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库  >  走进新国企2021  >  见证美丽乡村  >  中国电信 > 正文
产业赋能田林县 美丽乡村幸福家

文章来源:环球网  发布时间:2021-09-11

走进位于我国西南边陲的广西百色,穿越青山绿水,喀斯特地貌尽收眼底。近日,记者随国资委“走进新国企,见证美丽乡村”主题活动媒体采访团来到了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田林县,近距离感受中国电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电信”)产业帮扶给当地百姓生活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变化。

田林县位于广西西北部,居住着壮、汉、瑶、苗、彝等5个世居民族,总人口30万。山川秀美的田林县是国定贫困县和广西壮族自治区深度贫困县,2015年,全县有103个贫困村和自治区深度贫困村,贫困发生率23.1%。

2016年以来,中国电信与田林县携手攻坚,经过方共同努力,2020年田林县14183户58064名贫困人口全部脱贫,103个贫困村全部出列,贫困发生率降至0,摘掉了戴在田林人民头上33年的国定贫困县帽子。

5G网络进校园 大山学子展笑颜

7月26日上午,在田林县人民政府会议室,采访团见证了两个县相隔千里的云视频“见面”。作为中国电信帮扶的两个定点县,广西田林和四川盐源以“云”为桥,互通情况。盐源民族中学校长胡聪元通过天翼云会议视频表示,在中国电信的帮扶下,学校不仅开通5G网络教学系统,还开通了成都七中、棠湖中学、成都四中石室祥云网校网络直播班,全部实现了网络教学“班班通”,让边远山区的少数民族孩子共享名校优质教学资源。盐源民族中学的孩子们那一张张幸福的笑脸绽放在屏幕上。

2016年以来,中国电信集团累计投入近亿元推进农村通信基础设施建设,使田林县165个行政村光纤宽带和4G覆盖率,分别由32%和45%提升至100%的全覆盖水平。自然村屯4G覆盖率超过90%,在边远农村紧急开通3个特别基站提供4G网络,帮助偏远山区孩子实现在家上网课。5G网络覆盖县城和所有乡镇重点区域,推进电子政务、大数据扶贫系统、“互联网+政务”办公系统、教育云和益农信息社等平台及网络建设,用信息化手段跨越了城乡发展的数字鸿沟。

援助修缮百花寨 古村旧貌换新颜

走出县政府,驱车进入百花寨屯,山坡上一排排正在进行外墙修缮的屋子映入眼帘,工地上挥汗如雨的工人正在加紧施工。百花寨是田林县乐里镇具有悠久文化历史的古村落,全村203户858人276栋房屋。据该村党支部书记韦宝光介绍,鉴于经济条件有限,当地村民在建起楼房后,基本上都没有进行外墙装修,这样不仅不美观,时间一久,在雨季来临,屋顶漏水、外墙渗水现象普遍存在。

由中国电信援建的百花寨屯风貌改造项目,将按高标准打造为一个休闲旅游、民族风情的乡村建设示范村。目前,项目已进入实施阶段,8月底将完成屋顶改造,之后是屋立面的改造,国庆节前完成全部改造工作。村民们提起这个项目,都交口称赞:“感谢电信的援建,等改造完了,我们就是美丽乡村!”

种植大棚村中建 就近务工赚万元

姬松茸原产巴西、秘鲁,是一种夏秋生长的腐生菌,生长在1000米至1600米,高温多湿的环境中。田林县浪平镇、平塘乡海拔高度1100米,正是姬松茸生长的最佳海拔高度。中国电信因地制宜打造姬松茸种植产业扶贫示范项目,创新推广采用“公司+合作社(村集体)+农户”模式,共完成555个姬松茸种植大棚建设投产,村集体经济增收17万元以上,种植农户户均增收4-6万元,带动1200户群众(贫困户约占50%)增收。参与项目的贫困户全部实现当年脱贫。

说起这两年姬松茸产业带给村里的变化,浪平镇塘合村村支书杨顺秋笑得合不拢嘴。去年一年村里的姬松茸产业基地为村民创造145万元的收入,让377户村民们实现了脱贫后“就近务工”的愿望。46岁的罗春燕是村里姬松茸项目的受益者,2020年她在姬松茸种植基地打工收入近5万元,当年家庭人均收入达到2.4万元,她由衷地说:“2017年实现脱贫后,现在又能就近务工赚钱,再坚持几年孩子们毕业了,我们一家人的日子会越来越好!”

此外,中国电信大力帮扶田林县千亩油茶林改造、甘蔗产业、芒果产业等特色产业发展,实施“造血式”帮扶助力接续乡村振兴。

这一幅幅美好的生活画面,正是中国电信持续帮扶田林县从脱贫攻坚走向乡村振兴建设的缩影。中国电信积极发挥行业优势,创新帮扶手段,从网络信息、产业、就业、项目等方面贡献力量,为田林县注入脱贫新动能,建设美丽乡村、筑造幸福家园!

【责任编辑:张思嘉】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