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库  >  共美之约 中央企业海外社会责任  >  生态保护 > 正文
中国华电:拥抱美丽珊瑚海

文章来源:新闻中心  发布时间:2023-01-05

在巴厘岛北岸的吉鲁甘巴望,这里的村民大都是渔民,世世代代以打鱼为生。当地姑娘芙吉从小在这里长大。据她回忆,从前岛上每个月会停电3次,一次停电时间最长能到9个小时,碰上停电就只能用煤油灯、蜡烛和手电筒照明。随着西北部海岸旁一座电厂的建成投产,美丽的海岛摆脱了电力紧缺的困扰,当地发展有了更强劲的动力。

该电厂是由中国华电集团旗下全资子公司——中国华电科工集团有限公司建设。如今,这座巴厘岛最大的电厂,持续供应着巴厘岛全岛超过45%的用电量,为长期受到电力供应不足困扰的巴厘岛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稳定、可靠、集约的电力能源。现在巴厘岛已基本不再拉闸限电了,夜晚更是灯火璀璨,用电也更便宜了。

科学探索,成立珊瑚中心

珊瑚是生物起源的摇篮,被誉为“海底热带雨林”。近 20年来,巴厘岛北部沿岸海域因受旅游业、养殖业、捕鱼业发展及“厄尔尼诺”现象的影响,相关海域的珊瑚及珊瑚礁生物种类减少、数量降低。

为改变此情况,2019年,华电科工印尼巴厘岛电厂联合印尼环保机构“美丽绿色地球基金会”共同成立珊瑚研究及恢复中心,对相关海域珊瑚进行研究,跟踪分析其变化情况,探索和应对珊瑚生存面临的问题。

珊瑚研究及恢复中心培育的珊瑚

珊瑚研究及恢复中心的研究范围包括珊瑚的自然繁殖、人工养殖珊瑚的技术改良、珊瑚的移植方法,以及对珊瑚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的分类。经过研究改良后的技术将用于建立“珊瑚农场”,并根据最新的技术对电厂珊瑚种植的实际情况进行及时的评估及改进。在进行珊瑚移植时最大限度地利用基础材料,减少对当地现有生态环境的损害。

强强联手,开发“珊瑚农场”

巴厘岛电厂联合中国科学院派出的专家团队,对巴厘岛北部沿岸水下环境进行了长期的观测和水质分析,结合珊瑚研究及恢复中心的研究报告和在其他地区开展的珊瑚野外放养试验情况,对巴厘岛北部珊瑚礁恢复的可行性进行了详细分析,并根据所得数据结果制定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2019年11月,巴厘岛电厂携手中国科研团队“珊瑚星球”,结合当地原生珊瑚物种结构,从人工繁育的珊瑚苗中挑选出一些品种,移植到曾有珊瑚生长但后来遭到破坏的天然礁盘上,就像在海底“植树造林”一样,共投放500株珊瑚幼苗,覆盖约200平方米天然礁盘。截至目前,珊瑚覆盖已提高至40%,两年后将提升至70%,珊瑚物种数增加一倍。

华电科工印尼巴厘岛电厂珊瑚野放活动

珊瑚中心的成立和珊瑚野放活动,将有助于进一步提高公众对海洋生物保护重要性的认识,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责任编辑:语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