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库  >  中央企业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  >  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获得者名单 > 正文
心怀航天强国梦 为铸利剑何惧险
——记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获得者徐立平

文章来源: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发布时间:2021-12-08

徐立平,中共党员,1968年10月出生,1987年9月参加工作,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四研究院固体火箭发动机装药总装厂固体火箭发动机燃料药面整形组(徐立平班组)组长。

30多年来,徐立平同志始终坚持和发扬航天精神,默默坚守奉献在极其危险的航天固体发动机整形岗位,练就一身绝技绝招, 成为我国航天固体推进剂整形技术领域的领军人物。他以严慎细实的极致追求、以国为重的赤胆忠诚、精湛过人的高超技艺为火箭上天、导弹发射、神舟遨游、北斗导航、嫦娥探月等航天重大工程任务“精雕细刻”,让一件件“大国重器”华丽绽放,被誉为新时代“雕刻火药的大国工匠”。

徐立平同志先后被评为或授予最美航天人、航天技术能手、三秦工匠、三秦楷模、全国技术能手、中华技能大奖、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最美奋斗者、感动中国人物等殊荣,荣立个人三等功2次,集体二等功1次;2017年3月,徐立平同志被中央宣传部授予全国重大先进典型“时代楷模”,2018年3月当选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2019年9月,被授予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徐立平家庭被授予全国最美家庭、全国文明家庭;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国防科技工业局、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华全国总工会四部委,陕西省委、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党组分别作出向徐立平同志学习的决定。2018年,徐立平参加了由中宣部、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共同主办的“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百姓系列巡回宣讲活动,进行专题宣讲15场;2019年,国家“砥砺奋进的五年”大型成就展展出了徐立平的先进事迹;2019年,徐立平的事迹参加“时代新人说——我和祖国共成长”演讲比赛,分别获得优秀奖、铜奖、金奖;近5年来,徐立平应邀为各地党政机关、军队、学校和企事业单位宣讲航天精神50余场次;徐立平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举办近百场,宣讲一路、感动一路;作为全国人大代表,徐立平积极为航天事业发展和国计民生建言献策,宣讲两会精神;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光明日报、工人日报等主流媒体广泛深入报道徐立平同志的先进事迹,在神州大地引起了广泛强烈、持久深远的反响。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和航天一线技能工人的杰出代表,徐立平同志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的殷切希望和重托,大力弘扬航天精神和“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勇于担当、拼搏奋斗,以实际行动诠释着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执着信念,在建设航天强国的宏伟征程中实践着自己无悔的人生追求。

航天危险岗位的“技能大咖”

固体火箭发动机是运载火箭和导弹武器装备的“心脏”,为火箭和导弹全程飞行提供动力,而发动机推进剂燃面的尺寸和精度直接决定着导弹的飞行轨道和精准射程。30多年来,徐立平一直用心做着一件事——用特制刀具给火箭固体燃料药面进行微整形,使其符合设计要求。这项工作迄今仍然是一项世界性难题,再精密的机器也无法完全替代人工;这也是一道极为精细的工序,每一刀的精确程度,直接影响着导弹武器的飞行轨道和精准射程;这更是一道极度危险的工序,稍有不慎就会燃烧爆炸,操作人员安全逃生的机会一丝都没有,而在这个被称为“在炸药堆上工作”的岗位,徐立平一干就是34年。1987年,不到19岁的徐立平从技校毕业后,在母亲的建议下来到她曾经工作过的整形车间工作。为了练好手上功夫,徐立平同志从最基础的拿刀、握刀学起,努力钻研练习技能,练坏磨平了30多把整形刀具。通过不懈努力、勤学苦练,徐立平练就一手高超的整形绝技, 用手摸一下,就知道如何修整出符合设计要求的药面。0.5毫米是固体发动机药面整形允许的最大误差,而徐立平整形的精度不超过0.2毫米,成为药面整形领域响当当的“一把刀”。30多年来,徐立平整形的产品始终保持着100%的优质率和事故为零的纪录,圆满完成了我国多种战略战术导弹、载人航天、固体运载等国家重大任务固体火箭发动机的药面整形任务。

基层一线车间的“创新达人”

