相对较早的中国中车则位居2016年A级企业第八名。

可见,对于产能过剩行业,或者外向型产业,重组整合确实有利于央企实力的稳步提升。

A级榜单变化见证结构调整,央企发展水平提升

国资委对央企展开考核的13年来,中国经济经历了从高速增长,到世界金融危机期间的短期下滑,再到进入经济新常态的巨大变化,中国的经济结构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主要分布在实体经济中的央企群体,其命运也在此过程中发生了巨大的变化,13年来的A级央企名单成为了这一变化的缩影。

《国资报告》记者对比发现,2012年之前,中国石化曾经累计8年位列A级央企三甲。中国石油则是累计7年。其中,2005年中国石油未进入A级央企,2008年两家企业排名均较靠后。2013年起,中国石化未再进入前十。

与之相对,中国海油在2010年、2011年位居第二,2013年、2014年位居第一。2015年、2016年先后跌到21位、40位。

2007年之前,武钢、鞍钢分别上榜四次,如今鞍钢已经消失多年;武钢与宝钢重组后,才又出现在这一榜单里。

同属冶金行业的中铝在2008年之前上榜四次,最高排名前五。至今尚未回归。

与他们相反,13年连续A级的招商局、国投在考核初期的排名并不靠前,但他们的表现非常稳定,最近这一次的考核中,已双双跻身前十。

从表二中不难发现,2004年的A级央企前十名,除军工企业外,基本集中在油、煤、冶金等资产较重、对资源依赖较强的领域。

2016年的前十名,则包括两家军工央企;三家产业多元化、具有投资公司典型特征的央企(招商局、国投、华润);以及电网、通讯、装备制造和一家建筑央企。

值得一提的是,如今的国家名片,多数是这10家央企生产的。比如中国中车的高铁;国家电网的智能电网;载人航天系列产品;5G技术等。

而招商局、国投的投资能力和水平,以及在新一轮国企改革中的表现,也让其成为了不少企业学习的重要对象,成为国资委资本投资公司试点过程中的样板企业。

由此可见,创新能力、转型意识,已成为如今的A级企业翘楚的最重要特征。

8家央企连续13年获得A级,激励效果明显

国资委考核央企13年来,有8家央企连续获得A级。他们是航天科技、兵器工业、中国电科、国家电网、中海油、中国移动、招商局集团、国投公司。

无论市场风浪如何起伏,这些企业始终保持着良好发展势头,而且没有出现过较大事故,无论是安全事故还是其他问题。

8家13A央企中,军工央企3家,其他分布在不同行业。从规模上看,除国投公司营收总额不足千亿元外,其他均是大块头。但国投的利润率非常可观:2016年收入984亿元,利润180亿元,同比增长9%;实现经济增加值61亿元,同比增长20%。

除招商局、国投公司外,其余6家13A企业均是世界500强成员,且排名均比较靠前。

按照招商局的体量,可以在世界500强中取得很好的名次,但由于其控股的招商银行参与了世界500强排名,所以招商局没有参与这一评选。按照之前的说法,招商局拟将自身打造成为“世界500强”的摇篮。

在今年的A级央企名单中,前七名除华润外,均为13A央企。此外,13A央企的兵器工业排名17,中海油排名则为40,较前几年明显下跌。

对于13A这一成绩,相关央企负责人及其干部职工十分看重。

《国资报告》记者了解到,13连A成绩公布后的第6天,中国电科召开工作会总结成绩、分析形势、部署任务。中国电科董事长熊群力表示,13连A的荣誉“来之不易、弥足珍贵”,是国务院国资委对中国电科这些年来在国防现代化、国民经济信息化建设领域不懈努力的肯定,也是全系统在集团公司党组的坚强领导下,广大干部员工攻坚克难、顽强拼搏的结果。

国投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王会生表示,国投人面对荣誉不自满,面对成绩不懈怠,面对困难不气馁,才斩获了这一殊荣。同时,他提醒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王会生要求,在成绩面前要不骄不躁,要继续“保持勇于改革的朝气,坚持不断创新的锐气,秉持破旧立新的勇气,弘扬清风廉洁的正气”,“初心不改,笃定前行”。

一批央企具备基业长青基因,原因何在?

