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库  >  走进新国企2021  >  智造中国  >  湖南长城 > 正文
湖南长城守卫互联网安全“命门”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  发布时间:2021-05-27

说到大国重器,大家的第一反应似乎总是绕不开诸如北斗导航、华龙一号等庞然大物。然而,伴随着当今互联网与信息化的大跨步,如何筑牢网络安全的“篱笆”,已然成为互联网企业需要守住的最大“命门”。

近日,当记者来到位于株洲市的中国长城湖南智能制造基地(以下简称:湖南长城)看到,一台台具有“中国芯”的国产计算机在展厅依次排列。而这些颜值和性能都不输市场主流商用产品的电脑,从芯片、操作系统到中间件再到应用系统,所有关键核心部件、核心技术全部具有自有自主知识产权并且“全国产”。

在湖南长城总经理安绍平看来:“网络空间的安全更需要得到保障,但目前,国内市场上大部分电脑都是‘英特尔芯片+微软系统’,虽然电脑生产厂家众多,关键核心部件和核心技术如果不属于我们自己,信息安全还是长期得不到保障的。”

基于这样的背景,中国长城走上了一条从基础软件到整机、操作系统的全链条创新研发之路。而随着中国长城推出的全新国产高性能芯片、笔记本电脑、多路服务器、新八核桌面终端等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产品陆续“问世”,摆在面前的,不再是解决国产计算机“有没有”的问题,更是如何在生产端借助科技赋能,进一步实现“智慧”生产,这也是落地株洲市的湖南长城,自成立之初就确定的发展方向。

来到湖南长城的智能制造车间,《证券日报》记者看到,与普通电脑工厂不同的是,几条自主安全计算机智能生产线上,正在忙碌着的,不是穿戴严实的工人,而是各种现代化设备和形态各异的“机器臂”,只有在一些大型设备的操控台或检测台前,才能发现几位工人的身影。

这些“机器臂”颜色不同、体积不同,但均根据提前设定好的参数,不停地转动着灵巧的身姿,精准地插插装装。车间中心监控室的大屏幕上,“湖南长城计算机MES生产系统”正在时时监测每个生产环节的能耗数据。

安绍平告诉记者,电脑生产,一直被认为是劳动密集型生产,但在湖南长城的智能制造车间里,每条产线只有2名工人,看数据、做检测,装内存条、装硬盘、装配光驱,锁螺丝、产品移载等11项工作都由机器臂承担。

湖南长城生产总监秦乐介绍,每一台长城笔记本电脑的诞生,都需要经过贴片、插件、测试、装配、老化、网络灌软、包装等10余道工序。而湖南长城智能制造基地生产线上的多功能贴片机、高速贴片机、炉前3D AOI、异型插件机、全隧道式氮气波焊、锡膏印刷机、机器臂等,堪称行业内最先进设备。

“效率高、低缺陷,是智能制造的最大特点。”安绍平称,湖南长城这条自主研发的智能制造生产线,是目前国内3C电子装配领域内首个运用机器人+长城自主开发MES系统进行数据对接,并达到行业内工业3.0以上水平的产线,这里运用了新一代信息技术,构建了具有信息深度自感知、智慧优化自决策、精准控制自执行等功能的先进制造过程、系统与模式,属于国内首创。

而对于生产端来说,最大效用势必要在效率上有所体现。安绍平告诉记者,在湖南长城的“智造”车间中,目前通过机械臂和智控设备,已能完成70%以上的工序操作。并且自湖南长城的机器人上线后,该工厂的生产效率提高了25%、运营成本降低了20%、产品研制周期缩短了30%。

中国长城市场宣传部总经理孙青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单从计算机整机性能来讲,目前中国长城生产的产品已经完全达到了“好用”,有些方面甚至达到“易用”。但从整体生态来看,包括芯片、操作系统、数据库等,与国外还有一些差距。未来,中国长城将进一步发挥自主安全计算机产业领域的技术优势、产业优势、生态优势,不断实现核心技术突破。与此同时,中国长城也将持续加大市场化引人、用人力度,将人、财、物更多地向科技创新一线倾斜,努力在关键核心技术、前沿引领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上取得更大突破,抢占科技创新制高点,解决更多“卡脖子”难题。

【责任编辑:家正】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