由于国防建设需要,航天固体火箭发动机使用的燃料含能量愈来愈高,一位院士这样形容其风险:“用一个小钢球顺着药面滚上半米,这些高敏感的火药就会被点燃,而其燃烧的温度可达数千度。”怎样不断提高生产效率,保证操作人员安全,是徐立平一直思考和研究的问题。2005年,徐立平的一个同事就在给一个小型固体发动机进行药面整形操作时,刀具不小心碰到了发动机金属壳体,发生爆炸,同事当场牺牲,这带给徐立平强烈悲伤和震动,他发誓只要还在整形岗位,一定要研制出更多、更好用、更科学的刀具。经过反复探索和实践,徐立平根据不同类型的发动机、整形的不同阶段和不同部位,设计、制作和改进了30多种刀具,申请30项国家专利,有9种获得国家授权,一种获得陕西省国防科技工业职工创新大奖,一种被工厂命名为“立平刀”,使工作效率大幅提升,操作可靠性和质量稳定性都得到了有力保证。同时,徐立平同志针对岗位大、小整形组各自擅长手工和机械整形技术的特点,开展手工和机械整形技术双向培训,使班组成员全都掌握了手工和机械整形相结合的方法。在国内最大的立式整形机设计制造完成后,徐立平同志提出数十项改进建议,编写整形机整形程序,实现了数控整形机在药面整形工序的成功应用,更填补了国内空白。他不断总结操作经验,编写了20余种工艺规程和标准,带领班组完成了30多项技术革新,极大推动了工艺技术进步。

紧急关键时刻的“无畏先锋”

选择整形岗位,就意味着选择与危险为伍。药面微整形要求操作时,工作现场最多不超过两个人。戴上护具,开始工作,只有眼睛在注视,双手和刀具在移动,绝不能出现一丝疏忽和任何纰漏。徐立平在把日常岗位工作做到精致精细精准的同时,在执行重大危险任务时,更是冲锋在前并圆满完成任务,充分发挥共产党员在关键时刻的先锋模范作用。1989年,我国某重点型号发动机进入研制攻坚阶段,连续两台发动机试车失利,又一台即将试车的发动机再次出现药面脱粘。为了彻查原因,在当时没有先进检测设备的条件下,技术专家组决定成立突击队就地挖药寻找“病根儿”,当时还不到21岁的徐立平主动请缨加入。狭小的空间,半躺半跪在成吨的炸药堆里,突击队员们用木铲、铜铲小心翼翼一点一点抠挖。作为最年轻的突击队员,徐立平每次进去总要坚持多干几分钟。如同蚂蚁搬家一般,历时两个多月,挖出300多公斤推进剂,成功查清故障原因,修复后的发动机地面试车圆满成功,保证了国家任务进度。任务结束后,徐立平的双腿却疼得几乎无法行走。2005年冬,为查明某重点型号发动机质量问题,急需在发动机特定部位打孔取样,技术过硬的徐立平挑起了这份重任。他不停钻进钻出发动机,测量、取样、调整设备,刺鼻的气味让他头痛欲裂,但仍没有停下工作。由于徐立平的精准判断和操作,预定样块被准确取出,使故障顺利找到,保证了发动机试车圆满成功。而30多年来,像这样艰难危险的任务,徐立平都不记得自己已经承担过多少次了,但只要组织和任务需要,他就会毫不犹豫地冲上去,100%可靠、100%成功,是徐立平对国家和事业的庄严承诺。

始终不曾改变的“匠心情怀”

一把整形刀,徐立平一握就是34年。在同事和家人眼中,徐立平就像一台冲劲十足、不知疲倦的“永动机”。作为班组长,他尽职尽责、精益求精,以严慎细实的作风和认真负责的态度对待班组每一项工作, 100%保证了本工序产品的质量和安全。他把团队成长当作重要职责,认真发挥“传帮带”作用,把数十年摸索和掌握的经验和技能毫无保留地教给青年职工,帮助他们成长, 给他们压担子。他带领的班组青年中有4人担任了重点班组副组长,17人成长为国家级技师和技能骨干。徐立平所在的班组被中国国防邮电工会和航天科技集团公司联合命名为“徐立平班组”,被授予“全国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为了给导弹和火箭“腾飞”提供更强大的能量,固体发动机蕴含的能量越来越高,与之相伴,徐立平工作的危险性和难度也与日俱增。30多年来,徐立平体味过老一辈航天人以苦为乐、以国为重的奋斗精神,也经历过亲兄弟因公致伤、好工友壮烈牺牲的切肤之痛。但徐立平说,每当看到自己精心操作的产品呼啸苍穹时,心中的自豪是任何东西都换不来的,只要国家和事业需要,他就会一直做下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徐立平干一行、爱一行,爱一行、精一生,以严慎细实的极致追求、以国为重的赤胆忠诚,为铸就大国长剑、助推火箭发射执着坚守、“精雕细刻”,在建设航天强国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壮丽征程中,不断书写着新时代“工匠精神”的精彩传奇。

【责任编辑:温存】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