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库  >  “百年党旗红”网络主题宣传活动  >  第二条线路  >  走进中国铁建 > 正文
中国企业网:四战成昆线 再续“三线”情

文章来源:中国企业网  发布时间:2021-06-10

成都向南,一条千余公里的铁轨盘卧在祖国的大西南。经过12年艰苦施工,修建起了一条被称为“人类征服自然奇迹”的成昆铁路。

成昆铁路,穿越崇山峻岭、江河峡谷。结束了我国西南少数民族地区2000万人行路难的历史。由于特定的历史条件、自然环境和施工技术,据不完全统计,施工期间铁道兵、民兵伤亡人数众多,牺牲人数超过1300人。30多万筑路大军用血肉筑起一座座桥、铺平一个个沟壑。如今,列车呼啸,车窗外会时不时闪过大大小小的烈士陵园......

时过境迁,50年来成昆线做出了巨大的历史功绩。随着经济的发展,建设成昆铁路复线势在必行。如今,中国铁建的新成昆铁路建设者们正穿山跨河再续“传奇”。

两代精神,在此交汇、升华。

“沙马拉达” 你们是这里的守护神

“沙马拉达”,在彝语中意为“开满杜鹃花的山谷”。

半个世纪以前,在沙马拉达险峻的山谷中,建设者们风枪钻爆、肩挑背扛,有136名建设者为此献出了青春和热血,长眠在铁路沿线。

轸溪车站,位于四川省乐山市沙湾区轸溪乡寨子村4组,是成昆线上的一座五等小站。这样一座普通小站,却坐落着全国唯一一个修建在车站内的陵园纪念碑,是为铁道兵战士徐文科而立。

1964年12月,徐文科成为一名光荣的铁道兵。他入伍后写下了自己的第一篇日记:“要做一个永不变色的接班人!”徐文科所在连队担任的建设任务成昆铁路大桥湾隧道,建设任务困难大、危情多,面对这样的挑战,他每次进隧道总是抢着干最团难、最危险的工作。1965年9月3日下年4点,徐文科正和战友们一起在隧道施工,突然发生了严重的大塌方。他和几个战士不幸被碎石和支撑木紧紧压住,在生与死的危急时刻,他对抢救自己的战友说:“别管我,快出去,我们的任务还没有宪成!”随后又一次大塌方来袭,徐文科献出了年仅23岁的生命。为纪念徐文科及他对成昆铁路的贡献,后人专门修建了纪念碑,也是成昆铁路全线唯一一座为个人修建的纪念碑。

正是有像徐文科烈士一样的奉献精神,在如此恶劣的气候和艰苦的环境中,他们用生命和意志在“筑路禁区”硬生生“刨”出来一座世界铁路丰碑;修建成昆铁路“一公里一英魂”的事迹也流传至今。除了沙马拉达,在喜德车站旁,也同样矗立着为了纪念筑路工人而树立的纪念碑。这些长眠在成昆沿线的铁路工人,代表着当年参加会战的17万铁路职工的献身精神

“这条铁路对我们太重要了,有了这条铁路,我们这里的人才能有机会走出大山到更远的地方,我们的孩子才能有机会去更好的地方读书。”69岁的轸溪车站唯一保安袁庆祥告诉记者,目前已在车站工作了30多年。他介绍,铁路通车以后,当地村民可以牵着牲畜上车,或将自家农作物带上火车去售卖,和以往闭塞的交通相比,完全是两种截然不同地生活。

50年来,成昆线做出了巨大的历史功绩。

成昆铁路通车日也是攀钢的出“炉”日。攀枝花的钢铁通过成昆铁路源源不断地输送到全国各地,有力地推进了中国工业强国战略的实施;我国航天事业的“名片”——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每次发射所需的原料、装备等均依靠成昆铁路安全运输。

