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库  >  2021专题  >  百年党旗红 国企新征程  >  红色火炬·百年人物 > 正文
铸就尘泥里淘金的绿色钢铁梦:于淑娟

文章来源:鞍钢集团有限公司   发布时间:2021-06-21

于淑娟,鞍钢集团钢铁研究院一级研究员,教授级高级工程师,钢铁研究院环境与资源所含铁固体废弃物处理与综合利用技术研发团队项目组组长。

半年内两次登上全国和企业的最高领奖台,获得“当代发明家”和“敬业爱岗楷模”两个“大奖”,这有些出乎于淑娟的意外。

但在鞍钢人心里,这些荣誉却是意料之中,因为他们知道:这个从事科研事业28年的女科研,凭着一颗匠心和一股“匠劲儿”,铸就了尘泥里淘金的绿色钢铁梦。

专于其中 方成极致

在鞍钢集团钢铁研究院的实验室里,于淑娟一边观察着正在做试验的仪器,一边说:“现在国家提倡科学发展、绿色发展,企业需要循环发展、挖潜增效,固废资源的有效利用就是我们的责任。”

对于黑色钢铁冶金企业来说,要实现“绿色”谈何容易。

过去,鞍钢堆放固体废弃物的料场晴天烟尘四起,雨天泥泞不堪。眼看着这些冶金废料白白丢弃,作为科研人员的于淑娟觉得十分可惜。顺应鞍钢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的要求,于淑娟踏上变废为宝的“绿色征程”。

2005年,于淑娟将自己的科研目标锁定在了钢铁生产各个工序产生的含铁尘泥上。当时,国外的技术多是采用转底炉、竖炉设备在泥里“淘金”,投资大、运行成本高;而国内大多数钢铁企业将尘泥堆放或外排,每年需要支出昂贵的处理费用。在这种情形下,于淑娟提出要依靠自己的力量点“泥”成金。

经过4年的艰难跋涉,于淑娟和课题组通过技术创新开发出的尘泥废料铁、碳、锌综合利用新技术,使鞍钢在含铁尘泥处理技术上取得重大进展,不仅是国内首创,而且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她主导建立的优化鞍钢含铁尘泥综合处理体系,实现了年处理含铁尘泥百万吨,含铁尘泥综合利用率100%、铁的回收率大于90%、碳的利用率达到100%。“含铁尘泥高效再资源化新工艺开发与应用”项目,在鞍钢本部、鲅鱼圈、朝阳基地推广应用,仅三年时间就为企业增效3.1亿元。

面对如此亮丽的成绩,于淑娟并不满足,更没有停下钻研的脚步。

烧结电除尘灰中富含钾,这种化学元素与烧结而言是有害物质,与农业生产却是重要的肥料。因为这样的发现,于淑娟开展“烧结电除尘灰无害化处理及高附加值利用技术研究”,完成烧结电除灰的收集与储运技术改造及分离末级电场除尘灰方案设计和工业试验,目前提取氯化钾生产线已完成工业方案初步设计。按课题可行性论证,从烧结电除灰提取氯化钾,不仅利于烧结生产,而且每年可回收5000吨左右的氯化钾,年利润可达700万元以上。

今年2月份,于淑娟负责的“石灰石尾石再资源化技术研究项目”结题。自2013年起,她和项目组用了三年的时间,改变石灰石尾石原有分选工艺,实现尾石中氧化钙含量在50%以上的石灰石粉的有效分离和直接生产烧结熔剂。自去年9月起,用石灰石尾石粉每年可代替锤式破碎机生产的石灰石粉42.5万吨,节约成本1469万元,实现了尾石无害化、环保效益、企业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用于淑娟的话来说,“从冶金废弃物中回收铁、碳等有用物质,去除锌、钾等有害物质,还有太长的路要走,太多的事可做。”潜心钻研,矢志变废为宝,于淑娟始终在路上。

无私奉献 甘之如饴

作为一名“敬业爱岗楷模”,于淑娟身上不仅有干一行爱一行的工匠精神,还有着无私奉献的孺子牛精神。

在实验室,于淑娟随手拿起一个手指甲大小的黑红色泥球说:“这就是用尘泥做成的球团,当年为了做试验,这样的尘泥球,我手工制作了3吨。泥里‘淘金’,这是个技术活,也是个体力活。”

尘、泥、渣排放现场环境差、危险性高。烟尘弥漫的除尘器部位、蒸气扑面的热渣处理系统、气味熏人的污泥池边……就是在如此环境下的20多个取样单位、近百个取样点,于淑娟先后取样1万多个,每次近两吨重的样品,都是靠她和同事一锹锹装进编织袋,再一袋一袋从现场拖拽到车上……

