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库  >  国资国企聚力决胜脱贫攻坚  >  先进引领 > 正文
中国移动段玉平把担当和作为留在羌塘改则

文章来源: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发布时间:2019-10-16

段玉平是谁?西藏阿里地区改则县的群众说他是扎根基层为民解困的好县长;贫困学生及家长说他是平易近人真诚友善的好心人;县里领导干部说他是忠诚担当苦干实干的好党员。

2016年7月,时任中国移动江苏公司连云港分公司纪委书记、副总经理的段玉平响应国家号召,前往西藏阿里改则县对口援藏,担任阿里地区行署副秘书长、改则县委常委、副县长。援藏三年来,他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苦干实干,把一名基层党员干部的担当和作为留在羌塘改则,受到当地干部群众的一致称赞。

一、把绿叶菜种上雪域高原

改则县平均海拔超过4700米,每年冬季长达8个月,有记录的最低温度达到零下40多度,空气中的氧气含量只有内地的60%,生存环境恶劣,是“三区”叠加地区(边疆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国家深度连片贫困地区)。

刚进藏时,高原反应折磨得他吃不好、睡不好,但为了肩负的使命,身体稍稍适应的段玉平立即开展调查研究,熟悉社情民情。走访中,他发现内地餐桌上常见的青菜,在改则县却异常“金贵”,原来县里的蔬菜都是从内地经拉萨转运几千公里运来的,冬季常常大雪封山,运菜的车子有时半个月都进不来,当地干部群众只能吃土豆、洋葱等根茎类蔬菜,叶子菜成了奢望。

为此,段玉平在上级领导的支持下,投入中国移动援藏资金1785万元参与蔬菜大棚建设。2018年,萝卜、白菜、青椒、黄瓜、西红柿等棚产蔬菜陆续端上了改则群众的餐桌,而且因为节省了运费,县里的平均菜价下降了20%,解决了干部群众吃菜难的问题,10多个贫困户就业致富。2019年,中国移动又追加投资1015万元,继续参与蔬菜大棚的建设,全部46个大棚建成后,将满足全县30%以上的蔬菜需求,解决120多个贫困户就业。

改则牧民的主食是糌粑(青稞炒熟后磨成的粉)。之前,县里群众吃的糌粑都是从日喀则、拉萨等青稞产地买来的,不仅价格高,而且不新鲜。为了让群众吃上新鲜的糌粑,他申请投入中国移动援藏资金13.56万元,购入机器设备建成糌粑加工厂。这样一来,糌粑价格就从原来的每斤5元下降到4元,而且还是刚磨好的香味扑鼻的糌粑,并解决了12个贫困户就业。

易地搬迁是脱贫攻坚的关键一招。中国移动出资398万元、参与建设的“圆梦新居”社区也在改则县县城落地生根,社区的199人都是从海拔4800米以上、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的北部三乡搬迁下来的。同时,在阿里地区首府狮泉河所在地,中国移动投资543万参与建设的“康乐新居”也投入使用,上千牧民搬进了新居。牧民搬到新居后,不仅改变了世世代代“逐草而居”、“居无定所”的游牧生活,而且学到了新技能,找到了新工作,生活方式生产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过上了幸福美好的生活。

二、因地制宜兴旅游助教育

改则县是纯牧业县,不产任何农作物,由于严格的生态保护政策,地下丰富的矿产资源也不能开发,这些因素限制了改则县的发展。初到改则时,“做什么?怎么做?”是段玉平天天思考的问题,经过深入的调查研究,他瞄准了旅游产业,并依靠在江苏工作时积累的资源,将改则与内地相连。

在县委县政府的支持下,段玉平帮助很快成立了改则县旅游开发公司,对县里的旅游产业、产品进行市场化开发。2017年2月,他联系连云港市慈善总会,自己捐款5万元,成立了“连云港市慈善总会中国移动援藏基金”,募集资金19.37万元,在改则县建成了“特色产品商店”,集中展销当地羊绒加工制成的“森郭”牌羊绒制品以及麻米牌藏香等土特产品,2018年营业半年就盈利100多万元。此外,他还亲赴新疆军区、南疆军区、阿里军分区,收集“进藏英雄先遣连”的史料,看望慰问健在老战士王兴才,推动“先遣连革命纪念馆”开工建设。

地域限制的,还有教育环境的改善。扶贫先扶“智”和“志”,作为一个从湖南澧县打拼出来的农家子弟,段玉平对此深感认同。上任后,段玉平一气走访了全县九所中小学,发现3750多名中小学生中30%以上来自贫困家庭。摸清贫困学生情况之后,段玉平通过自己的朋友圈,发动内地的亲朋好友,对这些贫困学子进行一对一结对帮扶。三年来,共有10省市150多名爱心人心,一对一结对帮扶贫困学生348人次,捐款达45万多元。有十多个孩子和内地的爱心人士结成亲戚,保持微信、电话联系,立志考入内地上学就业,他自己也认领了一个藏族女儿其美卓玛。