如今,恒鼎煤焦化、太和铁矿、康西铜业、川威集团等30多家大中型企业分布在成昆铁路沿线城镇,利用铁路的大运量优势,共同组成星光璀璨的川西“工业走廊”。有专家说,成昆铁路的建成通车至少影响和改变了西南地区2000万人的命运,使那片“不毛之地”陡然进步了50年。

四战成昆线 中铁建的“三线”情

成昆线自1958年开建至今,中铁十二局集团的建设者四战成昆线,用不屈的意志和顽强拼搏的精神穿行崇山峻岭,致力铁路的修筑及病害整治。

初战成昆线,响应毛主席号召支援三线建设。1964年,毛主席发出“成昆铁路要快修”的号召,由中共中央西南局主持,组成了由铁道部、铁道兵主要领导参加的西南铁路建设指挥部。1964年11月中旬,八团(中铁十二局集团三公司铁道兵时代)奉命支援三线建设,担负成昆线沙湾至土坟包段管区长7.4公里铁路新建,工程量包括隧道11座,2559延长米,桥梁14座,1052延长米,土石方53.3万立方,桥隧延长3611米;1966年8月,奉命向成昆线中段挺进,担负罗所关至大林隧道计长20.68公里管段铁路建设;1967年8月,八团奉命随铁道兵一师移防云南元谋,担负成昆线新江至鱼棚子、师庄至红格拉2号中桥两段计长5公里管段的施工会战。

1970年7月1日,成昆铁路通车,党中央发来贺电,表彰参加成昆铁路建设的全体筑路大军是“对党对人民的重大贡献”,荣获国家颁发的“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

复战成昆线,电气化技术改造。此项目始于峨眉山市、峨边彝族自治区和金口河区,到达雅安地区汉源县乌斯河镇的电气化技术改造工程全长119.6公里。1993初,中铁十二局集团三公司接受该任务,并于当年8月20日破土开工。此次电气化技术改造工程属于典型的“三边”工程,地质复杂、交通不便、施工安全系数小,中铁十二局集团凭借全体参战人员顽强拼搏的不屈精神,在短短的16个月内克服重重困难,完成峨边等6站站场土石方、4座桥梁、3座拱盖涵接长工程以及九里至乌斯河段59座隧道渗漏水整治完成全部工程。

三战成昆线,抢战关山坝、白熊沟。乐山市金口河区境内、桥隧相连的关村坝火车站,可以说是我国铁路建筑史上的“奇迹”。关山坝隧道整治工程,始建于1966年的关山坝隧道,历经38年岁月的洗礼,关山坝隧道的病害整治已经进入最后期限。成都铁路局经过再三斟酌,最终决定把这最后一“刀”交由在前两次施工表现完美的中铁十二局来完成。

“关山难,难在既有线施工。”建设者如是说。行车干扰不仅对工期的进度有影响,最重要的作业人员的安全保障。箭在弦上,项目部随即成立攻坚小组,在多次反复调研勘测的基础上,从施工工序、方法、工艺到作业人员安全防护、教育,编制出了一套完整详细的施工方案。“开工必优,一次成优”是成昆线病害整治的质量宗旨,6个月后,隧道内扣轨换低、水沟整治、补漏注浆三项工程悉数完工。在11月30的验交会上,成都铁路局领导齐声夸赞:“中铁十二局集团在成昆线上又打了一个漂亮的攻坚战。”

几十年间,中铁十二局集团的建设者三战成昆线,几代人用青春为中国西南交通发展助力。而如今,他们再次接过“接力棒”,投身成昆复线建设。四战成昆线的“答卷”正徐徐展开......