今年的A级央企名单中,有几家是累计12A,比如中核集团除2004年外,每年都是A级;华润则是在2013年落选了一次;中交集团因2005年才重组设立,未参加第一次评选。

国电集团也是累计12A——2008年的A级央企评选中,受大环境影响,5大发电公司集体落榜。

所以,为了规避偶然因素对考核结果的影响,国资委同时开展三年任期考核,可以简单理解为取三年成绩平均数考核。截至2016年,共有四次任期考核。有18家央企连续4个任期获得A级,除上述8家外,还有中核集团、中航工业、中船重工、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建筑、国电集团、华能集团、华润集团、中交集团。

这18家央企,堪称央企队伍中发挥稳定的优等生,已经完全具备了基业长青的基因。

此外,记者统计发现,累计上榜超过10次的央企还包括神华集团(11次)、南方电网(11次)、兵器装备(11次)、航天科工(10次)、三峡集团(10次)等。

当然,除此之外,一些央企因为成立时间较晚,或是划转国资委较晚,没能参加前几年A级央企的评比。但事实上,他们也完全具备与这18家央企一争短长的能力。

这18家央企中,除中交集团是国资委管理主要负责人的央企外,其他17家均为中组部管理主要负责人的央企,也就是人们所谓的“副部级”央企。包括那些连续10次以上的,也多是这一阵营的央企。

上述这些已具备基业长青基因的央企,分布在军工、能源、建筑、投资等领域,他们是如何在风浪起伏中稳坐钓鱼台的?

各家央企的感悟或许不同。但是,在13A央企中,国投、招商局的经历值得一提。

作为两家在充分竞争行业中立足的央企,这两家企业在国资委考核初期,基本位于A级央企队尾。但是,这几年这两家企业始终保持了高速发展的态势,在A级央企中排名不断向前。今年已双双跻身前十。

“首先,能够取得这一成绩,并非一日之功”。王会生分析说,这离不开国投组建以来的持续积累,离不开国投一批批老同志的长期付出。

“其次,国投一直不自满,始终找不足”。王会生表示,具体到实践层面,应该得益于国投始终坚持的四大理念:战略超前、管理有效、结构合理、以人为本。“战略超前是我个人感到最自豪的事。这些年国投的大战略,大半跟国家要求不谋而合”(具体内容见《国资报告》2016年12期封面报道)。

招商局董事长李建红的心得则是稳健发展、均衡发展。“招商局这艘船越来越大,体量大、影响大、惯性也大,驾驶这艘船,首先要稳”。“做好风险控制,比短期赚钱都重要”。

招商局总经理李晓鹏补充说,“决不能在高速发展中失掉内部管理的根本。”

《国资报告》记者了解到,十多年来,招商局始终严控债务率水平,确定整体负债不超过60%,有息债务率不超过40%(《国资报告》将于近期推出深度报道,揭秘招商局传奇)。

行稳致远。正是这种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风险意识,让国投、招商局在各种挑战面前保持了强大定力,企业始终行驶在健康的航道上。

当然,仅有风险意识,还远远不能让企业基业长青。锐意进取的改革创新精神和能力也相当重要。

以中国电科为例,这家大众相对陌生的军工央企多年来持续推进思维方式、组织方式、工作方式转变,形成了军工电子、民品产业、国际化经营、科技创新、资产经营和资本运作五大业态,利润总额位居军工央企前列。

在此基础上,熊群力提出,“创新是中国电科发展的源动力和生存之道,只有持续深化改革才能不断激发自身活力。”他认为,只有坚持改革创新,才能“确保在国资委中央企业经营业绩考核中继续获得A级不动摇”。

当然,基业长青的企业成功原因很多,三言两语难以尽述。为此,《国资报告》将陆续推出央企“基业长青”系列报道,敬请关注。(国资报告记者 刘青山)

打印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