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库  >  2020专题  >  脱贫攻坚 央企行动  >  一线传真 > 正文
中核集团:一个扶贫队员的48个家

文章来源: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发布时间:2020-03-19

黄金瑶族乡二联村,是湖南省邵阳市新宁县西南最偏远的一个深度贫困村,世世代代的贫穷在村民们心里打上了深深的烙印。两年前,因为中核集团新华发电扶贫队的帮扶,昔日贫瘠的村子,如今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32岁的扶贫队员周浩,便是这场变化的见证者和推动者。在二联村两年多的扶贫日子里,他用一双脚丈量了村子每一寸崎岖不平的土地,虽然辛苦,但也让他拥有了魂牵梦挂的48个家。

“百姓的事,就是我的事”

2018年3月,安顿好一直由他照顾的80岁爷爷奶奶和两地分居的妻子,周浩随扶贫工作队来到邵阳市新宁县黄金瑶族乡二联村开展驻村扶贫工作。

二联村共有贫困户48户,贫困发生率高达42.7%,地理位置偏僻,山高、路陡、弯急,自然条件差,可用耕地少,老百姓种点红薯、玉米、水稻,生产效率和技术水平原始低下,集体经济收入基本为零。

从陌生到熟悉,到热爱,他迎难而上,刻苦钻研业务 ,吃透上级文件精神,熟悉掌握扶贫政策,坚持公平公正原则,真心实意破解了一个又一个难题。

“扶贫是一项有情怀的事业,是非常有意义的事情,也会是我人生中重要的经历,党组织派我到二联村,是对我的信任和认可,我有信心助力二联村如期脱贫摘帽。”周浩同志得到了肯定,当问及有没有困难的时候,周浩说:“有困难我克服。”

村民杨玲云深有体会:“在村里,他忙的事都是大家伙的事。”村里有学生想辍学打工,他就上门去做思想工作;有的遇到高考升学,他就帮忙一起分析填写志愿;有的家里年轻人外出打工,家里仅有老人留守,他就经常上门帮忙照料,帮忙带些日常用品。谁家里有难题,总有他的身影出现。

“百姓的事,就是我的事,能帮的不帮,心里过不去。”这是周浩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他来扶贫的初心是这样的,也是这样做的。

五保户王坤文一个人独居深山,生活极为不便,工作队为他争取到D级危房新建,但王坤文却不愿意搬离,周浩多次上门开导,分析利弊。周浩与工作队集思广益,在村卫生室旁边推平了一块空地,垫资帮助王坤文新建好房子。

“我做梦也没想过这辈子还可以住这么好的房子,在村里,周浩最愿意帮助我们!”王坤文如是说。

二联村地处山区,祖祖辈辈靠肩挑手提找水吃,人畜饮水极为不便。周浩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四处张罗解决安全饮水之路,为寻找合适水源,他踏遍了二联村所有的山脉。饿了,抓一把野树果子,渴了,捧一口山泉水,脚上磨出了血泡,他忘记了疼痛。由于没有吃野果,喝生水的经验,他整整拉了一个礼拜肚子。2019年3月,二联村最后一座水塔建设完成,全村人吃水终于有了保障。

随即,农田灌溉也提上了日程,村里300 余亩农田仅靠一条不足2米宽小河来维持着,而且还有将近一半的农田缺水。周浩挽起裤脚、扛起锄头,和村民一道开始了河流治理工作,通过多方争取,新修1公里河道和4公里农田灌溉水坝,全部用混凝土浇筑,坚实耐用。2019年7月,二联村看天用水的历史一去不返。

“48个家庭更需要我!”

“628个日日夜夜,终于迎来这一关键时刻,充满辛酸,充满泪水。”2019年11月28日,周浩发了一条朋友圈,这一天是新宁县贫困村脱贫摘帽公示的日子。

脱贫以后怎么办?如何确保不返贫?如何实施下一步的乡村振兴战略?周浩思考的这些问题,也是工作队现在工作的重点。

2019年11月24日,周末,村两委会议从上午9时开始,一直延续到凌晨1点,会议的议题只有一个——脱贫之后如何巩固提升?在精准扶贫这场新时代战役中,周浩始终高标准要求着自己,践行着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竭尽全力拼搏着,几百个日日夜夜坚持着“白天深入一线干、晚上研究怎么办”,和工作队、村两委走出了一条二联村特色的脱贫新路子。

二联村是省深度贫困村,去年刚刚脱贫摘帽,务工收入是村民特别是贫困户非常大的一块收入。工作队特别重视疫情期间村民的返岗复工工作。正月初九以来,工作队通过入户调查、电话联系等方式,做好了春节期间返村农民工情况摸底,并对他们进行心理疏导,增强返岗复工的信心。

“小周,你有没有工作可以介绍?”2月18日,二联村贫困户陆安清找到周浩,希望帮忙介绍工作。

“你有意愿就业,我尽全力帮你牵线搭桥。”周浩爽快地答应了下来,当天,周浩又走访了一遍全村贫困户,有5名村民愿意外出务工。随即,周浩联系到在长沙一家公司的朋友,详细了解其待遇和招聘要求,在周浩的努力下,5人都应聘成功。

目前,二联村疫情防控与返岗复工两项工作齐头并进,工作队和村两委帮助34名贫困群众返岗复工。同时,村里的扶贫车间和白茶示范基地有序复工,春耕亦正当时,村里逐渐呈现出一片繁忙景象,吹响了打赢脱贫攻坚收官战的号角。

驻村近两年来,在工作队的努力下,二联村成功申请国家级项目2项,成立村集体公司和专业合作社2个,建成1100平米棉鞋扶贫车间1座,180亩高标准白茶基地,15亩水产养殖基地。实现了不愁吃、不愁穿、零危房、医保全覆盖、看病有保障、学生零辍学的既定目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不断增强。

思念是一条长长的河,一边是长沙,一边是二联。作为一名扶贫干部,一走就是一个月,留给家人的只能是牵挂。

妻子身怀六甲,一个人挺着大肚子挤公交车去医院检查;80岁的爷爷每天一个电话问什么时候可以回家。一想到家人,周浩满是愧疚,但来过村里数次的妻子非常理解,总是安慰他:“放心去村里吧,我一个人可以的,这个村子比我更需要你!”

家人的支持给了周浩很大的鼓舞,他明白,这48个家庭比自己的小家更需要他,唯有将深深的思念化作脱贫攻坚工作的强大动力,才能不负青春,不负群众,不负组织的重托。

当他看到二联村今天的变化,他感觉自己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省委组织部年度考核优秀、脱贫攻坚先进单位、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入选第六届向上向善湖南好青年候选人”,这些荣誉的背后,是几百个日日夜夜的辛勤付出和汗水。扶贫没有捷径,唯有脚踏实地,因地制宜。二联村是个大舞台,这也正是新华发电公司扶贫七法脱贫攻坚理念下结出的硕果,承载了无限的希望。

【责任编辑:王莉】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