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库  >  共美之约 中央企业海外社会责任  >  文化交融 > 正文
中国铁建:打造中俄文化融合新名片

文章来源:新闻中心  发布时间:2023-01-05

始建于20世纪30年代的莫斯科地铁是全球最繁忙的地铁系统之一。2017年,中国铁道建筑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铁建)进入俄罗斯市场,实施了中国企业在欧洲的首个地铁项目——莫斯科地铁第三换乘环线西南段。

融入当地,塑造可亲可近的形象

中国铁建作为“走出去”的中国企业,抢抓中俄快速合作、全面发展的机遇,实施了莫斯科地铁第三换乘环线西南段项目。在做好生产经营的同时,中国铁建还积极承担文化交流的使命,主动将中国文化与东道国本土文化相融合,促进文化交融,以“硬联通”带动“软联通”“心联通”。

在中国春节,中方员工邀请俄方员工包饺子,为他们送“福”字。

在中国铁建的建筑工地、办公场所,随处可见中俄员工相互沟通、合力协作的场景。项目部曾有中俄员工近2000人,其中俄方员工约1800余人,属地化比例约为80%。在项目部,许多中国人在说俄语,而俄罗斯人在讲汉语,虽然并不熟练,但大家脸上都洋溢着笑容。俄语的学习难度众所周知,项目部将俄语培训时间定为下班后,并与当地语言培训机构签订合同,开展员工俄语培训。中方人员学习俄语的积极性感染了俄方员工,项目部又设立了汉语学习课程,由中国员工授课,有40多名俄方员工参加学习。

在中国春节,中方员工邀请俄方员工包饺子,为他们送“福”字。每年2月23日是俄罗斯祖国保卫者日,也被称为“男人节”。这一天,在中国铁建俄罗斯公司,中俄女员工为所有男员工送上礼物……中国铁建以文化融合的特殊魅力,塑造可亲、可近、可爱的企业形象,在融合融入中,强化了中俄员工的文化认同,增强了团队凝聚力。

“网红”工程,助力文化融合融通

莫斯科地铁历史悠久,建设体系成熟、规范严谨,素有“地下艺术博物馆” 的美誉。漫步其中,仿佛走进一座座美轮美奂的艺术殿堂。虽然有莫斯科地铁珠玉在前,但是项目设计负责人周济民率领团队又在此基础上引入中国先进设计理念,使中国工程技术与当地规范标准有效结合,让中国祥云“飘”进莫斯科地铁。

2021年12月7日,俄罗斯总统普京通过视频连线的方式,宣布中国铁建参与建设的莫斯科地铁第三换乘环线西南段开通。采用红色立柱、团寿纹、祥云等“中国风”元素的米丘林大街站亮相莫斯科地铁,吸引了众多市民打卡留念。他们纷纷在社交媒体上晒出照片,并表示“车站漂亮又时髦”“地铁终于开到了我家门口”。

中国铁建为此线专门开发了5台直径6.28米的盾构机,分别以俄罗斯家喻户晓的热播剧《爸爸的女儿们》中5个女儿的名字——玛利亚、达利亚、耶甫盖宁、加丽娜、波丽娜命名。盾构机的名字让许多俄籍员工倍感亲切。俄罗斯员工表示,盾构机仿佛是自己最熟悉的伙伴,而不仅仅是工程器械,有种和朋友共同工作的感觉。

项目建设中,莫斯科市长多次视察莫斯科地铁西南线项目,并多次在俄罗斯主流社交媒体VK及照片墙(Instagram)账号发声,向中国建设者的努力表示感谢。

2021年12月7日,莫斯科地铁第三换乘环线西南段开通,莫斯科地铁开启“中国风”。

双向互动,促进文化交流互鉴

文化因交流互鉴而精彩。中国铁建积极讲述中俄民众喜闻乐见的故事,联合中俄媒体形成传播矩阵,营造舆论声势,形成多层面、立体宣传,以媒体传播为跨文化融合的重要渠道 ;邀请专家学者发声,助力中俄文化融合。

此前,中国铁建就联合项目业主,多次邀请俄罗斯主流媒体记者到现场进行盾构机始发新闻报道。此外,还邀请俄主流媒体代表团来华访问,与企业相关负责人座谈,深入了解企业历史和现状,为俄罗斯主流媒体报道企业贡献及文化理念做好铺垫。

2021年12月31日,《人民日报》整版刊发“2021年度国际十大新闻”,莫斯科地铁西南段项目开通作为“共建‘一带一路’项目取得新进展”的具体例证荣登榜单。20余家中央主流媒体及所属新媒体、海外社交媒体账户密集刊发90余篇图文视频报道。

在俄罗斯,中国铁建接连实施了包括莫斯科地铁等在内的多个项目,让中国方案、中国技术、中国设备集群式“走出去”。这一系列中俄合作项目,不仅展示了新时代中俄合作的累累硕果,更交织着中国铁建人的奋斗与梦想,增进了两国文化的交流和融通,助力中俄友谊世代传承,成为中俄文化融合的一张张新名片。

【责任编辑:王占朝】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