为获得课题的第一手资料,在现场做试验时,于淑娟常常要从早上7点工作到晚上8点。为了保证数据准确,她常常没时间吃午饭,一天下来连口水也没空喝。沉醉于科研课题的她,“白加黑”是常事,“5加2”是常事。直到有一天,因为做试验忘了时间,丢了孩子,于淑娟才觉得自己是多么疏于照顾家里。

工作环境虽苦,但在于淑娟的心里,爱岗敬业、追求卓越、甘于奉献的工匠精神,在劳模辈出的鞍钢一直薪火相传,根植这片沃土就应该这样。

“在我刚参加工作的时候,当时我所在原料组有6人,其中有3人是劳动模范,被人们称为‘劳模组’。”于淑娟说,一次她有一个问题向组里的老前辈请教,那位老前辈回到家里,翻遍了相关专业书籍,在得到准确答案后,仔仔细细地将解决问题的原理和具体办法倾囊相授。

“钱峰,王永,陈鹏,侯洪宇……”采访中,于淑娟一口气说出了10多个徒弟的名字。如今,于淑娟带过的这些硕士、博士都成了一个个科研项目的负责人。据鞍钢集团钢铁研究院负责人介绍,目前研究院正在攻关的科研项目就有240余项,全院平均每两个人承担一个科研项目。

坐在颁奖台下,看着身披绶带的于淑娟,钢铁研究院青年研发人员梁笑自心底油然而生一种敬意。“于姐身上体现的是爱岗敬业的务实精神和淡泊名利、勇挑重担的奉献精神,作为一名科研人员,就要像她那样,能沉得下心、专注于自己的科研领域。”

绿色钢铁的筑梦路上,于淑娟播种下的绿色种子,已长成参天大树,收获的是一片森林。

一念执著 一生坚守

斩获多项国际国内大奖,面对“发明女神”这一美称,于淑娟却说:“团队取得的这些成绩,离不开鞍钢良好的科研创新环境,离不开各级领导的支持与鼓励,更离不开团队的精诚团结与协作,我要感谢我的团队,感谢鞍钢!”

这是发生在首届“鞍钢楷模”颁奖现场的一段对话。

仅仅“感谢”二字,不足以表达于淑娟对鞍钢这片热土的挚爱。

于淑娟出生在锦州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高考时选择了包头钢铁学院(现内蒙古科技大学)。1988年大学毕业时,她因总成绩在毕业生中排名第一,拥有了优先选择工作单位的权利。“到鞍钢去”,她听从了内心的呼唤。

回忆起最初来到鞍钢的日子,已过知天命年纪的于淑娟依然感动,她说:“到了鞍钢,真的有种回家的感觉,同事们帮着搬行李到宿舍,还垫钱让我先买辆自行车。工作上,单位专门为我们制订了实习计划……从工作到生活,鞍钢让我感到温暖和踏实。”

时至今日,于淑娟仍记得1988年初到鞍钢,代表新入厂大学生发言时的誓言:“我将立足平凡科研岗位,脚踏实地工作,为鞍钢生产和技术进步尽自己的绵薄之力,交一份合格的人生答卷。”多少年后,有人高薪聘请于淑娟去外面发展,而与鞍钢结下深厚情感的她,不为所动。

入厂后,于淑娟被安排到9号高炉实习。在这样一个温暖的大家庭里,于淑娟说她工作时,就像给自己家干活一样。她每天早早到单位扫地打水,看各种仪表数据,认真记录各种事故的处理方法。半年实习结束时,她不仅能够与操作人员讨论问题,还能帮他们出点子,这让不少人开始对她刮目相看。

参加工作两年后,于淑娟开始独立负责“齐大山混合精矿烧结试验研究”科研项目;参加工作第五年,她负责球团黏结剂的研究,其核心是降低黏结剂用量,改善球团品位,为鞍钢开展的国家级项目——“富氧大喷吹”技术提供优质原料。该项目荣获省科技进步奖,沉甸甸的奖杯,让她感觉到冶金工业中那些容易被人忽视的细小粒子的分量。

在时光的流逝中,于淑娟成长为鞍钢在钢铁废弃物综合利用与减排方面的科研骨干,拥有专利26项、获得省部级及以上奖励26项。2007年于淑娟入选辽宁省第四批“百千万人才工程”百人层次,先后荣获辽宁省“巾帼先进个人”、鞍钢优秀共产党员、鞍钢技术拔尖人才、鞍钢劳动模范、鞍山市五一劳动奖章等诸多荣誉称号。

回首来路,于淑娟说:“没有鞍钢就没有我的今天,鞍钢是工匠精神传承最好的平台,浸润于这片热土,才有我今天的收获。现在是钢铁企业的寒冬,用科技为鞍钢创造出更大的价值。这,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

【责任编辑:王占朝】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