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发布  >  国资报告  >  重磅信息  >  2018·08·总第44期 > 正文
马胜利:国企承包第一人

文章来源:《国资报告》杂志    发布时间:2018-10-19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回顾上世纪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大潮涌来,多少人不甘于命运随波浮沉,不惜冒着巨大风险,掀起一朵朵浪花。这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就有被称为“国企承包第一人”的马胜利。

自荐当厂长、探索集团化……马胜利一边书写着人生传奇,一边客观上为国企承包制试错,也让这个名字与改革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

小小生意经

一个人成年后的行为逻辑,并不是无章可循。马胜利后来的过人胆识和销售能力,就与其童年密不可分。

1939年秋天,马胜利出生在保定清苑县头抬村一所不起眼的农舍里。儿时的饥饿和贫穷,一直存在于马胜利的记忆里,挥之不去。

马胜利属虎,满月后,家人给他起了个名字叫“虎子”。一直到1945年抗战胜利后,该入小学时,才又重新取了“胜利”这个名字。他的父亲给人做饭为生,母亲走街串巷做些小生意。

虎子5岁那年,母亲将煮好的山药放在篮子里,一只手挎着,一只手牵着他,娘俩在街上不停地叫卖。等晚上回到家一数,赚了两三角钱,俩人乐得合不拢嘴。

这一晚,虎子做了一个梦,一个用智慧和汗水改变命运的梦,里面有白面馒头、油炸花生米,还有大楼房。虎子把这个梦讲给了比自己大一些的小伙伴听,却被对方嘲笑“半夜娶媳妇——净想美事”。

虎子并没有往心里去,继续跟着母亲卖山药。后来,还卖过老玉米、糖葫芦等。生意虽小,却出奇地受欢迎。“东西要好,相信一定能卖出去,对买的人笑一笑,诚实讲信用”,这是虎子总结的“生意经”。

后来,长大后的马胜利接触到了一些关于销售的书籍。他发现,自己儿时做小买卖的“生意经”,其实蕴含了成为一名优秀推销员所必须具备的一些素质。

许多人报道说,马胜利进入石家庄造纸厂当了销售科长,是他经商的开始。马胜利却认为,小时候跟着母亲一块卖山药,才是真正的起点。

“经商的成功,除了必不可少的专业知识外,其他方面的素质往往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马胜利认为,人的认识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想做买卖就能做成买卖,一下子能成为企业家的。

马胜利很感激母亲对自己的熏陶和教育。在他看来,这是他后来跨进企业大门励志经商,并且敢冒风险第一个承包国有企业的底气和动力。

自荐当厂长

上世纪80年代初,农村已开始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但在城市,经济改革并未真正破局。和几乎所有的国营大厂一样,当时马胜利供职的石家庄造纸厂,仍在计划经济的道路上缓慢前行。

在漫长的岁月里,工厂只管生产,原料由国家供给,产品由国家包销,质量好,上级会给点奖励、发个奖状,质量粗劣,国家也照收不误。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经济体制有了变革,国家不再包销售。由于没有建立自己的销售渠道,这家年产量不到1000吨卫生纸的造纸厂,仓库里却积压了900多吨。

面对这一窘境,胆大心细的马胜利,向厂长自荐当起了销售科长。凭着对市场的敏锐直觉,不到3个月,他就将这积压的卫生纸销售一空。这次“牛刀小试”,进一步增强了马胜利对自己销售能力的信心。

1984年,国有企业承包制进入探索时期。当时,国家给这家厂子下达了年利润17万元的任务。虽然这是一个有着800多人的大厂,但由于已经连年亏损,厂领导不敢接下来。

得悉这个情况,本就“不安分”的马胜利再也坐不住了。他用一个令人错愕的举动,为自己45年的平凡人生,加上了非凡的注脚。

在一个百花吐艳的春日,已经对改革有所思考的马胜利,在石家庄造纸厂大门前贴出了一张《向领导班子表决心》的“大字报”:我请求承包造纸厂!承包后,实现利润翻番!工人工资翻番,达不到目标,甘愿受法律制裁。 

在“大字报”的两旁,马胜利还配着一副对联:“大锅饭穷途末路,铁饭碗日薄西山”。

在此之前,马胜利曾多次向厂领导进言改革,却事与愿违。可想而知,此次激进的方式,更被厂领导解读为要“夺权”,于是,马胜利的科长职务也随之被免。

半个月之后,事情迎来了转机。当时的石家庄市长了解到相关情况后,带领160多人在造纸厂召开了“答辩会”。

面对现场众多或好奇或质疑的眼神,马胜利侃侃而谈。对于如何实现自己的豪言,他给出的办法是,通过“三十六计”和“七十二变”,对外搞活经济,对内从严治厂,关心群众生活……并且宣称“把17万掉个个,实现利润70万”。

经过答辩,马胜利通过了考验,市长一行人对马胜利的经营策略表示认可。1984年4月19日,上级正式下文,造纸厂举行了隆重的承包签字仪式,马胜利正式成为中国国企承包第一人。

“马承包”成名

1984年10月,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提出要实行厂长(经理)负责制。这为马胜利履职创造了政策环境。

