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发布  >  国资报告  >  重磅信息  >  2018·06·总第42期 > 正文
改革创新 争创世界一流综合性建设投资集团 对话中国电建党委书记、董事长晏志勇

文章来源:《国资报告》杂志    发布时间:2018-07-23

党的十八大以来,作为全球规模最大、产业链最完整的电力建设企业,中国电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电建)积极投身“一带一路”建设,致力打造“风险共担、成果共享、合作共赢”的全球生命共同体。

截至今年5月底,在“一带一路”沿线65个国家中,中国电建在其中42个国家设有150个代表处或分支机构,执行1311个工程项目合同,合同总额约4900亿元人民币,累计完成营业收入约1200亿元人民币,合同存量约2553亿元人民币。

近日,中国电建党委书记、董事长晏志勇在接受《国资报告》记者专访时表示,在新时代背景下,中国电建正全力推动公司开启新征程、实现新发展,深度参与“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努力建设成为世界一流的综合性建设投资集团。

新的理念带来新的变革

国资报告:请简单介绍一下中国电建是一家什么样的央企?近年来的发展情况如何?

晏志勇:中国电建是2011年重组的一家央企,是我国唯一提供水利电力工程及基础设施规划、勘测设计、咨询监理、建设管理、投资运营为一体的综合性建设集团。可以说,中国电建是伴随着中国电力的发展,特别是水利水电高速、世界级的发展而生的。

在电力方面,特别是水利水电方面,中国电建拥有着世界领先的技术和能力,现在在全球拥有各类型的水利水电工程,代表着世界级水平的都在中国,中国所有的大江大河的规划研究是出自我们手, 80%多的大中型水电站的设计,65%以上的建设是我们所承担的,这是中国电建引以为豪的。

2017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中国电建以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和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为动力,认真落实国务院国资委的各项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扎实推动落实公司“十三五”规划和“12358”战略方针,紧紧围绕加强党建、深化改革、精益管理、提质增效等中心工作,因势利导,攻坚克难,较好完成了全年改革发展党建的各项任务目标。

中国电建连续五年获评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A级企业;在《财富》世界500强企业排名大幅提升至第190位;ENR全球工程设计企业150强第2位、全球工程承包商250强第5位;进一步彰显了公司的行业领导地位和品牌价值。

国资报告:根据您的介绍,中国电建在水利水电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而随着新形势的发展,是否也遇到了新的发展难题?

晏志勇:当前,我们国家的电力建设进入到一个新的调整时期。按照新的五大发展理念的发展方向,国内燃煤电站几乎是全停了,水电的开发也已经剩下不多了。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引以为豪的在世界上领先的能力,就面临着市场这个问题。

这不是我们想不想改的问题,而是必须要改。中国电建重组以后,我们一直坚持以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要把中国电建建设成为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的质量效益型企业,所以以这个战略为目标,我们正在推动一系列的改革。

改革涉及到方方面面,包括机构的调整,人员职位的升降,可能更多的还有深层次的调整,比如,我们要树立一种新的理念。可能后者的改革难度仍然非常之大,原来我们水利水电这种大型工程,国家都有计划和安排,我们的力量也很强,这几年也按照改革的理念和构思,汇集到哲学的三大终极问题,我是谁,从哪来,到哪去。

我们伴随着我国的水利水电的发展而来,拥有世界一流的技术和能力。可以这么讲,在基础设施行业,水利水电工程是非常难的,我们所拥有的技术,可能为其他行业解决一些问题,或许还能推动一些转变,比如地铁、深隧、地下管廊等,对于处理这些复杂问题我们得心应手。

所以,不要只是局限在水利水电,你的服务领域更大,关键是怎么样去适应新的领域的需求。所以,我们要从理念上进行转变,认清中国电建的核心竞争力,在规划设计、施工建造和投资运营等方面。

经过理念的转变,近年来,我们发挥自身的优势,像比如深圳的茅洲河,很有名的臭水河,我们发挥优势进行创新,模式上进行大胆的改革,包括规划设计有了很大的突破。中国电建在国内对一些大河整体进行处理,这些理念是崭新的,通过对水环境的治理来修复水生态,为现代城市的发展释放或者创造新的空间。

这种理念变化带来新的变革。中央企业、国有企业也好,包括我们新的民营企业也好,都面临着很多的改革,然而,最重要的改革的话,习近平总书记讲的很清楚,“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通过质量变革、效率变革以及动力变革,永远没有落后的产业,只有落后的企业,为什么?不改革不创新就跟不上,肯定会落后。

绝不能“穿旧鞋、走新路”

国资报告:除了理念的变化还有把握住市场,中国电建还有哪些新的增长点?

