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亮东兰,南方电网多措并举助力广西脱贫攻坚
“电”亮东兰,南方电网多措并举助力广西脱贫攻坚

文章来源:环球网 发布时间:2021-09-12
广西河池东兰县属于滇桂黔石漠化片区,曾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深度贫困县。东兰县是边远山区、大石山区,地方交通闭塞,基础设施落后。2013年以来,作为东兰县对口帮扶单位,南方电网公司全面落实“南方电网公司对口帮扶东兰县框架协议”,发挥行业优势,加大东兰电网投资建设力度,累计完成东兰电网投资10.48亿元;同步建设了一批东兰产业扶贫示范项目。2019年起,南方电网公司大力投入帮扶资金帮助东兰县发展食用菌产业,重点打造东兰食用菌产业扶贫示范项目,实现了全县147个行政村集体产业全覆盖。2020年5月9日,东兰县正式退出贫困县序列。
近日,环球网记者跟随由中央网信办网络社会工作局指导、国务院国资委新闻中心主办的“走进新国企•见证美丽乡村”活动走进东兰县,切身感受南方电网公司助力东兰县实现脱贫摘帽的显著成效。
产业扶贫显成效,小食用菌收入高
多年来,由于缺乏产业增收,东兰县产业化扶贫市场竞争力弱,带动群众致富作用不够明显。2019年起,南方电网公司累计投入1479万元,大力帮扶东兰县发展食用菌产业。
南方电网公司帮扶的东兰县那菇香食用菌产业核心示范区(以下简称示范区)位于东兰县三石镇巴造村323国道旁边,规划面积430亩。两年来,在县委县政府指导和南方电网公司的帮扶下,示范区建成了标准化大棚食用菌生产基地、研发中心、食用菌系列产品深加工厂、休闲观光旅游园区和有机肥料生产基地等5大板块,同时采取“企业+基地+合作社+贫困户”经营模式,目前年产食用菌已达1200万棒以上,年产鲜菇4800吨,年产值6800万元,带动贫困户实现增收致富。
据了解,2019、2020年,该产业已帮助每个行政村集体经济平稳收益1.5万元以上,帮助在该企业务工的贫困户每年务工增收2.4万元以上,直接帮助34个2019年预脱贫村、6个国家极度贫困村解决村集体经济收入不达标的问题。此外,该产业已提供400多个就业岗位,受益人口范围为全县147个行政村约28.8万人。小小食用菌已成为东兰县脱贫攻坚的大产业。
教育扶贫有新招,小学堂书香袅袅
中国乡村的振兴、农村的现代化,都离不开乡村教育发展。作为东兰县的对口帮扶单位,南方电网公司在教育扶贫领域探索创新,2019年、2020年先后为东兰县15所乡镇中心小学、15所乡村小学,共建成30间“南网知行书屋”,实现了所有乡镇寄宿制小学全覆盖,让1.7万东兰学生受益。
“南网知行书屋”涵盖了“求知”和“践行”两大功能板块,设置有阅读区、书法区、电脑互动教学区、益智活动区、南方电网文化展区等模块,配置具备远程教学、同步课堂的多媒体教学系统,让偏远山区的孩子们也可以享受到一线城市的教育资源。
走进东兰县劳动小学,清风送来阵阵花香,教室中传来书声琅琅。“南网知行书屋”致力营造简洁、舒适、具有文化感和激发创造力的空间,一方面在教学上不断丰富教学形式和内容;另一方面通过安排多种课程活动,激发学生读书热情。书屋自创立以来深受全校师生的喜爱,已逐步成为校园的文化输出中心、校园文化的“靓丽名片”。
开创扶智新模式,山区迎来“电博士”
在扶贫扶智深度融合的精准扶贫实践中,南方电网广西电网公司充分发挥自身人才优势、研发优势和前沿优势,打造“电博士”青年志愿服务队,打通乡村科学教育“最后一公里”。
“电博士”青年志愿服务队成立于2017年,共有志愿者32人,其中35岁及以下青年26人,博士8人。5年来,这群年轻的“电博士”走进偏远山区,通过亲自设计、亲手制作,把自主研发的前沿科技成果转化成小实验,与山区里的孩子们一起动手、共同探索科学的奥秘,给贫困地区孩子带去一堂堂生动有趣的科学启蒙课。
博士志愿者陈绍南告诉记者,通过公开课的学习,很多孩子的梦想已经从当“明星”“老板”,逐渐变成了当“科学家”“工程师”,志愿者们参与教学的热情也越来越高,“从前没时间去,现在挤时间也要去。”
目前,“电博士”团队的足迹已覆盖广西14个地市,开课超过150堂,服务师生超20万人次,并在东兰县建成了“电博士实验中心”。一次次电学课堂的生动实践,点亮了偏远山区孩子们的“心灯”。
【责任编辑:张思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