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库  >  2020专题  >  央企社会责任数据库  >  特色案例  >  脱贫攻坚 > 正文
中国海油对口帮扶六县市全部脱贫

文章来源: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  发布时间:2020-05-10

内蒙古卓资县、西藏尼玛县、甘肃合作市和夏河县、海南五指山市和保亭县……从塞北草原到海南椰岛,从阴山脚下到雪域之巅,中国海油定点扶贫的足迹深情踏印在祖国广袤的大地上。

1995年承担定点扶贫任务,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海油坚持“解困、扶本、造血,建立长效机制”的扶贫工作原则,累计投入资金超过6.4亿元、派出挂职干部和工程技术人员58人,全面助力脱贫攻坚。随着3月4日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宣告卓资县退出贫困县序列,中国海油对口帮扶的6个县市全部脱贫摘帽。

解困——聚力先解燃眉之急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既需要统筹兼顾、全面用力,又需要次第落子、有序推进,首先聚焦贫困地区最急切的需求,千方百计帮渡难关。

“整个尼玛县没有一条像样的街道,没有一所初中,没有完善的医院,没有一家像样的企业,没有自来水,县城400多户居民有三分之一用不上电,生火取暖、做饭主要靠烧牛羊粪……”回忆起初到尼玛县时的情景,中国海油第一批援藏干部崔立军感慨万千。

条件差,帮扶难,再苦再难也要迎着上。2002年至2004年,中国海油投入资金6000万元,帮助尼玛县建起了第一条主干道、第一条商业街、第一座宾馆、第一栋综合办公楼,4000余户牧民用上了太阳能。2005年以来又继续筹措经费,支持1725户牧民安居房、2000户太阳能照明等工程项目,昔日的荒瘠之地逐步蜕变,如今已成为藏北羌塘草原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医疗条件落后是贫困地区普遍面临的问题。前些年,内蒙古卓资县没有传染病房,老百姓患了传染性疾病只能往周边市县医院转诊,中国海油筹措300万元资金,援建总建筑面积1000多平方米的传染病房区,结束了卓资县没有传染病房的历史。在基础设施薄弱的甘南藏区,中国海油先后为合作市和夏河县建成了1个市级中藏医医院、5所乡级卫生院和6个畜牧兽医站。

合作市和夏河县地处牧区,牧民居住分散、经济来源单一,过去不要说住上“水电暖”一应俱全的房子,有时一顶帐篷也成了问题。中国海油实施“牧民新生活”项目,筹措资金援建了18个生态文明小康村,并为贫困牧民购置功能齐全的帐篷1100余顶。

安全饮水是人的基本需求。针对贫困群众饮水难问题,中国海油引入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发起的“母亲水窖”公益项目,建成水窖7000口,受惠贫困群众超9万人。

地处海南岛中南部腹地的五指山市长期受缺路、缺水、缺电“三缺”问题困扰,中国海油捐资建成1条乡村硬化路、17个光伏电站、7个饮水工程。

2018年盛夏,海南五指山市通什镇应示村篮球比赛正在进行,篮球场上方7米处,由上百块光伏板组成的“遮阳伞”格外引人注目——这是中国海油2017年11月建成的“空中电站”。驻村第一书记符亚娜一边观看比赛,一边记录当天光伏发电数据,她的手机屏幕显示,当日光伏发电量393.1千瓦时。符亚娜指着光伏电板说:“这个‘空中电站’既是篮球场的‘遮阳伞’,也是老百姓的‘金银板’,发电收益让村里的贫困户、五保户每年都有分红。”

扶本——精神一出百事兴

扶贫先扶智,治穷先扶志,精神立起来,个别贫困群众才不会靠着墙根晒太阳。

海南自然禀赋优越、发展潜力巨大,但一些贫困地区群众还需要找到自我发展的方向、焕发脱贫内生动力。中国海油首倡“生态科技特派员”制度,会同地方政府选派73名生态科技特派员走村串寨,宣传推广先进适用农业技术,送技术、送信息、送志气、送信心,培养了一大批致富带头人。

说起保亭县毛感乡贫困户朱春红,中国海油挂职干部金海波有许多追忆和感慨:“他家原来的房子是用木头撑起的旧瓦房,房顶有些地方已经塌陷了,他提不起精神。如今养羊养得起劲儿的他像变了个人,住进了新房,浑身都是劲,我们又帮他在家门口的洼地挖了个鱼塘。”

脱贫致富离不开党组织引领,中国海油广泛发动所属单位基层党组织与贫困地区基层党支部开展“支部共建”活动,以共建促党建,以党建带脱贫,形成互促双赢的良好局面。

一些贫困群众缺乏脱贫自信,很多时候是因为没掌握脱贫技能。中国海油在西藏尼玛县组织天然饮用水生产操作和工程机械驾驶培训,在海南保亭县组织槟榔黄化病防治和百香果种植培训,在甘肃合作市组织高原藜麦生产和加工培训……

