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发布  >  国资报告  >  重磅信息  >  2018·05·总第41期 > 正文
周志亮:占领世界高铁列控技术的制高点

文章来源:《国资报告》杂志    发布时间:2018-06-11

占领世界高铁列控技术的制高点

对话中国通号党委书记、董事长周志亮

高铁是中国的国家名片,而高铁列控技术是高铁的“大脑和中枢神经”,是中国高铁三大核心技术之一,具有技术含量高、系统复杂、掌握难度大等特点,一度被全球极少数跨国公司所垄断。

经过几年艰苦奋斗,中国通号已经实现了我国高铁、地铁全套列车控制系统技术的完全自主化和产品的100%国产化,且技术水平稳居全球领先水平。

中国通号是如何占领这一技术制高点的?近日,《国资报告》记者采访了中国通号党委书记、董事长周志亮。

国资报告:当前,中美贸易摩擦尤其是中兴芯片事件再次引发了大家对中国实业自主创新能力的高度关注。这是否对中国通号有所影响?中国通号目前的自主创新水平如何?

周志亮:这对中国通号的影响不大。

作为保障国家轨道交通安全运营的核心企业,中国通号从2005年起开始布局高铁相关业务。2013年起,中国通号在此前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基础上,开始了高铁列控技术的完全自主创新,2015年完成了核心芯片的研发制造。经过2.5万公里高铁的运行检验,我们的自主芯片不仅完全能够实现对进口产品的替代,而且在主要技术指标上高于国际同行。我们可以自豪地说,中国通号已经走在了世界同行的最前列。

当前,我们确实还有一部分进口产品,但已经从之前每年的5亿多元下降到了3000多万,并且这些产品均是国际通用产品。应该说,在这一部分产品上,我们掌握着主动权,不会被哪个国家哪家企业掣肘。

国资报告:结合中国通号过去几年的经历,请您谈一谈自主创新过程中面临的具体压力,以及中国通号在实践中摸索出的应对办法?

周志亮:对于应用领域来说,自主创新是一个十分艰苦的过程。对于中国通号来说,这个过程就显得更加艰难,我们的研发人员在此过程中做了艰辛的探索。

高铁每列车有上千人,控制系统设备的生命周期长达10-18年。对于高铁这种高速行驶的交通工具来说,安全是其所有研发工作的核心,也是中国通号信号控制系统科研人员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中国通号的创新,是先确立明确的方向,即为国家和民族提供完全独立自主的高铁列控系统,基于此,我们在全系统集聚了超过3000人的高端研发团队,组成高铁C3列控系统、地铁CBTC列控系统等自主化攻关团队,坚持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技术路径,通过3年顽强拼搏,走完了国外几十年才能走过的研发道路。实现了我国高铁、地铁全套列车控制系统技术的完全自主化和产品的100%国产化,完成了轨道交通五大核心自主技术的重大突破,从根本上保障了国家铁路建设和运输安全,为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和高铁“走出去”提供核心技术支撑。

在创新的过程中,中国通号注重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的结合。一是通过改革优化研发人员的薪酬待遇分配机制,执行了按劳分配与按能分配相结合的办法,既考虑了市场标准,也结合了行业特点。应该说,这种分配机制对研发人员积极性和创造性起到了很好的调动作用。

二是发挥党建的优势,实施全方位的精神激励,明确把高铁列控技术创新上升到打造民族品牌的高度,同时,在劳模、优秀党员、优秀基层党组织等评选方面,向科研人员倾斜,事实证明,这对科研人员的激励效果更为明显。

值得一提的是,我们的创新是创造性创新,不是复制更不是有些人所谓的剽窃。得益于中国的广阔地域和复杂气候条件,我们已经掌握了高原、高寒、高温等复杂气候、地理条件下的技术适应性问题。

正是基于这样的自信,我们向阿尔斯通等国际同行开放了实验室,一方面便于交流,另一方面我们也借此机会展示中国的高铁技术,同时避免知识产权纠纷,更好地在国际上推广中国的技术和标准。

国资报告:前不久的博鳌论坛上,习近平主席提出,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中国继续深化改革开放的决心不会动摇,中国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中国通号目前的国际化水平如何,下一步中国通号将如何尽快落实习主席的要求,在开放方面拿出新的规划?

周志亮:作为中国高铁“走出去”联盟的重要一员,中国通号在国家有关部门牵头下,参与了印尼雅万高铁、巴基斯坦拉合尔橙线、印度铁路货运改造项目、肯尼亚蒙内铁路等,推动中国高铁及全套技术标准走出去,向世界展示“中国高铁”靓丽的国家名片。

与其他央企相比,中国通号的国际化起步较晚,程度也偏低。这是因为,在我们没有掌握核心技术之前,是不可能走出国门的。

2016年起,我们的自主创新技术和产品经过国内市场充分检验后,中国通号迅速开始了国际化布局。目前,我们的国际化业务每年都会有3-4倍的增长,已覆盖了28个国家和地区。不过,这一速度还要继续加快。

下一步,中国通号将积极推进“大海外”战略、不断提升海外业务能力,通过完善海外经营管理体系,拓展海外经营合作平台,推动海外项目承揽能力进一步提升。具体来说,2018 年要重点跟踪俄罗斯莫喀高铁、马新高铁、英国高速铁路二号线等项目进展,力争在项目承揽上取得突破;加大海外合资合作力度,通过股权合作、跨国收购、合资经营等模式,有选择性地并购具有技术优势、市场拓展优势的海外企业,快速进入当地市场;加大海外人才引进培养力度,完善与工作业绩、岗位属性、工作地点等相匹配的薪酬激励制度,有效调动海外经营人员工作积极性、主动性。

国资报告: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是当前央企共同的奋斗目标。在您看来,这一目标的具体内涵是什么,中国通号距离这一目标还有哪些不足,制定了怎样的发展奋斗规划?

周志亮:“世界一流”有着丰富的内涵,包括技术、市场、管控和社会贡献度等一系列指标。

目前中国通号的技术已经达到世界一流,并且是全球最大的轨道交通控制系统供应商,相关的营业收入和市场占有率排名世界第一。未来,我们要继续创新经营方式,提升企业效益,增加对股东贡献,进一步改善员工待遇。我们要“蹄疾步稳”地推进企业改革——实际上我们科技创新也一直秉承了这一原则。

当前,中国通号比较紧迫的任务,我认为一是要继续保持高铁、地铁列控技术在全球范围内的领先优势和引领势头,二是要探索已经掌握的人工智能等尖端技术在其他领域的应用与推广,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孵化相关多元产业,对企业不断做强做优做大起到辅助和避险作用。(国资报告记者 刘青山)

打印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