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库  >  走进新国企2021  >  见证美丽乡村  >  中国铁建 > 正文
探访获全国表彰的荷桥村

文章来源:长安街知事  发布时间:2021-07-30

得知记者要采访四川简阳乡乡连道路提升工程,中国铁建党委宣传部工作人员有些吃惊。

对于“基建狂魔”来说,这真的是个特别小的项目——890条路,总长658公里,最短只有36米,最长也不过10多公里……

在当地老百姓看来,它们却是一条条幸福路、致富路,不仅方便出行,还能带动经济发展。

日前,长安街知事(微信ID:Capitalnews)深入简阳,揭秘这658公里“毛细血管”,到底是如何助力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大动脉”。

其中,平泉街道的荷桥村是成都市委书记范锐平联系的省定贫困村,于2017年底实现了村摘帽、户脱贫。今年年初,村委会还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称号。

昔日的荷桥村,只有产值低下的传统农业,属于集体经济空心村。待到2019年,村民人均纯收入达17494元,较2014年增长了111%。

昔日的荷桥村,村民买冰箱、洗衣机回家,要几个人轮流抬着走很远的小路才到家。如今家家户户通路后,“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脚泥”彻底成为历史。

鲜为人知的是,荷桥村“麻雀变凤凰”的背后,也有中国铁建所属中铁二十四局集团西南建设公司的一份功劳。

原来,该局承建了简阳市重点民生工程、重点扶贫攻坚工程——乡乡连道路提升工程。2018年10月开工,2020年6月交验,仅有58人的项目部用20个月修了890条路。

看似仅600多公里的小工程,实际上,困难并不小。简阳地貌以丘陵为主,890条道路分布的34个乡镇,有些山村道路地势险峻,物料运输难度大。

对此,项目部攻坚克难,运用“交叉圆理论”原理,坚持“白天一双鞋,晚上一盏灯”,多名技术骨干和现场施工负责人排好“作战图”,制定班组阶梯式奖惩计划,实施了“3+N”管理球梯级分层区域管理模式,优质高效地完成了工程任务。

图片

对荷桥村而言,水泥路之前使用久了,破的破、裂的裂。提升后,全部修成了沥青路。而且,以前的道路宽约2.5米,公交车不能错车。如今拓宽到了3.5米,村里因此首次通了公交。

“出门硬化路,抬脚上客车”,在荷桥村成为现实。中铁二十四西南公司局项目部还主动为包括荷桥村在内的许多村子建造了公交站台,方便村民在候车的时候休息、避雨。

除了提高乡村基础设施水平,方便村民出行,中铁二十四局承建的乡乡连道路提升工程,更大的意义在于助力简阳乡村经济发展。

仍以荷桥村为例,该局承建的荷桥村乡村振兴旅游环线道路项目,将文化与景点、景观、产业连接为整体,让旅游产业成为荷桥村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

这条旅游环线近7米宽、长度约为13.8公里,既是景观生态带,又是产业生态带,将新居工程、高标农田、景观节点等有序串联起来,荷桥村精品林盘的雏形凸显。

这只是简阳市村组道路硬化项目、乡乡连道路提升项目工程所带动“绿色经济”发展的一个缩影。

简阳市贾家街道的村民何婉萍开办了一家农家乐。因为周边盛产樱桃和桃子,一到采摘季,从成都来的客人便络绎不绝。他们利用周末时间呼吸乡村新鲜空气,品尝地道特色美食,还可以亲手采摘水果,因此道路提档升级后,乡村旅游逐渐火热起来。

实现乡村振兴,大力发展都市农业和乡村旅游必不可少。作为基础设施,道路的重要性可见一斑。简阳这658公里的“致富路”,不仅带动了当地“绿色经济”的发展,而且兼顾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为当地的全方位腾飞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责任编辑:张思嘉】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