为了尽可能多的帮助贫困学生,段玉平还联系了江苏移动南京分公司团委等十多家单位,对口支援改则县,为学校捐赠衣服、新华字典、运动器材、电脑、打印机、文具等物资,价值70多万元。他还率先捐款1.5万元,募集10.8万元爱心捐款,在改则县中学、完小分别设立“杰瑞”“育蕾”两项励志奖学金,以勉励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去年11月10日,首批72名学生拿到了共计29700元的奖学金。

此前,先遣乡等5个乡没有通电,学校里的消毒柜、洗衣机都成了摆设。尤其是孩子们使用的餐具无法消毒,脏衣服也无法及时清洗,带来了巨大的健康隐患。段玉平立马在朋友圈里带头募捐五千元,并联系南京银行连云港分行等江苏爱心企业,筹资近8万元,为5个乡陆续配备了柴油发电机和柴油,解决了学校的用电问题。

三、援藏虽苦但心中有力量

抓民生、促经济,兴教育,段玉平以一名共产党员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扑下身子干实事、聚人心、促发展。刚进藏时,艰苦的环境让他吃了不少苦头,开会爬个四五层楼都要中途休息几分钟歇口气。有人曾劝他,可以多申请回内地招商引资,顺便休息调整一段时间,省得在这儿受罪。但他却认为援藏时间有限,使命光荣,不能混时度日。

刚到改则县的那年冬天,段玉平住在简陋的两层小宿舍里。谁知楼顶的防水层被冻裂了,白天太阳一晒,楼顶积雪化成的雪水顺着墙壁流进屋内,像瀑布一样。他只好拿毛巾吸水,几分钟就要拧出一盆水倒掉,直到半夜气温降低将雪水冻住。第二天,他找来梯子,爬到楼顶,把积雪冰块铲掉,才避免水淹宿舍。喝水、吃饭的困难也要克服,改则县的地下井水含重金属和矿物质严重超标,不能饮用,工作之余,他还要抽出时间自己做一日三餐。

2017年及以前,改则县没有沥青路,都是沙土路,而且路上没有手机信号,万一发生意外,救援只能靠等。为此,段玉平下乡调研前,都要准备好足够的衣食等物资,以防止路上遇到车辆抛锚,救援来的不及时。2017年7月16日,在运送爱心物资去古姆乡小学的路上,因公路被洪水冲坏,路面接连出现了两条大沟,他和司机德江只好拿着铁锹挖土填沟,海拔4900米,挖几铲子就要大口大口喘气休息一会,直到路面平整,他们才继续前行。但这不是他唯一一次遇到这样的险情。

“不嫌累,不怕麻烦”是改则干部群众对段玉平最深刻的印象,无论是中国移动援藏项目的落地执行,旅游产业的开发宣传,还是教育条件的点滴改善,他都亲力亲为。为了将捐资助学的事情落实到位,段玉平在海拔4700多米的高原上来回奔波了几万公里。他去西藏时带着的两双鞋都已磨破,其中的一双皮鞋更在脚后跟处磨出一个鸡蛋大的洞。虽不分管教育,但因为他经常往学校、学生家里跑,很多改则的老师、学生和家长都认识这个当地教育界“名人”,在路上遇见他时,会以藏族礼仪打招呼。

援藏之前,段玉平已是江苏移动连云港分公司的副总经理,工作体面,生活美满。当援藏的机会摆在他面前时,无论是段玉平个人,还是他的家庭都面临着“去还是不去”的抉择,但段玉平打心底里感激这些年来党和中国移动对他的培养。他一边安抚有些情绪的妻子和父母,一边妥善安排他们接下来的生活。援藏近三年,妻子忙碌于工作和家庭之间,一个人扛起生活中所有的困难。而10岁的女儿却因为父亲长期不在身边,略有些叛逆,学习成绩也出现了下滑。这是段玉平对家庭最大的愧疚。三年改则行,还给段玉平留下了许多身体上的病痛:左心房左心室肥大、三尖瓣血液回流、肺部出现结节,视力严重下降……他却不以为然,认为“身体上的问题可以慢慢恢复解决”。

艰苦的环境、家庭的羁绊、身体的透支都没有让段玉平轻言放弃,他常提醒自己“援藏为什么,援藏干什么,援藏留什么”,把藏族同胞当亲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扎根基层,苦干实干,通过一件件平凡的小事实事改善着改则县的社会经济、群众生活。“三年改则行,一生援藏情”,三年援藏即将结束,他直言与西藏的情缘将继续延续。无论未来身处何方,那个海拔4700米的地方,都将是他一生的关注所在。

【责任编辑:李瑛】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