晏志勇:简单的讲,我们的规划设计、项目建设,能够给与社会和人民有着更符合新发展理念、追求美好生活的新的感受或者新的体验,这可能就是我们未来的增长点。

十八大以来的经济领域的深化改革,比如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我们自己就强调,中国电建是改革的对象,“不平衡、不充分”在中国电建的产品上就有所体现。

我们最近也在讲,随着现代信息化技术的迅猛发展,我们也在思考,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挑战,也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机遇。我们从事的地下工程等大的工程,是绝对不允许有生命周期的,必须永远健康。所以我们就在思考,如何结合现代信息化技术,包括大数据、云计算等,给我们提供了工具或者理念,进一步使我们能给社会提供更好、安全、环保和协调的产品。

我的理解,简单来讲两句话,人无我有,人有我能。对于未来发展的新的经济增长点,我们比较有信心。中国电建要牢牢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加快完善创新机制,形成强大的创新能力,助力世界一流的综合性建设投资集团战略目标的实现。

国资报告:中国电建近年来在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情况如何?您曾提出,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绝不能“穿旧鞋、走新路”。这句话该如何理解?

晏志勇:截至今年5月底,在“一带一路”沿线65个国家中,中国电建在其中42个国家设有150个代表处或分支机构,执行1311个工程项目合同,合同总额约4900亿元人民币,累计完成营业收入约1200亿元人民币,合同存量约2553亿元人民币。

中国电建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绝不能“穿旧鞋、走新路”,不能只是为了获得项目建设或投资,而必须以能更好履行“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使命为目标,以新的理念、新的方式参与“一带一路”建设。

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政治经济发生深刻调整变化,世界各国普遍面临经济持续增长难题,以实施“一带一路”建设为契机,开展跨国互联互通,提高贸易和投资合作水平,推动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本质上是通过提高有效供给来更好满足已有的需求并催生新的需求,由此形成新动能,推动实现世界经济再平衡并推动经济全球化更好发展。

基于“一带一路”建设具有“形成新动能,推动实现世界经济再平衡并推动经济全球化更好发展”重要使命,所以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一个个项目的建设。因此,中国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绝不能“穿旧鞋、走新路”。

当前,中国电建创新提出并很好实施“高端切入、规划先行,技术先进、质量优良,风险可控、效益保障,开放合作、互利共赢”的新理念、新方式,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取得了很好的实效。

不忘“走出去”的初心

国资报告:中国电建是如何以新理念、新方式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

晏志勇:第一,高端切入、规划先行。“一带一路”沿线的一些国家因经济发展落后,大多会在严重短缺的情形下急于应急建设,因缺乏统筹规划,可能因当前的应急不当而给未来可持续发展造成重大损失或重大障碍。中国电建摒弃了只为获得可行的工程项目的传统理念和方式,发挥先进理念和先进技术的优势,主动甚至免费为有关国家提供咨询服务,为其研究编制国家或区域的有关发展规划,更好促进当地经济、社会、环境统筹协调效益。

第二,技术先进、质量优良。在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中,中国电建集团坚持“技术先进、质量优良”这一般性原则赋予了新理念、实施了新方式,即以经济、社会、环境可行为前提,以确保项目安全可靠为目标。如项目的质量、安全、环保的标准,如果项目所在国家有标准且高于我国标准,执行该国标准;如果该国没有标准或其标准低于我国标准,在征得该国政府同意后执行我国标准,在执行我国标准时还必须注意要遵守该国的民族宗教文化。

第三,风险可控、效益保障。在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中,中国电建集团不仅仅研究企业自身的风险和效益,还要注重研究项目所在国的风险和效益;不仅仅研究经济的风险和效益,还要注重研究社会、环境的风险和效益。如在投资建设一沿线国家整条河的流域梯级电站中,我们主动发挥先进理念和先进技术的优势,对规划进行了调整,既能很好满足该国电力发展需求又能尽量减免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尽量减少占用土地特别是耕地,尽量减少原居民的搬迁,同时利于水电站能很好发挥效益为目标,得到了该国政府和人民的高度赞扬。

第四,开放合作、互利共赢。中国电建深刻认识并推崇和遵循“一带一路”建设是“源于中国但机会和成果属于世界”,因此在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中奉行“开放合作、互利共赢”的新理念和新方式,而不是自恃优势追求赢家独赢。

国资报告:中国电建的开放合作体现在哪些方面?在您看来,在新时代背景下,面临着新的国际局势,中国企业如何更好地走出去?

晏志勇:中国电建与跨国企业一起打造了“共赢竞合”新模式,构建了良好的全球生态网络,并且开展了深度合作。

一是与跨国银行、多边金融机构等建立了紧密的银企合作伙伴关系,扩大融资渠道,为业主提供高附加值的融资解决方案;二是与著名设计商、设备供应商、物流商、咨询机构合作,强化工程设计与服务能力;三是与当地业主、投资商、承包商等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四是与本土上下游企业和竞争对手广泛合作,形成本土竞争联盟、利益与生存共同体。

在新的国际局势背景下,实际上,不仅仅是中国企业,包括全球的企业,要走出国门,进入全球市场,都有几个基本问题要思考,走出去是为了什么?凭什么走出去?怎么走出去?这三问题非常重要。

你的初心是什么?我们过去中资企业的教训,只看到满地都是黄金,仿佛什么都能干,结果干砸了。中国电建一定要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的号召,坚持基础性、原生性的初心,进一步加强全员意识并严格执行。

不忘初心,随着我们理念的更新、文化的进步,无论是多么大的艰难险阻,只要我们愿意扑下身子、砥砺前行,凭借中国人的智慧,总会有办法。(国资报告记者  任腾飞)

打印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