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库  >  2021专题  >  百年党旗红 国企新征程  >  红色阵地·百年遗产 > 正文
虹桥卫星通信试验地面站

文章来源:中国信息通信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发布时间:2021-06-22

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在上海虹桥机场设置了随行的10米天线移动卫星通信地球站,经由“国际通信卫星(INTELSAT)”建立了第一条中美之间的卫星通信电路,实现了跨越太平洋的通信和电视传播。访华结束后,美方将该卫星通信地球站留在了中国。

为了发展我国卫星通信科学技术,1974年邮电部向邮电部第一研究所(现中国信科集团电信科学技术第一研究所有限公司,简称“电信一所”)下达了修复配套10米天线卫星地球站,建立卫星通信试验地面站的任务。从此,电信一所从短波通信研究扩展到卫星通信研究,随即组建了卫星通信研究室,科技人员在研究有限的引进设备和技术资料的基础上,在国产电子元器件的条件下,进行设备修复和研制设备工作。1977年,成功修复了10米天馈线系统、30°K致冷参放、上/下变频器,同时研制出从10米站中移走的基带单元、调制解调器、3千瓦高频功率放大器、3千瓦速调管、波导开关和卫星地面站检测控制台等科研样机和样管,基本满足了地面站通信系统对各种设备的要求,完成了“修复、配套”任务。

1975-1978年,电信一所继续进行10米天线卫星地面站设备配套工作,在上海邮电管理局和民航方面支持和协助下,将位于“飞机库”的10米移动站搬迁改建为固定站,恢复微波中继电路,构成了与上海长话局和电视台的电路连接,天线的指向区域也由太平洋上空转为印度洋上空。

至此,电信一所建成了国内第一座具有多种通信能力和广泛用途的上海虹桥卫星通信试验地球站,成为电信一所乃至全国开展卫星通信研发和电路试验的重要基地。

1977年虹桥卫星通信试验地球站作为当时我国唯一的试验平台,参加了中、德、法“交响乐”卫星通信试验,在“交响乐”试验中,电信一所虹桥卫星通信试验地球站接纳了国内众多研究机构,进行了时间同步、数据传输、电视传输、电视会议等试验,验证、确定了大量技术参数,为建立我国卫星通信传输体制、掌握地面站全套设备制造技术奠定了基础。

1985年,电信一所研制成功我国第一套卫星电视接收站,获1985年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邮电部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1986年电信一所研制成功我国第一套六米天线(双园极化)卫星通信地球站,获1987年邮电部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1988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

1986年,电信一所顺利完成了北京、内蒙古、新疆等地的卫星通信地面站设备建设,为国内卫星通信网的顺利开通做出贡献,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李鹏为我国卫星通信网开通典礼剪彩。虹桥卫星通信试验地球站成为我国第一个通过卫星向全国四十多个省、市、地区转播中央电视台节目的卫星地面站。

1989年,虹桥卫星通信试验地面站及所含6米(双园极化)卫星通信地球站、“交响乐卫星通信试验”、“租星”试验等10个项目被原邮电部所属中国邮电博物馆筹建处核定为“邮电文物重点保护对象”。

1994年,电信一所将其改建为数字卫星通信试验基地。

目前,电信一所对虹桥卫星通信试验地面站施行24小时值班制度,确保遗产安全保护。虹桥卫星通信试验地球站为电信一所新员工所史教育基地,以及卫星通信参观及研习基地,面向社会对外开放,参观需提前预约。

【责任编辑:王占朝】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