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库  >  砥砺奋进新国企  >  媒体聚焦  >  走进新国企  >  大飞机篇 > 正文
创新驱动发展 中国央企打造“中国智造”新名片

文章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布时间:2017-08-03

近年来,中国国有企业特别是中央企业在深化国企改革、重大工程项目、重大科技创新等方面取得了良好成绩,一批“叫得响、数得着”的成果惊艳全球。日前,记者随国务院国资委组织的“砥砺奋进新国企”系列活动采访重点国有企业后发现,创新已不断融入国有企业的发展全局。凭借技术创新,越来越多的国有企业将“中国标准”推向世界,向全球传递“中国智造”的新名片。

今年5月24日,由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以下简称“中国建筑”)旗下的中建港务和中建八局共同建设的吉布提多哈雷港口项目如期开港,工程建设获得中吉双方各界广泛赞誉。

“中国企业的‘走出去’,不仅是中国技术的‘走出去’,更是中国标准的‘走出去’。”中建港务党委副书记颜志凯说。能证明颜志凯所说“中国技术”和“中国标准”的,除了吉布提多哈雷港口项目,还有目前正在建设中的上海洋山深水港四期工程。

自动化是洋山四期工程技术创新的一大特点。据了解,建成后的洋山四期工程将全面实现港口“智能装卸”“零排放”和“无人码头”,不仅能有效减少人工操作的失误率,且较传统码头更安全、高效、可靠。这将进一步提升上海自贸试验区口岸通关效率。

目前,洋山四期工程已进入最后的设备安装和调试阶段,计划今年年底开港试运营。年底开港后,将形成400万标箱/年的吞吐能力,后期继续扩大规模,吞吐量将达到630万标箱/年。洋山四期的建成将把上海港的年吞吐能力提升到4000万标箱以上,继续稳居世界第一大港。

除了自动化的特点,洋山四期还有一个值得自豪的地方,就是它的“神经”和“大脑”,均实现了国产化,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

据悉,洋山四期全自动化码头所用的岸桥、轨道吊和AGV(自动导引运输车),都由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交建”)附属振华重工自主研发制造。与此同时,振华还设计开发了设备的自动化控制系统。整个项目的生产调度,由上港集团自主开发的码头操作系统来承担。洋山四期成为“中国芯”的自动化码头。

“中国芯”的背后离不开技术创新。作为国家队,多年来中国交建坚持自主创新,不断实现技术突破,使各项相关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并借助“一带一路”建设积极推动中国标准“走出去”。

据中国交建相关负责人介绍,中国港口建设的行业标准体系已跻身世界先进行列。在世界范围内,中国交建建设了一百多个深水码头,遍及东南亚、南亚、中东、非洲、南美洲。在“一带一路”沿线累计修建深水泊位95个,提供集装箱岸桥754台。

不仅港口业实现了快速发展,中国航空业也取得了骄人成绩。

日前,记者从中国商飞公司获悉,国产大型客机C919第二架飞机正在开展机上功能试验,预计今年第四季度首次飞行。

今年5月5日,中国首款国际主流水准的干线客机C919首飞成功。作为中国首次按照国际适航标准研制的150座级干线客机,C919不仅攻克了100多项核心关键技术,还使中国掌握了民机产业5大类、20个专业、6000多项民用飞机技术。

据了解,截至目前,C919大型客机国内外用户达到24家,订单总数600架。从2007年正式立项,到2010年展出样机,再到2016年总装下线,C919见证了中国航空工业自主创新的奋进历程,成为中国制造转型升级、迈向中高端的缩影。

中国商飞相关负责人表示,“以中国商飞为核心,联合中航工业,辐射全国,面向全球”的较为完整的、具有自主创新能力和自主知识产权的产业链正在形成。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

 

关闭窗口