作为一厂之长,既要管物,又要管人,需要的是综合能力。在当销售科长及任厂长之前,马胜利干了好一阵子的供销员。那一段工作经历,让他对市场、客户、产品等,比少年时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为他当厂长打下了基础。

当上厂长后,马胜利启用了一批能人,并且运用各种方法充分调动了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同时,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获得了广大职工的支持。

在产品结构方面,马胜利认为,市场需要什么,就生产什么。根据市场需求,他把原来的家庭用的“大卷子”卫生纸的规格变成了六种,颜色也由一种变为三种,还研制出“带香味儿”的纸巾。

在降低成本方面,马胜利用1吨不到100元的价格,向农民收购大量的旧被套,来获取用来造纸的纤维。仅仅靠这种办法,就把原料成本一下降低为原来的十分之一不到……

马胜利走马上任以后,还做了很多新鲜的东西:现在饭店厨师戴的那种白色的帽子,是他发明的;女性用的卫生巾,以前辞典上没有这个词,也是马胜利搞起来的。对此,有人对他的评价是“一个很有商业头脑并不断创新的人”。

在马胜利承包之前,石家庄造纸厂从1981年开始,不但连续3年没有上缴一分钱,国家还倒贴了10万元。马胜利承包之后,通过采取一整套措施,令造纸厂焕发活力,取得了立竿见影的效果。

承包的当月,造纸厂就实现利润21万元,他随即把承包的目标提高到140万元,到年底超额完成指标。1985年,造纸厂实现利税280万元,比1984年翻了一番。1986年,在原材料价格大幅度上涨的情况下,造纸厂仍完成上缴利税320万元。承包第四年,利润增长了21.9倍。

在这期间,有一个小插曲。1986年,马胜利在厂门口竖起了一个1.5米高的大牌子,上面写着“厂长马胜利”。这在当时的国有企业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但是,因为他是马胜利,所以并没有人觉得不合适。

随着企业的经营效益不断提高,“马承包”的知名度也在不断上升。1985年7月26日,全国的很多报刊都刊登了新华社的通讯,题目是《时刻想着国家和人民利益的好厂长马胜利》。此后接踵而至的,是各种荣誉。

1986年年底,马胜利获得“勇于开拓的改革者”称号;1987年,马胜利被评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科学技术专家;1988年,马胜利和鲁冠球、汪海等20人荣获中国首届企业家金球奖;1986年和1988年,马胜利两次获得五一劳动奖章……

用现在的话说,“马承包”真真正正地火了。

                   

折戟“集团化”

在不断收获荣誉的几年中,马胜利频繁出现在各种座谈会和讲座上。他提出的“三十六计”和“七十二变”承包思路,一时间成为许多亏损国企追捧的灵丹妙药,被认为是“一包就灵”。

在企业“求承包”的呼声下,马胜利面向全国,开始了大范围承包之路,决心承包100家亏损造纸厂企业。

从1987年11月中旬开始,在短短两个月左右的时间里,马胜利转战十余省市,突击承包了27家造纸企业。1988年1月19日,“中国马胜利造纸企业集团”成立。

至此,马胜利正式组建了他的纸业“托拉斯”。这也成为他人生的另一个转折点。只不过,这一次的轨迹是下行的。

从1989年下半年,盲目扩张带来的诸多问题开始暴露。1990年石家庄造纸厂亏损300多万元;1991年5月,马胜利造纸企业集团解散;1994年,竖在石家庄造纸厂门口的那块“厂长马胜利”的牌子被勒令拆除;1995年,时年56岁的马胜利被免职退休。

免职后的马胜利曾经痛定思痛,总结了自己的“十大失误”,包括骄傲自满盲目扩张、派驻员工却失于管理、疲于作报告错失发展良机、缺乏持续不断的创新等。

此后,马胜利在石家庄火车站附近开过“马胜利包子铺”。他的一位旧部与几十名下岗职工又组建了一个造纸厂,让马胜利承包。但是这家企业几年后便消失了。

2004年,马胜利等10位“中国首届优秀企业家”称号获得者齐聚杭州西湖论剑。聚会之后,马胜利曾加入双星集团一段时间,很快便又悄无声息了。

虽然事业最后以失败告终,直至暮年,马胜利仍坚持认为,并不后悔当年承包国企的选择。 

“改革,不是自己想怎么着就怎么着,要不怎么叫改革?”在马胜利看来,改革必定要触动一些人的利益,那么这些人就肯定不会让你好过,总会想方设法维护自己的利益。

经历过风风雨雨的马胜利也曾经思考,如果自己当初没有走自荐当厂长那一步,或者自荐后没有当上厂长,仅止步于销售科长,又会如何?

他的答案是,二者之间并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只要认真学习,掌握党的方针、政策,从本企业实际出发,创造性地工作,那么,无论他是销售科长,还是厂长,都将无愧于时代。

晚年的马胜利归于沉寂。在石家庄一处回迁楼里,一住就是十多年。2014年2月6日晚,马胜利因病在家中去世,享年76岁。当天,石家庄的上空飘起新年第一场雪,向这位传奇老人表达最后的敬意。(国资报告记者  任腾飞)

打印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