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库  >  2021专题  >  百年党旗红 国企新征程  >  红色足迹·百年走进 > 正文
【百年党旗红 国企新征程】中国航天的深山“特产”:上到火箭导弹,下到冰箱电扇

文章来源:新闻中心  发布时间:2021-06-02

编者按:4月15日起,“百年党旗红 国企新征程”暨“强国中坚 高质量发展看国企”网络主题宣传活动横跨大江南北,按区域分为东、西、南、北、中5条线路陆续开展采访,前往浙江嘉兴、陕西西安、四川成都、贵州遵义、江西赣州等20地,对多家国有企业40余个点位进行深入采访报道。活动由中央网信办网络传播局、国务院国资委新闻中心联合主办,组织中央重点新闻网站深入中央企业红色资源、生产一线,回顾报道国有企业在党的领导下成长起来的红色历史、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党的建设取得的累累硕果,宣传先进典型,讲好央企故事,展现国企“六个力量”地位作用,传承弘扬蕴含家国情怀、具有时代特征、体现国企特色的时代精神。

5月25日——5月29日,“百年党旗红 国企新征程”第二条采访路线前往四川成都、四川德阳、四川乐山、贵州遵义等地,通过重温三线建设的火红岁月,传承弘扬三线精神,向公众展示从三线建设走向新时代的国有企业风采。

 

1970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1984年国庆阅兵式上天安门前,首次向世界公开展示的现代化战略战术武器;1988年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对撞成功。这一项项重大成果,背后少不了航天江南人的一份心血和汗水。

中国航天科工航天江南扎根于三线56年,作为地空导弹武器系统战略后方基地,始终传承三线精神 弘扬航天精神,秉承“科技强军 航天报国”使命,铸造防空利剑 助力航天梦。

黔北高原 白手起家 凝聚拓荒者的智慧和汗水

备战备荒为人民,好人好马上三线。

 

上世纪60年代初,由于国际形势的变化,我国周边形势异常严峻。当初我国工业、铁路等过于集中在沿海城市,一旦发生战争,我国的工业将陷入瘫痪。为此中央决定建设第二套完整的国防体系和工业体系;将国防、科技、工业、交通等生产资源逐步迁入三线地区。在短短十几年间,上千个大中型工矿企业、科研单位星罗棋布于中西部地区,成为推动中国西部工业化的“加速器”。

061基地建设初期,干部职工人拉肩扛、战天斗地的投入基地建设。

1965年,在黔北高原的大娄山脉,“靠山、分散、隐蔽”的三线军工企业——061基地(中国航天科工所属航天江南)轰轰烈烈地拉开了建设序幕。

作为我国航天工业建设的第一个三线后方基地,061基地主要承担防空武器系统研制生产任务,是我国规模最大、配套齐全的战术导弹生产和科研基地,由35家单位组成,分布在当时的遵义市、遵义县、绥阳县、桐梓县,为我国国防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

1969年拍摄的061基地原3535厂防空洞洞体建设。

怀着为中国国防科技事业和工业奉献青春的热情,来自北京、上海、沈阳、哈尔滨、西安等城市的一大批三线建设者,义无反顾地驻进了黔北深山,住干打垒、喝稻田水,逢山开路、遇水搭桥,战天斗地,以“献青春献终身献子孙”的豪情,蒲公英般在深山里扎下了根。

为保密防空要求,061基地建设靠山隐蔽厂房外墙涂黑,这种厂房被称当地人为“落地拱”。

1970年12月,061基地首批航天产品装配成功,标志061基地建设后批生产能力形成。1977年7月,如流火一般的大漠,伴随巨大橘黄色火焰一支银色穿云剑直入长空。这一标志性的航天产品靶试成功后,一个集科研生产于一体、配套完整的战略后方基地在黔北的群山深处全面建成。

061基地早期生产的武器装备

二次创业 下海营商 书写勇立潮头的时代辉煌

1978年,中国历史翻开了改革开放新的一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上来的决定。随着“调整、整顿、改革、提高”八字方针的贯彻,军工企业普遍面临军转民的现实,“军民结合”成为军工企业实行转轨变型的指导思想。

061基地生产的具有代表性的支柱产品——航天汽车形成轻型载货汽车等50多个品种,单班年产5万台车的生产能力。

改革开放的大潮席卷而来,061的广大干部职工发扬“航天立业、团结拼搏、求实创新、追求卓越” 的 061基地精神,开始了军转民、以民养军的曲折探索,在困难面前果敢勇毅“第二次创业”。

原3531厂(国营风华机器厂)老厂房遗址

位于遵义市绥阳县风华镇的原3531厂(国营风华机器厂)是061基地的一个导弹总装厂,是061基地30多家单位中最大的一家军工企业,先后开发过电冰箱、电风扇、空调器和印刷机等产品,是当地推进产业融合发展的先驱者。

原3531厂(国营风华机器厂)电冰箱生产线

◆1983年11月,该公司成立电冰箱筹备组;

◆1984年9月,首批“风华牌”12台电冰箱样机生产完成;

◆1986年7月,引进新加坡ACMA公司生产线正式投产;

◆1988年12月,风华牌BCD—180四星级双门电冰箱获国家银质产品奖;

◆1991年4月,在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主办的“第四届北京国际博览会”上,风华牌系列电冰箱荣获本届国际博览会金奖;

◆1997年9月与海尔集团进行合作。十多年的时间里,120万台风华牌电冰箱走向全国,为千家万户居民带去了方便和幸福。

 

50年前,年仅6岁的凌建平跟随满腔热血的父亲,从上海来到这个山沟沟。凌建平现在是原3531厂老厂房遗址的一名保安员,在他的记忆里,风华冰箱一度成为当时抢手的热销货,厂房到处都是排队等着提冰箱的热闹场景。

