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库  >  中国企业论坛  >  媒体观察 > 正文
中国企业论坛发布多份重磅报告:央企控股上市公司质量不断优化 上市公司发展进程受到高度关注

文章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发布时间:2022-11-07

由国务院国资委、全国工商联、山东省人民政府、新华通讯社指导,国务院国资委新闻中心、山东省国资委、济南市人民政府、经济参考报社主办的第五届中国企业论坛于2022年11月6-8日在山东省济南市举办。论坛主题为:“中国企业新征程新跨越”,旨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中国企业凝聚共识、团结奋斗,实现高质量发展。

第五届中国企业论坛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现场了解到,11月6日下午,此次论坛发布了多份重磅报告。其中,《中央企业高质量发展报告(2022)》指出,中央企业资产总额从2012年底的31.4万亿元增长至2021年底的75.6万亿元,连续跨越了40万亿、50万亿、60万亿、70万亿四个大关,年均增长10.3%。中央企业营业收入从22.3万亿元增长至36.3万亿元,年均增长5.5%。

此外,同期发布的《2022中国企业舆论传播报告》则指出,自2021年底至今,随着北交所开市以及注册制改革加速推进、退市规则优化、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等多项改革举措的相继落地,我国资本市场整体向“扩容提质”方向不断优化,一方面,上市公司数量持续增长,更多企业直接融资渠道打开;另一方面,上市公司整体质量也稳步提升。在此背景下,今年前9个月,上市公司关注度保持在较高水平。与此同时,个别上市公司热点事件也带动相关行业舆情热度变化。

党的十九大以来 央企A股上市公司合计实施现金分红1.5万亿元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此次论坛召开期间,《中央企业高质量发展报告(2022)》对外发布。

报告指出,央企综合实力明显增强。中央企业资产总额从2012年底的31.4万亿元增长至2021年底的75.6万亿元,连续跨越了40万亿、50万亿、60万亿、70万亿四个大关,年均增长10.3%。中央企业营业收入从22.3万亿元增长至36.3万亿元,年均增长5.5%。

与此同时,央企发展质量显著提升。2012年-2021年,中央企业利润总额从1.3万亿元增长至2.4万亿元,年均增长7.5%;净利润从0.9万亿元增长至1.8万亿元,年均增长7.9%。

2021年中央企业营业收入利润率为6.8%,比2012年提高1.8个百分点;研发投入强度为2.5%,比2012年提高0.8个百分点;全员劳动生产率为69.4万元/人,比2012年增长82%;资产负债率总体稳定在管控线以内,近年来持续下降。

值得注意的是,《中央企业高质量发展报告(2022)》还指出,党的十九大以来,央企控股上市公司数量稳步增长,从约400户增加至近450户;2021年,中央企业在A股首次公开募股(IPO)共21户,合计融资1012.6亿元,户数和规模均创近十年来新高。对于非主业、非优势、经营状况不佳的上市平台,一些企业通过转让控股权、腾笼换鸟、主动退市后重新上市等方式积极予以盘活,实现吐故纳新。

该报告还介绍称,央企控股上市公司切实提升治理效能,规范运作和股东回报走在市场前列。党的十九大以来,央企A股上市公司累计上缴税费总额达6.9万亿元,占A股公司上缴总额的近四成;合计实施现金分红1.5万亿元,占A股公司派现总额的约两成。

数据体现上市公司发展进程受到高度关注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还注意到,在此次论坛召开期间,《2022中国企业舆论传播报告》也对外发布。

此次发布的报告指出,2022年1月至10月24日,中国企业关注热度持续保持高位,整体报道总量呈稳步增长态势。纾困中小企业等重要话题,成为舆论传播重点。值得注意的是,2022年是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收官之年,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因此广受舆论关注。

资本市场方面,2022年以来,受2021年北交所成立和注册制改革持续推进等因素影响,我国资本市场不断扩容提质,企业直接融资渠道进一步拓宽,上市公司关注度也因此显著提升。

《2022中国企业舆论传播报告》介绍,从资讯指数来看,“上市公司”这一关键词的资讯指数在保持437140的较高日均值同时,还出现了多个峰值。其中,今年1月、4月、6月、8月相继出现了多个高于1500000的资讯指数峰值。

据悉,这些时间节点多与资本市场重要改革举措的落地和上市公司财务数据集中披露有关,体现了上市公司发展进程受到高度关注。

该报告还指出,今年以来,随着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即将收官,国企改革备受关注。2022年1月至10月24日,“国有企业改革”资讯指数的关注度日均值为330。其中,峰值出现在一月中下旬,最高达到了23549。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1月17日,国务院国有企业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召开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专题推进会,总结2021年国企改革三年行动进展成效,部署2022年重点改革工作。因此,也带动了互联网网民对国有企业改革的关注。

【责任编辑:王占朝】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