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库  >  走进新国企2021  >  见证美丽乡村  >  中国电信 > 正文
国企助力广西乡村振兴与蝶变

文章来源:新华社  发布时间:2021-09-11

近日,由国务院国资委举办的“走进新国企 见证美丽乡村”活动走进广西田林、乐业、巴马等地,见证当地的蝶变与发展。

小蘑菇带来“致富经”

走进广西田林县的姬松茸种植基地,蘑菇的鲜味扑面而来。车间里,工人们正忙着削菇、洗菇、烘干、选菇、装袋,一派繁忙景象……

姬松茸的生长对环境要求苛刻,要求海拔在1000米至1600米,温度在18摄氏度到28摄氏度之间。田林县浪平镇、平塘乡海拔高度1100米,正是姬松茸生长的最佳海拔高度。中国电信捐赠超千万元打造姬松茸种植产业扶贫示范项目,因地制宜引进姬松茸产业,为当地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

罗春燕是三个孩子的母亲,也是村里姬松茸项目的受益者,“没有姬松茸项目提供的就近务工,都不知道还能到哪里挣钱。”

据悉,自2018年起,中国电信针对石漠化地区引进姬松茸产业,在浪平镇、平塘乡2个乡镇6个村共完成555个姬松茸种植大棚建设投产,年产姬松茸鲜菇2800吨,产值2500万元。

此外,中国电信大力帮扶田林县千亩油茶林改造、甘蔗产业、芒果产业等特色产业发展,实施“造血式”帮扶助力乡村振兴。

风车花海引游客“浪漫”打卡

站在青翠的山上,漫山遍野的格桑花与蓝天交相辉映,远处的风车叶片随风缓缓转动,这如画的景象,在广西乐业县随处可见。

自2020年,乐业风电产业帮扶项目开始建设,该项目是中国广核集团为当地量身定制的产业扶贫项目,以稳固乐业县脱贫成效、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为目标,为乐业县63个贫困村带来收益分红,直接受益人口约11万人,乐业县也于2020年11月正式脱贫。同时,在时任乐业县逻沙乡全达村驻村第一书记赵阳的带领下,乐业风电扶贫项目所在地——草王山上种植了大片格桑花,时至今日,风车花海形成了美丽浪漫的风景,吸引无数游客前来打卡。

黎书科曾经是贫困户,他的父母体弱多病,自己的收入大部分都支付了医疗费。在风电场工作的三年中,他从普通员工提到见习场站长,如今一年的补助就有一万多元,收入提高了,日子也好过了许多。

易地搬迁迎来新生活

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的巴马县,曾经是一个集“老、少、边、山、穷、库”于一体的国家级贫困县和滇桂黔石漠化片区县。如今,走进巴马县,平坦的柏油马路、整齐的行道树、鳞次栉比的商铺……你完全想不到这里曾是贫困县,一切已变了模样。

老乡家园——六能移民新城是中国二十冶集团有限公司承建的易地搬迁项目,这里将民族特色文化融入小区建设和未来旅游发展中。

罗国新是巴马县易地搬迁项目的受益者。他原本居住在巴马瑶族自治县燕洞镇子帽村,这里是石漠化的典型地区,海拔高,房屋阴暗潮湿,贫瘠的农田也只能种出土豆。如今,他住进了“老乡家园”,做起了小本生意,开启了新生活。

巴马县六能“老乡家园”易地搬迁项目用地面积102531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06242.4平方米。其中包括道路、广场、停车场、排水、供电、消防以及景观绿化等公建配套设施,建成后可安置居民984户。

志愿服务点亮孩子“心灯”

“老师,我想试一试!”“这是怎么做到的啊?”伴随着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地提问,“南网知行书屋·安全公开课”开课了,“电博士”志愿者在讲台上用生动有趣的小实验为孩子们解释着一个又一个电力知识。

这是由中国南方电网广西电网公司组建的“电博士”志愿者团队,5年来,他们走进偏远山区,为孩子们带去一堂堂生动有趣的科学启蒙课。高学历科研青年与学龄儿童的趣萌组合,一次次传授知识的生动扶志实践,点亮了偏远山区孩子们的“心灯”。

焦健是“电博士”志愿者团队的其中一员,他表示,当看到孩子们对科学如此感兴趣,他十分欣慰。焦健回忆到,在贺州曹碓小学,当他们准备离开时,孩子们端着没有吃完的饭盆,冲出教室挥手为他们送行,这一幕他永远不会忘记。

“电博士”课堂实现了与14个供电局、广西消防等多家企事业单位联动,遍布14个设区市,志愿者超800人,普及数十个贫困村学习,受益学生超20万人次。

【责任编辑:张思嘉】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