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电网“电博士”志愿服务队:电力博士 电亮未来
南方电网“电博士”志愿服务队:电力博士 电亮未来

文章来源: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发布时间:2022-04-28
南方电网广西电网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电博士”青年志愿服务队现有团队成员89人,其中35岁以下青年占比77.5%;博士11人,其余成员均为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曾获第五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金奖、第十三届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项目奖、广西青年五四奖章集体等荣誉,相关事迹入选全国电力企业社会责任优秀案例,获中国青年报、央广网、学习强国、新华社、人民网等主流媒体报道百余次。
“电力博士 电亮未来”科学课堂中小朋友们积极活跃
“电博士”志愿服务团队聚焦偏远地区教育问题,常态化开展“电力博士 电亮未来”科学课堂,给孩子们带去科学的启蒙,将所掌握的电力前沿科技成果研制成为生动的科学小课堂,实现“三个一同”:与孩子们一同动手,一同实验,一同去发现科学的奥秘,给孩子带去科学的启蒙,电亮大山里的孩子们的“心灯”。一直以来,该团队深入乡村基础教育领域进行科学教育“精准帮扶”,有效填补了贫困地区及乡村科学教育缺口。
“电博士”志愿服务团队精准聚焦偏远地区基础教育“三缺三不缺”的矛盾(不缺硬件缺软件,不缺设备缺师资,不缺书本缺思路),将自身的人才优势、研发优势、前沿优势与偏远地区、偏远小学、留守儿童的扶贫扶志、教学帮扶需求紧密结合在一起,突破传统帮扶模式,通过亲自设计、亲手制作,把自主研发的前沿科技成果转化成科学实验带进山区小学,让孩子们感受到科学的魅力,在广西14个设区市学校开展扶贫扶志扶智行动,受益学生超过90万人,用“万家灯火”点亮求知的“星星之火”。
在偏远山区的学校里,“电博士”志愿服务团队不教琴棋书画,也不做操、不画画,“前沿科技”是“独门绝技”。该团队以帮助学生立志成才为核心,以“固点、串线、组面”为思路,以接触前沿科技为方法,聚焦“双碳”目标实现、新型电力系统构建等国家战略,将“无线电能传输”“高压放电试验”“新能源发电”等国际领先的科技成果,转化为“电从空中来”“雷电小课堂”“音乐特斯拉”等一系列看得见、摸得着、很好玩的科学实验和系列课程包,融入“线下+线上”的科学课堂,通过科学实验演示、科技知识传递、课后实验布置、实验课程录制线上推广、网络直播等多种方式,让孩子们接触到世界前沿科技、感受到科技在改变生活。
“电博士”演示静电小实验
“电博士”志愿服务团队建立长效激励机制保障。一是精培养,每个博士挂点一个学校或实验中心,联系20位小电博士,持续跟踪参与实验课堂前后孩子们的思想变化情况,挑选出课堂参与积极度高、对科学实验兴趣大的孩子进行着重培养,打造了156名“小小电博士”的成长典型。二是重选树,评选明星“电博士”,树立优秀志愿者的形象,形成“以优带群”“以优促学”激励机制,提升志愿者们的创造力和积极性。三是搭平台,将博士团队挂靠科技项目团队及创新工作室搭建平台,定期搜集技术创新成果进行课程转化评估,确保科技成果支撑及费用支出。四是推创新,将国际领先的科技成果转化成可复制推广的课程包,充分保障教学质量和课堂效果。
通过“电博士”的科学课堂,孩子们第一次接触到了世界前沿科技,第一次感受到了科技的魅力,第一次认识到了知识正在改变生活。让志愿者们万万没想到的是,从第一堂“电力博士 电亮未来”科学课堂开始,每一节课都热闹爆棚,孩子们纷纷排队,争相体验博士们设计的电力实验;在贺州曹碓小学,志愿者在即将离开时,孩子们端着没有吃完的饭盆,冲出教室挥舞着小手,不舍地为志愿者们送行;在上林云桃小学,校长盛情邀请志愿者们给另一个班的孩子们再上一堂课,孩子们利用午休时间,“加班”享用了知识的大餐。一个个“万万没想到”,让团队多了一份责任和动力,很多孩子的梦想已经从当“明星”“老板”,逐渐变成了当“科学家”“工程师”,团队志愿者的心态也从以前的“没时间去”到现在的“挤时间也要去”,孩子们的点滴成长让他们有了更多的责任和担当。
在河池东兰劳动学学,电博士为小朋友展示灯泡的发光原理
该团队目前已形成“1+14+N”的服务模式,通过联动共青团广西区委、广西消防以及系统内外多家企事业单位,带动超过900名各界青年参与“电博士”志愿服务活动。吸收电力博士担当“主力”、党员技术专家勇担“主力”,引领社会力量争做“主力”,不断扩大团队的“朋友圈”,电亮更多偏远地区孩子们的梦想。通过线下实体授课、线上开展“空中课堂”网络直播、开发推广系列课程包等方式,开展志愿服务超150次,服务人数超90万人,建立“电博士实验中心”,联动超30个小学,与广西消防联动开展直播授课,话题阅读量超90万次,获得师生们的一致好评与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打造了电网助力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新典范。中央文明办、共青团中央、中国志愿服务联合会、共青团广西区委等上级单位对该团队给予高度肯定和大力支持。相关事迹获新华社、人民网、共青团中央、学习强国等主流媒体报道上百次,被写入新华社内参。曾获第十三届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项目奖、第五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金奖、第二十四届广西五四青年奖章集体、2020年广西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金奖等荣誉,并入选全国电力企业社会责任优秀案例,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责任编辑:温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