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库  >  新时代 YOUNG起来  >  青春·印迹 > 正文
我和我的特高压北京东站

    发布时间:2019-04-29

在2018年平遥国际摄影节上,“廊坊40年影响志”主题摄影展盛大开幕,一幅代表电力行业建设成就的照片吸引了观展人的目光。

说明: 说明: C:\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新建文件夹\01-IMG_7767a.jpg

它是我在2016年5月20日特高压北京东站(现更名为特高压廊坊站)启动前夕拍摄的,当时我站在41米高的1000千伏构架上,全站灯光亮起,与晚霞交相辉映。

说明: 说明: C:\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新建文件夹\02-邹明摄影-2016年5月29日北京东1000千伏变电站夜景.jpg

每次翻看特高压北京东站的照片,我的心里总是涌起一缕柔情,仿佛青梅竹马的老友。从2014年8月到2016年7月,两年的时间,我和他“约会”了100多次,为他拍了10000多张照片。

说明: 说明: C:\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新建文件夹\20160526邹明照片.jpg

特高压北京东站,全称北京东1000千伏特高压变电站(现更名为特高压廊坊站),是锡盟-山东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输变电工程的枢纽变电站,位于我的家乡河北省三河市,北京市区以东70公里,占地208.6亩,建筑面积4358平方米,总投资26.79亿元。他的建成投运大大加强了京津冀电网主网架,承担将锡盟电力接力送至济南的重要作用,同时有效缓解京津冀地区供电紧张局面,对改善首都地区空气质量发挥了巨大作用。

说明: 说明: C:\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邹明特高压照片\邹明摄影-20160515北京东站全景.jpg

2014年8月15日,他还没有“出生”,我作为国网冀北三河市供电公司的通讯员,第一次跟随属地协调人员拍摄并核对站址的位置,当时那里还是一片绿油油的玉米地。之后我一直跟拍属地协调工作的进展,不论是最初的“四通一平”工程开工,打试验桩的18个寒冷的日夜,还是艰难的3次进场,我都参与其中并记录下来。正是这样的经历让我对他有了深厚的感情,同时心中充满了电力人对重大工程的自豪之情和摄影人对壮阔场景的满腔热爱,所以摄影包再沉也不觉得累,酷暑和严冬也不能阻挡我的步伐。从2015年5月30日全面开工,直到2016年7月31日正式投运,我坚持每周去看他,拍摄他成长中的点点滴滴,尽力去捕捉工程的每个重要节点,去记录每名建设者。因为我相信,我拍摄的就是历史。

说明: 说明: C:\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邹明特高压照片\邹明摄影-2015年10月27日,北京东站500千伏构架全部吊装完成。2.jpg

特高压北京东站是落地冀北区域的首座特高压变电站,他的建设创出了很多冀北电网乃至全国电网之最。

他是世界首座抗震设防烈度为9度的特高压变电站,1000千伏进出线主构架由10座构架柱和6根横梁组成,钢材总重量600吨。单根横梁跨度49米、重27吨、离地高度41米,创冀北电网变电站之最。特高压北京东站最主要的设备要数1000千伏变压器,一期建设2组3000兆伏安变压器及备用相一台。变电容量、尺寸、重量在当时均为全国最大,运输重量、长度、协调难度和环节复杂程度均创冀北电网建设之最。特高压北京东站占地面积最大、最昂贵的电气设备是1100千伏GIS。它是我国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端产品,取得了国产开关设备自主化研制的重大技术突破,代表了我国电力设备的最高水平,所有技术均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回忆那两年的时间里,我看着这座冀北电力人建起的首座特高压变电站从呱呱坠地,一天天慢慢长大,长成了一个健壮伟岸的青年,心中充满了自豪感。而我也和他一同成长,并在这里收获了很多第一次。

说明: 说明: C:\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新建文件夹\邹明摄影-2015年9月22日,北京东1000千伏特高压变电站1000千伏构架第一榀横梁起吊。.jpg

