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库  >  信物百年  >  媒体观察 > 正文
不断提升国资宣传增信释疑的量级——百集微纪录片《信物百年》观后感

文章来源:经济参考网  发布时间:2021-12-29

由国务院国资委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制作的百集微纪录片《信物百年》播完了最后一集。作为长期关注国企改革的学者,我一直追踪观看,感触很深。有两点基于专业研究视角的体会想和观众朋友分享,尤其是和国资系统的同志们做一个交流。

其一,宣传国企,为国企正名,是新时代国资人的使命担当。

曾几何时,国企面临十分不利的舆论环境,甚至影响到国企改革与发展的工作大局。

国企的形象与宣传工作,不是一个简单的技术问题,而是一个政治问题,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国资系统迅速行动起来,从以往“只干不说”“多干少说”“干好自己的事任他怎么说”的心态中走出来,从领导重视、组织协调、力量配置到规划落实,全面提升国资国企正面宣传和形象公关力度。

我比较熟悉的国务院国资委新闻中心,可称得上是这项重要工作的大本营。近些年来,他们联合主流媒体和互联网平台,统筹国资系统的各方面力量,进行了许多创新方式方法与传播途径的大胆尝试。像“国资小新”公众号、“走进央企”系列采访报道、“国企好新闻”评选、“与共和国共成长”抖音短视频等现象级的爆款产品层出不穷。正是有了这样的政策大背景,以及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与经验积累,才会在建党百年之际产出《信物百年》这样的精品力作。乘此东风,我们有理由相信,还会有更多、更优秀的作品,通过更有效的传播方式呈现给社会大众。

其二,增信释疑,讲好国企故事,是国资国企宣传的主要内容。

增信释疑,讲好国企故事。通过传播与沟通,增加人民群众对国资国企的信任,消除疑虑和误解,国资国企的正面形象自然也就立起来了。

本来,国有资产属于全民所有,国企是“共和国长子”,与“人民子弟兵”具有相等的政治属性和社会认知。这在早些年是不需要自我证明的。改革开放以后,在市场化大潮的冲击下,国企经历了艰难而曲折的转型发展,最终实现凤凰涅槃,脱胎换骨,成为与市场经济基本融合的市场主体。当然,在此过程中,也确实出现了一些低效亏损、利益冲突,乃至腐败现象。这就让埋头于各自生计的普通民众逐渐产生了对国资国企的疏离感。

在国企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过程中,在一项项“大国重器”“国家名片”中,尤其在2020年初以来的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战役中,“共和国长子”的身份认同被重新唤醒。

国资国企之于人民群众的紧密关联,国资国企的价值与形象,绝不止于大众日常的所见所闻。这就需要我们亮出家底,敞开大门,开诚布公,主动传播,把国资国企的故事讲好、讲到位。

《信物百年》没有搞宏大叙事,也没有刻意拔高,它只是把国资国企最真实的历史,选取最直观的信物,用最朴实的讲述方式,呈现在观众面前。以小见大,以点带面,以物传情,润物无声。点睛数笔,百集为限,就把该增的“信”增足了,把该释的“疑”释清了。从观众在各大平台的观后留言来看,《信物百年》达到了增信释疑,促进了解,树立国资国企良好形象的宣传目的,同时也给观众上了一堂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辅导课。

【责任编辑:语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