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发布时间:2022-04-28
13年前,“安下心、扎下根、不出油、不死心”的豪言壮语,对郭旭光是陌生的。
今天,这份铮铮誓言随着两个十亿吨级大油田的高效勘探之路,已融入郭旭光的血液里。
13年前,放弃优厚待遇,从大都市来到西北边陲克拉玛依的硕士研究生郭旭光信念坚定:扎根戈壁,投身石油勘探事业;科技报国,保障国家能源安全。
13年过去了,当全国劳动模范,中国五四青年奖章获得者,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副院长、勘探所所长郭旭光回望科研之路时,他发现:在“安下心、扎下根、不出油、不死心”的石油精神中,总能清晰地看到当初那份信念的传承和践行。
一个信念:科技报国
一个人的信念,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几代石油人的信念,可以改变一个城市几代人的命运,让不可能变为可能,书写令世界瞩目的石油奇迹。
2020年3月2日,准噶尔盆地当年首个勘探“春雷井”——玛湖26井,在世界最大砾岩油田的玛湖油田“炸响”。
得知这个消息后,郭旭光久久不能入眠。上一次兴奋得难以入眠是在2019年初。那天是2019年1月8日,在北京召开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由新疆油田公司牵头负责的“凹陷区砾岩油藏勘探理论技术与玛湖特大型油田发现”项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玛湖十亿吨级大型油田的发现历时30余年,几代新疆石油人踏遍广袤的准噶尔盆地,跨越石油勘探禁区,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奉献石油人的智慧和担当。作为玛湖地区和吉木萨尔地区两个十亿吨级大油田发现的主要参与者,郭旭光是这份奉献精神的传承者,更是一名科技报国信念的优秀践行者。
2008年7月,26岁的郭旭光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专业硕士毕业。毕业后,他选择了新疆油田,在这里实现科技报国梦。如今,他做到了!
相比2019年的那天,玛湖26井更让他喜悦。一方面,因为玛湖26井出油的层位属于玛湖凹陷斜坡区中浅层,玛湖凹陷斜坡区中浅层具有埋藏浅、储层物性好的特点,是寻找高效区块的重点领域;另一方面,玛湖26井在中浅层获得高产工业油气流,是玛湖规模高效勘探的延续,是玛湖地质认识创新的延伸。
一种革新:打破禁区
勘探科研工作是枯燥的,是一场自己与自己的博弈,更是一场从不可能到可能的革新之旅,对此郭旭光深有体会。
自2008年硕士研究生毕业至今,从玛湖油田的发现到吉木萨尔页岩油油田的诞生,郭旭光一直在世界级的“勘探禁区”里徜徉。
玛湖砾岩在3500米以下从未发现过优质储层,是世界公认的“勘探禁区”,被他和团队征服了。60年来已有的“禁区定论”,他和团队突破了,实现了为祖国找大油田的梦想。
玛湖砾岩中的原油,其稀缺的环烷基组分被称为“石油中的稀土”,是航天等领域建设不可替代的专用油品。目前,玛湖大油区的产能建设全面展开,已建成百万吨油田,将实现“‘十四五’末年产原油500万吨”的目标。
在玛湖勘探全面突破的同时,郭旭光带领团队向吉木萨尔页岩油发起进攻,而当时页岩油勘探在国内无成功先例可循。
在发现十亿吨级吉木萨尔油田中,创立的中国陆相咸化湖盆页岩油富集理论和技术体系,填补了国内页岩油地质评价技术的空白,研究探索形成的地质认识和技术成为国内页岩油勘探开发的“宝典”。这是由郭旭光所带领的金胡杨勘探团队交给国家的又一份答卷。目前,吉木萨尔页岩油产能建设工作已全面启动,并成为国家级陆相页岩油示范区。
地质认识的创新,伴随着郭旭光的科研实践,有力推动了玛湖油田和吉木萨尔油田的发现,也丰富了高效勘探理念,让曾经被认为属于“勘探禁区”、甚至无效开发的玛湖油田,走到国内油气勘探开发的聚光灯下。
按照中国石油加快玛湖油区开发上产的决策部署,以及逐层解剖大玛湖10个层系的工作要求,新疆油田组建了专门的研究攻关团队和项目组,一层一层研究部署,加快落实主力储层,深化研究中浅层,快速突破接替层,积极探索准备层。
一份担当:源头创效
2020年3月,为了夯实准噶尔盆地规模上产和稳产的资源基础,确保“十四五”以后玛湖油田500万吨能长期稳产,郭旭光整合勘探所研究力量,抽调专家和骨干力量,组成了玛湖地区新层系、新领域勘探研究的攻关会战小组。
作为一名有着16年党龄的共产党员,郭旭光非常重视党员在攻关小组的榜样作用。在他的协调组织下,攻关会战小组中党员人数占90%,党员的科研合力让党旗高高飘扬在准噶尔盆地高效勘探的主战场。
2020年6月10日,玛湖凹陷玛南斜坡油气勘探传来喜讯:玛湖28井夏子街组试获工业油流,日产油12.33立方米,日产气1030立方米。证实了这个地区夏子街组具有较大勘探潜力,有望成为玛湖凹陷勘探的重要接替层系。
玛湖28井的获油,是郭旭光和团队2020年推进高效勘探的一项重要成果,更是向方案源头要效益的又一次践行。
勘探研究工作充满了很多不确定因素,具有较大风险。这场革新之旅,除了要耐得住寂寞,守得住初心,还要在勇于承担风险的同时,向方案源头要勘探效益。
从玛湖油田到吉木萨尔油田的发现,科研风险外化于一口又一口在未知领域甩开的预探井上,也内化在一次次推倒重来的研究方案上。
“为了提高钻探率、降低科研风险,就需要更细致、更科学地论证方案,从源头上降低风险,增强高收益的可能性。”郭旭光不仅这样要求自己,也将这个重要的效益准则贯穿到科研管理中。
对地质科研人员而言,人类历史的长河,不过是经历了数亿年变迁的油气层系的一个点。对郭旭光而言,那一个个点却是国家能源安全能否得到保障的一道道光,也是他心底里始终追寻的信念之光。
13年来,郭旭光在准噶尔盆地油气发现的创新之路,成为新疆油田公司推行高效勘探理念的一个重要缩影。
作为油气高效勘探理念的践行者,郭旭光始终冲锋在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前线。从西北缘玛湖油田到腹部前哨地区,从东部吉木萨尔油田到全盆地寻找有利领域部署风险探井,无论郭旭光走到哪里,都留下了新疆油田“安下心、扎下根、不出油、不死心”的誓言。
【责任编辑:温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