第一次爬上41米高的1000千伏构架横梁,是拍摄横梁吊装。从来没有爬过这么高,开始还真有些害怕,可之后一发不可收拾,几乎每次来都要爬上去,因为这里有拍摄全站美景最好的视角,只是要背着沉重的摄影包,每次爬完后背都要酸痛几天。

说明: 说明: C:\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新建文件夹\邹明摄影-20150925第二榀横梁吊装 119a.jpg

第一次站在吊车臂顶端的小斗里升到30多米高拍照,是拍摄500千伏构架横梁吊装。小斗随着我和施工人员的动作摇晃,我的小心脏也跟着一起摇晃,风大的时候小斗摇晃的愈加厉害,心跳都到了嗓子眼,这种恐惧一直没有克服。

说明: 说明: C:\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新建文件夹\09-DJI_0087_副本.jpg

第一次进入1100千伏GIS移动无尘装配车间拍摄,是GIS组装的第一天。GIS设备在安装过程中采用具有全球领先水平的可移动无尘装配车间,满足现场五级防尘要求,工作人员必须更换全套无尘服后方可进入车间进行安装。对接前,工作人员严格测量温湿度和粉尘度。安装过程中由专职人员进行3次点检确认,确保产品内部无异物。我在过渡间穿上防尘服,套上鞋套和头套,然后再经风淋室风淋后进入车间。这么高的环境要求我从没有经历过。

说明: 说明: C:\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新建文件夹\邹明摄影-2016年3月25日,北京东站1100千伏GIS串内一次安装完成。.jpg

第一次拍摄号称“巨无霸”的重达380吨的主变,还有近百米长的全国最长的运输车,是首台主变进站那天。让我至今记忆犹新的是,当运输车分体转弯缓缓开入进站路的时候,我站在吊车的小斗里从30米高的空中清楚的看到,清新的空气从北往南荡涤着雾霾,一群鸽子在空中飞过。那一刻我相信特高压将为环首都地区带来更清洁的能源,更蔚蓝的天空。

第一次拍星轨是2016年4月8日深夜。在北京周边拍摄星轨并不容易,时间只有阴历月末月初那几天,要没有雾霾和云层的遮挡,还要等到周围村庄的灯光熄灭。清明时节终于赶上了晴空万里繁星满天的好天气,我一个女生在站外的野地里一边拍摄,一边看不远处的坟堆旁有人在烧纸,脑海里满是《鬼吹灯》的故事情节,那感觉真的很刺激。到凌晨2点,冷风在耳边凄厉地呼啸而过,我终于坚持不住,开着车一溜烟跑回了家。本想在站内再拍一次,可之后两个月的月底开车过去,老天爷都没再给我好天气。后来变电站周边种满了树,就再也没有机会了。

特高压北京东站的每次拍摄对我来说都是第一次,他让我成长,摄影水平也有了显著提高。我的照片还有幸获得了很多奖项。

说明: 说明: C:\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新建文件夹\14-邹明摄影-2016年6月1日北京东站投运前北京送变电公司的建设人员合影.jpg

现在,站在特高压北京东站安静的主控室向外望去,当初川流不息的参建人员的喧嚣,此起彼伏的机器的轰鸣,仿佛就在我眼前。我对这里依依不舍,留恋他蓝天下的宏伟,留恋他日落时的浪漫,留恋他晚霞中的绚烂,留恋他黑暗中的光华。我最留恋的,还是在北京东站认识的朋友们,我的每次拍摄都离不开他们的支持和帮助,也正是他们让工程建设创作出了奇迹。在工程开工时间比计划有所落后的情况下,他们一路贡献智慧,挥洒汗水,昼夜奋战,过关斩将,才令一座高质量的特高压变电站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矗立在京东大地。如今,朋友们早已奔赴远方,在祖国大地甚至世界各地开始了新的特高压工程建设,不知何时才能与他们重逢。

说明: 说明: C:\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新建文件夹\03-2016年5月26日北京东站全景.jpg

人生不只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很幸运,特高压北京东站,我的诗和远方,就在那家乡的田野。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三河市供电分公司 邹明)

【责任编辑:姚腾】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