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库  >  2022专题  >  对标“世界一流”央企加速奔跑  >  企业案例  >  典型样本 > 正文
中国海油:以对标促提升 助力建设中国特色国际一流能源公司

文章来源: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  发布时间:2022-03-28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海油)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牢记习近平总书记“6.25”贺信精神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扎实推进对标世界一流管理提升行动,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2021年实现营业收入8178亿元、利润总额1196亿元、净利润875亿元,均创历史最好水平,全员劳动生产率突破360万元/人,全年累计实现降本超110亿元,成本费用利润率创七年来最好水平。

强化领导,构建闭环,发挥总部统领“牵引力”

一是立足“一高一严”,抓实动员部署。“高标准”构建三位一体的组织体系。中国海油集团总部成立以党组书记、董事长为组长、党组成员为组员的对标提升行动领导小组,以部门主要负责人为组长的专项工作组,所属单位成立以主要负责人为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构建三位一体组织体系,形成统筹谋划、上下贯通、层层部署、一体推进的工作局面。“严要求”落实督办机制。组织召开集团公司年度工作会议、领导干部工作会议、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会议、对标提升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会议,明确各项工作要求,通过季度工作报告督促对标提升任务落实落地,切实做到“对真标、真对标”

二是坚持“三个强化”,系统推进提升。强化融合协同,有序推进实施。中国海油将对标提升行动与集团“五个战略”实施方案、“十四五”规划深度融合,与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总部机关化”问题专项整改协同推进,与降本提质增效等日常工作同步实施。强化纵向支撑,发挥顶层设计作用。锚定建设中国特色国际一流能源公司战略目标,研究制定包含一个目标、三个阶段和八个步骤的总体工作方案,构建分层级分领域对标体系,建立集团公司和所属单位对标提升工作清单,“一企一策”指导各单位“锻长板”“补短板”“抓重点”。强化督促指导,做好过程管控。遵循“跟谁对、对什么、怎么对、找差距、定措施、抓落实”对标管理六步法,根据不同对标提升任务、不同进展阶段,实施差异化管理,以月保季、以季保年,严把工作进度和质量关,确保对标提升行动见实效。

三是发挥“考核风向标”,增强对标活力。中国海油按照“严考核、硬约束,重激励、促落实”原则,根据不同任务特性和管理要求,制定总部、所属单位两个层级,涵盖业务指标、约束指标和激励指标三个维度的“3+2”考核标准,开展对标提升行动业绩考核,将考核结果纳入总部部门、各所属单位年度绩效考核,推进对标提升行动落实落地,截止2022年2月,对标提升任务完成率达96.25%。

锚定目标,突出重点,抓实对标提升“发力点”

一是聚焦“短板弱项”,突出一个“精”字。选取BP、壳牌、道达尔、雪佛龙、挪威国家石油公司等世界一流企业或行业领先企业作为对标对象,解决“跟谁对”的问题。聚焦战略规划管理、总部职能定位、管控流程、产业板块均衡发展、精益化运营管理等维度细分对标领域。油气勘探开发业务重点突出增储上产、油田运营管理、绿色能源转型、国际化发展对标;专业技术服务业务重点突出科研能力建设、核心能力建设、国际化发展、QHSE管理对标;天然气发电与炼化销售业务重点突出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运营管理、营销管理、科技管理、国际一流贸易对标;金融服务业务重点突出产融结合、绿色金融服务对标,解决“对什么”的问题。把握对标方法,以重点任务为对标基准面,系统挖掘指标差距表象背后的深层次原因,针对性制定管理提升措施,确定清晰的时间表、路线图,解决“怎么对”的问题。

二是发挥“典型示范”,突出一个“领”字。结合海洋石油业务特点,以突出油气主业、科技创新、风险管控、数字化转型“四个突出”为核心,系统总结近三年来优秀管理创新和实践,全面开展树标、学标、创标活动。“中海油服”和“气电集团”入选国资委国有重点企业管理标杆企业,“以战略为导向的风险管理体系”和“销售侧管理数字化转型系统”入选国资委国有重点企业管理标杆项目,同时集团内部选树推广对标管理提升示范企业3家、示范项目15个,切实发挥先进典型得示范引领作用。

三是搭建“交流平台”,突出一个“学”字。紧扣对标目标和能力短板,针对不同层级、不同业务领域人员特点和培训需求,分层次分专业开展专题培训,促进各层级干部员工深刻理解对标提升行动重要意义,认清企业发展环境以及与世界一流的差距,统一思想认识,激发工作动力,形成群体共振效应。建立日常沟通机制,定期组织对标联系人工作会,贯彻落实对标提升行动有关要求,交流经验做法。组织“树标杆、学标杆”系列交流,开展管理提升走基层活动。编制10期《对标世界一流优秀实践》,分享内外部对标提升先进理念、优秀实践。依托海洋石油报等多种载体开展宣传活动,营造良好的对标提升活动氛围。

聚焦主业,强练内功,提升公司高质量发展“硬实力”

一是公司治理体系更加完善。建立“一个整体、两个层次”战略管理体系,战略执行能力明显提升。完善公司“一章、两制、八规则、四清单”,将党的领导与公司治理深度融合,规范各治理主体的权责边界、决策程序和运行规则。子企业董事会应建尽建、外部董事占多数的比例达到100%,主要二级单位实现监事会全覆盖。建成“一套治理架构、两项管控机制、三个管理中心、四个重点领域”的风险立体防控管理体系,构建以董事会为核心的全面风险管理组织体系,健全各司其责、协同运作的风险防范机制,公司合规经营能力持续提升。将风险管理理念、内控框架与公司治理和业务实际相融合,持续优化内控制度体系,组织发布制度77项,废止制度131项。

二是增储上产成果显著。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大国内油气勘探开发力度的重要批示精神,坚定不移实施“七年行动计划”。油气供应量创历史新高,2021全年生产原油8187万吨、天然气338亿方。其中,国内生产原油4864万吨,同比增长322万吨。渤海油田原油产量上产超3000万吨,成为国内第一大原油生产基地。油气勘探成果丰硕,成功探获垦利10-2、宝岛21-1等4个大中型油气田,新增石油、天然气探明地质储量分别为3.09亿吨、1320亿方。海外圭亚那项目再获4个亿吨级大发现,成功评价4个亿吨级油气田,可采储量突破100亿桶油当量。

三是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取得重大突破。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科技创新对主业发展的支撑作用明显增强。深水油气开发技术取得重大进展,“深海一号”超深水大气田成功实现3项世界级创新,攻克12项“卡脖子”装备国产化难题,获评全国十大科技新闻和央企十大国之重器,标志着我国海洋油气勘探开发实现了从300米水深向1500米水深的历史性跨越。旋转导向与随钻测井技术实现全规格、全功能作业能力覆盖,一次入井成功率从79.10%提升至90.18%。中国海油4项优秀科技成果荣获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

四是数字化转型取得突出成果。推动业务与信息化深度融合,积极挖掘数据要素价值。中国海油勘探开发数据治理成果荣获2021年国际数据管理协会(DAMA)中国分会颁发的“数据治理专家奖”及“数据治理最佳实践奖”。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发展迈出新的步伐,9个海上平台完成无人化改造;我国首个海上智能油气田群—东方气田群建成投运;秦皇岛32-6智能油田建设项目建成投用,获中央电视台、新华社等主流媒体报道。

【责任编辑:温存】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