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库  >  “百年党旗红”网络主题宣传活动  >  第一条线路  >  走进新中核 > 正文
光明网:用“两弹一星”精神涵养爱国情怀,这群耄耋老人依旧是“追梦少年”

文章来源:光明网  发布时间:2021-05-10

当年,在青海一处代号为“二二一厂”的土地上有这样一群人,为我国第一颗原子弹、氢弹研究,远离故土,隐姓埋名,在戈壁滩上一待就是几十年。如今,这些见证了“蘑菇云”升空的老人虽已步入晚年,依旧不忘初心,用自己的方式讲述着戈壁沙漠里的动人故事。他们在上海建立了“蘑菇云”党支部,还筹建了一个“两弹一星”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两弹一星”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内景。

自1955年起,我国核工业开启艰苦创业历程,西北核武器研制基地(代号为青海“二二一厂”)建立。在“两弹”参与者中,有82位来自上海的年轻人,陆续再回家乡,已是满头银发。

“去之前,我们只知道要去边疆,从事一项关系全国人民利益的事业,只知道那里条件艰苦。但我们不知道,那里的生活这样困难。”原核二二一厂二分厂党委副书记、“两弹一星”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党支部书记陈福良说。

据他回忆,他们所处海拔3500米的高原上常刮大风,来自东部地区的人们往往不适应,心跳加速、口干舌燥、常流鼻血,身体经受很大考验;蔬菜食品供应困难,因为海拔高,饭菜无法煮熟、馒头夹生粘牙……“后来,厂里组织开荒种植、捕鱼打猎,我们都挺过来了。”

在这群无名英雄的努力下,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仅隔两2年零8个月,第一颗氢弹试爆成功。“父母去世时自己没能回来,孩子都是在外公外婆家长大的。”陈福良说,“但是,如果再做一次选择,还要选择这项事业。”

“退休之后,我们能为这项伟大的事业做点什么?”这是当时陈福良反复思考的问题。有同样感受的,还有和陈福良一起回到上海的其余81位老人。

原核二二一厂二分厂质检科长、“两弹一星”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负责人许震贵记得,2002年,在上钢新村街道办及浦东新区的帮助下,最初仅有13平方米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办起来了。为了生动展现核研制过程中异常艰苦的工作、生活场景,他们捐出自己珍藏了多年的历史照片、相关证书、纪念奖章及物品等,有的甚至不远千里去青海收集资料。

步入展厅,写有“两弹一星”精神的墙面映入眼帘。厅内围绕“光辉历程”“激情岁月”“金色晚年”等主题布展,每一张照片都承载着一段感人的故事,每一个物件都能勾连起昔日难忘的回忆,它们还原了青海“二二一厂”走过的艰辛历程,展示了80多位来自上海的年轻人为国防事业奉献青春的激情岁月,也记录了“两弹”功臣回到上海为社区建设发挥余热的精神风采。

“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作为亲历者,陈福良等人更能体会这24字背后的力量。

面对一张展出的“二二一厂”的照片,同在原二二一厂工作的“两弹一星”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讲解员王钰德深有感触。照片上是空旷的荒原、简陋的厂房、扬尘的土路。“我们当时的生活比较艰苦。但大家都有强国的信念,所以苦中作乐,用行动去捍卫理想。”王钰德的所言所想,与“四个一切”的核工业精神也紧密契合——事业高于一切,责任重于一切,严细融入一切,进取成就一切。

在原“二二一厂”工作穿用的防寒、劳保用品。

从“两弹一星”精神,到新时代核工业精神,正是一代代核工业人用青春汗水铸成的事业之魂、力量之源,凝聚着核工业人报效祖国的满腔热血,这也是新时期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不断发展的强大精神力量。无论是在研制原子弹、氢弹的年代“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还是核电起步后的大发展“挺直民族核电的脊梁”,他们都在以自己的方式传承和弘扬这种精神。

“年少时,我们响应国家号召,只为强国;退休后,就是要把我们当年那些身边的故事讲出来,把‘两弹一星’的精神传承下去。”他们的想法很真诚,也很直接。这群老人很清楚地知道“我是谁”“为了谁”。

“在基地创办之初,我们还担心这些故事不会有太多人关注,但在过去的近20年来,基地已经接待来自全国各地的参观者15余万人,现在展厅面积扩展到了150平方米。”许震贵说。他们还深入机关、学校、部队,宣讲“两弹一星”人的爱国情、报国志。

爱国不仅仅是内心深处最真挚的感情,更是一种行动自觉。这群耄耋老人身上有着“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使命担当。他们有人还热心社区大事小情,主动担任楼栋长;上海全面实行垃圾分类后,有人带头分类,甚至在风吹日晒中值守垃圾桶;青海玉树发生地震,他们积极为“第二家乡”捐款援助……

“我们生长在红旗下,无论身处何方、身在何地,都要脚踏实地为民族复兴铺路架桥,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陈福良说。

【责任编辑:王占朝】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