一隧一桥 看“基建狂魔”续写传奇

随着四川经济的快速发展,单线双向通行的老成昆线铁路运力已远远不能满足攀西地区客、货运输的需要,建设成昆铁路复线势在必行。成昆铁路扩能改造工程是“十三五”规划的重点工程,也是“一带一路”建设中连接南亚东南亚国际贸易口岸的重要通道。该工程北起四川省成都市,南至云南省昆明市,全长约850公里。

记者实地探访了由中铁十二局集团承建的成昆铁路峨米3标段线路的重难点工程——毛坪大渡河双线特大桥和老鼻山隧道。

老鼻山隧道地处成昆复线范店子至峨边南区间(四川省乐山市峨边彝族自治县境内),全长13579米,最大埋深710米,为双线隧道。

初入老鼻山隧道,“雷声阵阵”,“飞流潺潺”。中铁十二局集团成昆铁路峨米段三标技术负责人张亚介绍道:“老鼻山隧道沿线地质属大渡河峡谷构造剥蚀地貌,隧道中有大型溶洞、突水、岩爆、高地应力大变形、岩堆等不良地质,对施工技术挑战极高,是全线18座重难点、高风险隧道工程之一。”

据介绍,施工中所遇到的大型溶洞向下最大深度近40米,向上最大高度约32米,横向最宽约38米。溶洞横向贯通掌子面阻碍隧道施工。在这样复杂的地质构造环境中要实现“隧中架桥”,如何保证施工安全是老鼻山隧道建设的一大难题。

中铁十二局集团成昆铁路复线老鼻山隧道总工程师张军茂回忆道:“溶洞从揭示出来到处理完,先后有6种方案,专家组来了三趟,反复探讨这个施工难点,他们也特别考虑到溶洞施工安全,大家都很担心。直至拱桥完工,大家才松了一口气。”最终采取了迂回导洞绕行溶洞的方式继续掘进,并在观察一个水文年后,架设拱桥跨越溶洞。三臂凿岩台车、湿喷机械手等先进设备为工程建设提供了保障。中铁十二局集团自主研发的“二衬纵向连续灌注工艺”不仅大幅提高了工程实体质量,还彻底解决了防水板内侧脱空问题,成为又一个在全线推广使用的“原创”新工艺。

老鼻山隧道是成昆铁路复线峨米段第一座贯通的10公里以上特长高风险隧道。“从2016年7月开工到2020年6月23日完工,期间没有发生过一起安全事故。”张军茂说。施工方案上的严谨设计、新工艺新设备的创新应用和机械化施工的普及,中铁十二局集团的建设者多措并举,保障了新成昆线的施工安全,交出了上千安全工时的高分答卷。

毛坪大渡河双线特大桥,地处峨边彝族自治县毛坪镇,横跨大渡河,全长622.1米,是全线集深水、高墩、大跨、邻线施工于一体的“咽喉级工程”。作为老成昆铁路建设史上唯一一座“飞架”大渡河的巨龙,毛坪大渡河双线特大桥如何“飞出新高度”?

中铁十二局集团成昆铁路峨米段三标常务副经理保国斌告诉记者,大桥施工难度大、安全风险高。据了解,毛坪大渡河特大桥位于龚嘴电站库区,桥址区域常水位时水深约13米。深水基础的施工对钢栈桥的功能要求很高,不仅要满足施工车辆通行,同时也要满足水域船舶通航。“我们采用全新设计理念、施工技术、机械设备,保障项目早日建成、通车。”保国斌介绍,为满足通航要求,项目技术人员利用提升装置为自重超过1500吨的钢栈桥设置了一处21米宽的通航孔,可在5分钟之内实现大型货船通行和栈桥复原。集团创新研发的提升式通航系统,成功解决了水域桥梁施工中船舶通航的施工难题,创新成果还获得了国家级专利。而成昆复线开通运营后,成都至昆明列车运行时间将由此前的20小时缩短至7小时,将大幅提升西南地区铁路客货运输能力。

纵看新老成昆线的走向,有延伸、有交汇。唯一不变的是,“逢山凿路,遇水架桥”的铁道兵精神的一脉相承和升华。随着这条“川西工业走廊”的打通,祖国大西南的发展再迎新机。

【责任编辑:张思嘉】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