“扶精神”短期靠宣传培训,长期靠发展教育。中国海油在支持贫困地区教育上向来不遗余力,投入专项资金帮助多所学校完善教育设施、改善教学条件。同时,设立助学基金,帮助贫困生完成学业;发动员工与贫困生“结对帮扶”,目前已经有683名贫困生每人每年得到1000元的资助。

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在内蒙古卓资县,中国海油按照国家一级标准捐资援建了1所幼儿园,有效解决了500余名贫困家庭子女入园难问题。

增强信心最直接有效的办法是让贫困群众得实惠。2019年,中国海油与当地企业共同出资支持甘南州工服、工鞋“扶贫车间”建设,并以政策性统一采购方式给予订单支持,既提升了就业群众的脱贫信心,也拓宽了企业生产必需品的供应渠道。

开设“脱贫攻坚惠农超市”是中国海油的又一项创新举措,“以表现换积分、凭积分换物品”的管理模式有效激发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这一举措在海南保亭县9个乡镇推开以来,参与积分兑换的贫困户已达6000多户。

因病致贫、因病返贫一直是老百姓担忧的事,中国海油投入专项资金,为贫困人口购买大病商业保险,为农村低收入户和人均收入不高不稳的脱贫户购买防贫保险,截至去年底,仅内蒙古卓资县就有771名患病群众因此受益,总计获得理赔178.02万元。

造血——计议宜作长远计

扶贫扶长远,长远看产业。不同区域有不同发展基础、不同自然禀赋,扶持产业也要因地制宜,宜农则农、宜牧则牧、宜商则商、宜游则游,走差异化发展之路。

牦牛产业是甘肃夏河县最具特色、最具潜力的农牧产业。中国海油自2018年起大力扶持优质牦牛与娟犏雌牛高效繁育示范项目,支持专业合作社开展牦牛繁育复壮,有效带动6个乡镇的100余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每年增收3000元。同时,推广牦牛乳深加工技术和半舍饲养殖模式,助力“甘南牦牛乳都”建设,促进草场植被恢复保护,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

海南五指山市盛产红茶等优质特色农产品,受物流、宣传、营销等因素制约,好东西没人知道,知道了也卖不出好价钱。中国海油采取电商营销、加油站代销等方式为产品找销路,五指山红茶还走进了博鳌亚洲论坛2019年年会和第十九届国际液化天然气行业会议。

茄子618箱、青瓜177箱……2月20日14时,一辆满载新鲜蔬菜的货车驶入武汉洪山体育馆“方舱医院”后勤保障点。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中国海油从海南保亭县采购54660斤蔬菜运达前线,既驰援了武汉人民抗击疫情,也帮助了扶贫地农户增加收入。

熏鸡、亚麻籽油等是内蒙古卓资县的特色产业,中国海油有针对性地加大帮扶力度,推进熏鸡保鲜项目,熏鸡的保质期由3~5天延长至15天,进入北京等多地的市场。

电商营销越来越成为产品“走出去”不可或缺的新渠道,中国海油每年安排专项经费支持电商项目,2018年开通的“京东卓资特产馆”“有赞卓资特产”等电商平台帮助卓资县实现了921.6万元的销售额,带动了769个贫困户实现增收。

中国海油还积极对接10多家银行,推进扶贫产品进驻银行电商平台,帮助实现直接面向全国数亿客户的跨越式突破,农行电商平台上线仅一个多月就实现9000多笔交易,销售额达80多万元。

定点扶贫市县普遍地理位置偏远,但风光秀丽、旅游资源丰富,中国海油联合地方政府和企业加大旅游资源整体开发力度,陆续推出“藏文化专线游”“九色甘南行”“黎族非遗文化游”“辉腾锡勒草原游”等特色旅游项目,仅2019年甘南旅游扶贫项目就为当地创收230余万元。

扶产业、促“造血”贵在做大与贫困群众利益联结紧密的新型经营主体和村集体。中国海油创新扶贫模式,2019年投向内蒙古卓资县梨花镇的资金,由镇政府采取资产入股的方式,投入当地生猪养殖屠宰龙头企业,镇政府每年收取投资额的8%,作为下属行政村集体经济收入,用于发展生产、设置公益性岗位和奖励就业等,283个农户因此长期受益。

“中国海油已经成了卓资人民的好亲戚、好朋友。”“海油人是我们永远的亲人。”内蒙古卓资县县委书记王晓军和海南保亭县县委副书记、县长符兰平饱含深情的话语,是对中国海油多年努力的认可。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中国海油将继续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严格落实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的要求,继续支持扶贫产业发展壮大,全面强化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接续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为了那方水土那方人开拓更美好的前景继续努力奋斗。

【责任编辑:赵艺涵】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