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库  >  2021专题  >  百年党旗红 国企新征程  >  红色阵地·百年遗产 > 正文
浙江三官堂油库同安钟

文章来源: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  发布时间:2021-06-25

在中石化浙江石油宁波分公司下属的三官堂油库,“老钟”可谓是一个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得形象,“他”今年已经84岁高龄了,身子骨可还硬朗得很,洪亮的声音,十米开外都听得见,大家都称他为油库里“辈分”最大的老员工,他呢,似乎对这个称呼很满意,无论刮风下雨,一年到头365天都在行政楼大厅里“执勤上岗”。只是,“老钟”不姓钟,他甚至都不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但他又确实是一口“老钟”,他,就是入选了中央企业工业文化遗产的宁波三官堂油库同安钟。

同安钟设立于民国时期,1938年4月由当时一个名为“全体服务团”的组织赠与同安火警会,寓意警钟长鸣保安全。当时的火警会就类似于现在的消防队,每当有火情发生,火警会专职人员敲响此钟,火警消防人员即可迅速出警救火,这一点,在同安钟身上镌刻的文字中也可得到印证。经过80多年的风风雨雨、时代更迭,同安钟整体依旧保存完好,通体褚黄,钟体光洁且无一处裂缝,钟声浑厚圆润,穿透性极强。

1958年,经商务部批准,浙江省宁波市三官堂油库开始筹建,考虑到油库的重要性与特殊性,当时的省公安厅特派武装民警常驻油库担任安全保卫工作,此时,同安钟归属于驻派油库的武装民警。

随着时代的变化,同安钟也不再用作提醒火警人员出警,据油库里的退休员工回忆,19世纪六七十年代,同安钟曾一度用作油库码头职工上下班的信号指令,那时候,宁波的城市发展规模并不是很大,位于如今江北与镇海交界的三官堂油库,可算是地理位置相当偏远了,因此也形成了油库早上班早下班的习惯,每到下午4点,在码头工作的员工们听到同安钟浑厚的“当当”声,就知道该下班回家吃饭了。

时间到了1977年,这一年,因政策的改变,武装民警不再担任油库保卫工作,全部撤离。鉴于长期以来良好的军民鱼水情,他们在撤离之际,将同安钟赠予油库。从那之后,油库一年年变了模样,软硬件设施逐渐提升,越来越现代化,同安钟也暂时完成了他的使命,油库机修组老员工英信洲给他单独打造了一个“单人间”,像宝贝一样锁了起来,存放进了机修仓库,让“老钟”过起了“退休”生活。

2016年,油库的仓库历经了一次搬迁,员工们逐一整理仓库内物品,让这枚小小的铜钟再一次“重见天日”。这一次,大家把他挂到了油库行政楼一楼大厅的横梁上,英信洲师傅利用自己多年的手艺,为他重新打磨了一枚崭新的钟锤,再系上一根鲜艳的红丝带,试着敲了一敲,没想到二十几年过去了,声音还是一如以往地响亮有力,仿佛逝去的岁月从未在它身上留下痕迹。

就这样,“老钟”又在油库里上起了班,迎来送往每一位员工,也提醒他们在工作中要时刻警钟长鸣,紧抓安全不松懈。身上的“同安钟”几个大字也依旧如同他八十多年前诞生之时人们给予他的寓意一样。每一年的中国石化公众开放日,当来自不同行业、不同职业、不同年龄的社会公众参观者们走进宁波石油的大门,解说员都会邀请参观者们敲响这口钟,并解说道:“同安钟是我们安全生产中一位特殊的监督员。” 2019年12月18日,国务院国资委在京发布了中央企业工业文化遗产(石油石化行业)名录,中国石化浙江石油下属宁波分公司三官堂油库同安钟入选。

“知史懂史”方能“鉴往知来”,在迎接建党100周年的重大时刻,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的关键节点,这枚小小的铜钟身上折射出的那颗保卫安全的初心,也在不断深化着安全警示:安全高于一切,责任重于泰山。

【责任编辑:王占朝】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