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库  >  2022专题  >  央企奋斗者 逐梦正青春  >  榜样 > 正文
航天科技第五研究院总体设计团队:探索浩瀚宇宙 建设航天强国

文章来源: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发布时间:2022-05-30

2021年5月15日7时18分,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成功着陆于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预选着陆区,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着陆火星取得圆满成功。天问一号探测器着陆火星,迈出了我国星际探测征程的重要一步,是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的又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进展。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五研究院总体设计部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总体设计团队(以下简称总体设计团队)是一支由105名成员组成,以青年科技骨干为主体、老中青结合的坚强战斗集体,团队中35岁以下青年有73人(含共青团员15人),占研制队伍总人数的69.5%。这支以青年为主体的科研团队承担了包括系统总体以及热控、结构机构、测控数传等10个分系统总体设计和抓总研制工作。

团队组建以来,获全国工人先锋号、全总“最美职工”、嫦娥四号任务突出贡献集体等荣誉奖励,团队成员陈建新获中国青年五四奖章,团队成员陶灼当选团十八大代表,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

吾辈胸怀强国梦,不惮艰险守初心

首次火星探测任务是我国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次行星际探测,是我国“两个一百年”进程中的重大成就和标志,是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重大工程之一。工程从论证到发射历经10年,经过4年立项研制、110天发射场工作、近300天在轨飞行。总体设计团队始终铭记航天报国初心,勇担航天强国使命,牢固树立“用成功报效祖国,用卓越铸就辉煌”的核心价值观,越是艰险越向前,书写属于总体设计团队的奔火传奇。

火星距离地球最远4亿千米、最近5500万千米,单程通信时延最大约22分钟。国际上已实施47次火星探测任务中,25次成功或部分成功,成功率只为51.2%,因此火星也被称为“航天器之冢”。此外,开展火星探测面临着各类新环境,如火星稀薄大气、表面风场、全球尘暴等直接影响着陆任务成败。同时,由于我国在火星环境方面没有第一手资料和数据,环境不确定性进一步加大探测器设计难度,更何况系统设计还面临设备高度集成、飞行过程强时序等要求,给构型设计、气动外形、飞行策略、表面巡视等方面设计带来很大难度。困难面前,青年勇当创新“排头兵”,组成技术创新小组,瞄准国际前沿,并自主研发软件系统对火星环境开展大数据分析,将每一步动作都推演到极致,把每一处风险都识别到位,对每一克重量都锱铢必较。在历时近10年的攻关过程中,这个年轻的总体设计团队突破了火星制动捕获、地外行星进入/下降/着陆、长期自主管理控制、行星际飞行及测控通信、火星车长期生存和移动等一系列关键技术,在国际上首次通过一次任务实现火星“环绕、着陆、巡视”的三步跨越,创造了世界探火史上的奇迹,在火星广袤的大地上留下了中国印迹。

敢为人先担使命,攻坚克难勇创新

奔火路上,总体设计团队要翻过一座又一座的高峰。面对任务起点高,技术跨度大,设计约束新等挑战,总体设计团队日复一日的抓紧攻关,抓总完成了整器的正样设计研制,设备累计加电测试达8000多小时,确保了任务按计划有序进行。两器分离解锁机构、进入舱大底结构、火星车太阳翼、热控结构一体化纳米气凝胶隔热装置和太阳能集热器等一大批总体设计关键难题被接连攻克。

另一座横亘在团队面前的大山是研制周期极其紧张,2016年初探火任务正式批复立项,2016年7月火星探测器研制转入初样,2016年底,探测器完成全部关键技术攻关和详细设计,研制团队在短短4年多的时间内完成了从产品研制验证到待命出厂再到按计划发射。期间,方案与初样、初样与正样工作全面交叉、并行。此外,火星探测任务参研单位多达几百家,多线并行、多地并进、多种状态流程串并行,衔接关系极其复杂。团队成员笑称“经常看见航天城凌晨5点的太阳”,过程中团队经历了京北草原火星车外场试验的风沙洗礼,经历了怀来地外天体着陆综合试验场凌晨彻骨的寒冷,经历了火星模拟内场刺鼻的粉尘。研制团队按照“高质量、高效率、高效益”的要求坚定不移朝着目标奋进,确保了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的顺利进行。

砥砺奋进战一线,青春无悔探火情

总体设计团队出征文昌之前,“人民科学家”叶培建院士送上原创诗词,“红色星球走一回,四亿征程只等闲。我辈为此拼多年,今朝拉弓箭上弦。”团队继2018年在朱庄开展近三个月的前期试验后,2019年在河北怀来试验场大干了114天,从炎炎夏日到严寒初冬,不忽视每一个细节,不放过每一个疑点,确保重要环节全部验证到位,为天问一号成功着陆火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020年3月底,总体设计团队赴文昌执行发射任务,此时正值国内疫情最严重的时期。临行前,总体设计部党委开展了“6+2”清档案摸底,令人动容的是,所有队员在“是否可以前往发射场”一栏都坚定地写下了“是”。他们知道,如果错过了7月份的发射窗口,下一次就要到26个月以后了。发射场期间,团队青年始终冲在急、难、险、重、新的一线,青春印记留在了空荡的机场里团队勇敢“逆行”的背影上,留在了装卸机期间因穿全套防护服操作积满汗水的鞋里,留在了文昌30多度高温下全程戴口罩工作勒出印的脸颊上,每一次加班、值班、装卸集装箱、加注演练,站在最前线的永远都有总体设计团队的青年身影。在长达300天的奔火旅途中,团队保持24小时飞控在岗状态,顺利完成了地火转移、轨道修正、近火制动等复杂操作,不知不觉间,奔火的星河轨迹绘满苍穹。

总体设计团队一次次用实际行动证明,伟大的梦想是拼出来、干出来的,一批青年骨干用实干创造了辉煌,在探火征程中建功立业、成就人生,以青春之名在为航天强国建设的不懈奋斗中绽放绚丽之花。

【责任编辑:温存】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