1984年,061基地研制生产的多个型号参加国庆35周年大阅兵,为国防现代化建设做出突出贡献。

从初涉市场到搏击商海,061基地留下了三线航天人“二次创业”的艰辛足迹。

十多年时间里,061基地在圆满完成航天型号任务的同时,承担了重离子回旋加速器和正负电子对撞机等国家重大装备项目关键部件攻关,先后开发录像机、传动器、挖壕机、汽油机、拉丝机、井深仪、加速器、计算机、切割机等民品300多项,其中15项填补国内空白,50余项达到国内外先进水平,近40项获省部级以上科技进步奖,惊人的数字背后,是令人赞叹的创造热情和无畏勇气。

转型升级 续写辉煌 只为五星红旗高高飘扬

世纪之交的中国风云激荡,在人们期盼新千年到来的时候,国企改革也步入“深水区”。

20世纪中后期,由于体制机制、产品结构、创新能力、遗留问题、冗员负担、社会职能等主客观因素的交织影响,计划经济年代曾令人艳羡的“三线”企业普遍陷入亏损,迎来了严峻的生死考验,与呼啸前行的时代列车渐行渐远。 

2002年6月18日,航天科工集团公司361工程奠基仪式在贵阳市小河经济技术开发区举行。361工程是原061基地调迁改造项目代号,该项工程于2000年批准建设,历时10年建成。

曾经勇吃“螃蟹”的061基地一度变得冷清萧条,债台高筑、车间停产、收入减少、职工下岗、人才南飞……进入新世纪,061人不破不立!通过实施企业破产和“九五”调整改造,扭转基地连续多年亏损局面,形成新的研发生产能力,“一园三地多点”格局初步形成。

2015年,原061基地转型升级为中国航天科工第十研究院,2019年9月,正式更名为航天江南集团有限公司后,以航天江南为主履行企业职责,是我国地空导弹武器系统三大总体单位之一,是国内唯一专业配套相对完整的地空导弹武器系统战略后方基地。

 

航天江南研制的武器装备亮相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式

56年来,航天江南先后承担多型航天产品的研制生产任务,并交付部队,为国防建设作出了应有的贡献。研制生产的武器装备多次参加重大军事演习和阅兵。

航天江南研制的武器装备参加纪念建军90周年阅兵

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阅兵式上,所有武器装备方阵中均有航天江南配套产品。充分发挥专业技术优势,航天江南承担了多个国家重大工程和重点型号配套产品的研制生产任务。

1965年9月,由北京原七机部707所电源研究室和上海机电二局长宁蓄电池厂合并组建贵州梅岭电源有限公司(原名梅岭化工厂),成为我国第一批实行厂所合并的军工企业,也是第一批获得国家军工产品科研生产许可证的单位之一。图为现梅岭电源科研大楼。  

航天江南所属贵州梅岭电源有限公司(原梅岭化工厂),伴随着共和国前进的步伐和改革开放的春风一路走来,以振兴航天事业为己任,走过了半个多世纪的辉煌历程,现已发展成为一个集研究、设计、试制与批生产为一体的国有企业。无论是“北斗”闪烁,“长征”升空,还是“神舟”飞天,“嫦娥”奔月,“天问一号”火星探测,每一次中国航天的喝彩,都离不开梅岭电源。

梅岭电源研制生产的配套电源在发射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上天的长征一号火箭上使用。

“从为我国第一枚自主研发的导弹及‘东方红一号’人造卫星研制生产配套电源开始,56年来,为我国‘海、陆、空、天、电’等领域的200多种装备型号研制、生产了1500多种配套电源产品。其中,为人们所熟知的‘长征’系列火箭、‘神舟’系列飞船及‘嫦娥’探月工程等航天飞行器的‘心脏’均出自我们梅岭人之手。”晒出企业丰硕的成绩单,航天江南科技委副主任、梅岭电源原董事长魏俊华如数家珍。

锂电池原材料对环境温度和湿度比较敏感,梅岭电源锂电池研制厂房不同生产车间的湿度各不相同,其中注液间对湿度要求最高,室内湿度需要控制在1%以下。

梅岭电源特种化学电源国家重点实验室,是由国家科技部2015年批复建设的,以我国航空航天领域重大装备和国防科技工业重点装备需求未来发展需求导向,开展高比特性特种化学电源技术研究、特种化学电源长寿命快速激活技术研究和新型高性能化学电源技术基础研究的创新研发机构。

在特种化学电源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电池例行实验室,这台模拟运输设备从建厂使用至今,已有近50个年头,是该实验室运行寿命最长的一台设备。

目前,该实验室拥有三个化学电源专业研究室、例行试验室、理化分析室和无损检测室。实验室拥有全国最大的锌氧化银电池和热电池生产线,核心产品在航天型号应用率超过80%。

“实验室瞄准科技前沿和重大需求,高质量推动三个研究方向的技术创新攻关,解决了锌银蓄电池维护性问题,电池湿荷电寿命达到450天,指标处于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有力地支撑了宇航员出仓、嫦娥五号探测器等航天重大工程的实施。”魏俊华表示,梅岭电源特种化学电源国家重点实验室具备完整的国防航天领域化学电源技术研究、试验验证、产品检测、应用研究与工程化能力。

 

航天江南研制的武器装备亮相国庆70周年阅兵式

从最初的061基地到现在的航天江南,无论哪一代的航天江南人,始终胸怀“科技强军,航天报国”的初心和使命;无论走多远、走多久,每一代航天江南人,咬定青山不放松,忠诚、奋斗、担当、奉献的精神代代传承。

【责任编辑:语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